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风云 A9L 光辉(四驱)上市,重塑中国豪华轿车新标杆风云 A9L 光辉(四驱)上市,重塑中国豪华轿车新标杆2025年11月15日,奇瑞旗下首款C级旗舰轿车风云A9L迎来重磅升级,光辉(四驱)版本在重庆广阳岛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全球上市。新车推出四款版型,抢购价17.19万元起,搭配覆盖高定、置换、质保等维度的九大购车权益,以智能、豪华、安全全维进化的产品力,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大型轿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助力风云品牌向全球高端市场冲刺。作为持续热销的明星车型,风云A9L已连续三个月交付量破万,此次光辉(四驱)版本的推出,更是实现“全球真C级旗舰”价值的再度升华。四款车型精准覆盖不同用户需求:四驱尊贵版17.19万元、四驱高能版(猎鹰500)18.59万元、四驱巅峰版(猎鹰700)20.19万元、四驱尊享版(猎鹰700)22.69万元。其中,猎鹰700系列瞄准“超丝滑老司机”群体,四座尊享版则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四座豪华座驾”,构建起覆盖智能与豪华领域的高阶产品矩阵。智能驾驶的跃升是此次升级的核心亮点。风云A9L光辉猎鹰700搭载基于MomentaR6强化学习大模型的全栈自研高阶智驾系统,依托天穹智算中心16000P联合算力,每日可完成2000万公里学习,累计获得20亿公里实车验证,实现“越开越好用”的持续进化。该系统具备“更快、更懂、更可靠”三大优势,在临时施工、复杂环岛、盲区掉头等7大高频场景中从容应对,配合AI磁悬浮数字底盘,达成“起步不抬头、刹车不点头、转弯不侧倾、颠簸不洒水”的极致舒适体验,即便在重庆“8D魔幻山城”的复杂路况下也能展现丝滑操控。豪华体验方面,风云A9L光辉(四驱)实现越级突破。四座尊享版以“C级尺寸,D级空间”重构标准,3000mm超长轴距搭配1540mm后排横向空间,二排座椅采用迈巴赫同款双绗缝工艺,支持24.5°-32°电动调节,配备加热、通风与按摩功能,501mm奢阔腿部空间配合一键休憩模式,让长途出行尽显从容。智控中岛集成13.7L智能冷暖冰箱(-18℃至50℃宽域温控),搭配隐藏式桌板、50W无线充电、隐私玻璃等配置,构建出集商务、休憩、办公于一体的全场景移动空间,完成从传统乘坐到沉浸式生活空间的品质跃升。产品进化的背后是深度用户共创。研发期间,风云团队收集18800余条用户建议,其中1278条被采纳落地,从双冗余半隐藏式门把手、速控电动尾翼,到支持城市记忆NOA与记忆泊车的最强OTA,均源自真实用户需求。活动现场,车主代表分享多元用车体验,奇瑞品牌全球代言人杨紫作为“高定紫”车主也现身推荐,盛赞其零重力座椅、隐私玻璃带来的专属静谧空间,以及猎鹰700智驾系统在复杂路况中的出色表现。硬核技术实力为产品力保驾护航。整车采用88%高强度钢铝材质,前乘员舱骨架100%使用2GPa热成型钢,构筑全方位安全屏障;搭载鲲鹏超能电混CDM6.0系统,热效率达45.79%,实现260km纯电续航与1200km+综合续航,覆盖全场景出行;前双叉臂+后高阶五连杆底盘搭配六活塞全铝卡钳,达成34.1m百公里制动与5.95m灵巧转弯半径,兼顾舒适与操控。此前,风云A9L已斩获NESTA六维电安全认证、2025中国十佳底盘、OEKO-TEX®婴幼儿级环保认证等多项权威荣誉,彰显“中国旗舰,世界标准”的实力。此次上市同步推出九大购车权益,涵盖置换补贴、金融免息、免费充电、终身流量、三电终身质保等多重福利,进一步降低豪华购车门槛。随着光辉(四驱)版本的加入,风云A9L将以“顶格对标、较真听劝、科技创新”的进化理念,推动中国中大型轿车在全球高端市场实现价值突破,让世界见证中国旗舰轿车的强势崛起。7小时前2064田秋怡
宝马召回部分进口和国产车型,涉及 8 个车系共 80,000 多辆宝马召回部分进口和国产车型,涉及 8 个车系共 80,000 多辆11月14日消息,IT之家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日前,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召回编号S2025M0175V:自2025年11月14日起,召回如下车辆:生产日期从2020年6月16日至2020年7月30日的部分进口4系汽车,共计604辆;生产日期从2019年6月13日至2020年7月30日的部分进口5系汽车,共计11,606辆;生产日期从2019年6月13日至2020年7月30日的部分进口6系汽车,共计11,801辆;生产日期从2019年2月11日至2020年7月30日的部分进口7系汽车,共计11,953辆;生产日期从2019年7月9日至2020年12月15日的部分进口X4汽车,共计16,317辆;生产日期从2019年7月7日至2020年12月15日的部分进口X5汽车,共计27,950辆;生产日期从2019年11月18日至2020年12月14日的部分进口X6汽车,共计3,161辆;生产日期从2018年9月27日至2020年9月1日的部分进口Z4汽车,共计2,207辆。召回编号S2025M0176V:自2025年11月14日起,召回如下车辆:生产日期从2018年10月9日至2020年5月14日的部分国产3系汽车,共计58,533辆。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由于设计原因,发动机起动机继电器防水性能不良,车辆涉水时可能导致继电器进水,产生电路腐蚀,造成内部电气短路。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起动机局部过热,存在起火风险。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改进后的起动机,以消除安全隐患。8小时前1975田秋怡
日本车企因美国关税影响利润大幅下滑,4 - 9 月净利润同比减少三成日本车企因美国关税影响利润大幅下滑,4 - 9 月净利润同比减少三成11月15日消息,据日经中文网报道,日本七家车企因关税影响共计损失约1.5万亿日元(约合689.46亿元人民币)。4-9月七家车企的净利润总额接近2.1万亿日元(约合965.2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了约3成,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受关税影响最大的是马自达和斯巴鲁等以北美市场为主力的企业。到11月10日,日本七大汽车公司2025年4-9月的合并财报全部出炉。从美国关税影响来看,7家车企总计损失达到1.5万亿日元规模。自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以来,时隔4年,日本车企的最终损益再次出现恶化。美国政府对日汽车关税税率在9月16日从27.5%降至15%。但如果仅限4-9月,几乎全部期间都适用27.5%的税率。对美国市场依赖度高或本土化生产弱的车企受创更重。日产上半财年净亏损2219亿日元(约合101.99亿元人民币),本财年预计因关税亏损18亿美元(约合127.86亿元人民币)。马自达受关税影响利润下降971亿日元(约合44.63亿元人民币),时隔4年再次陷入亏损。三菱汽车也出现92亿日元(约合4.23亿元人民币)的净亏损,其社长甚至直言无法预测关税后续影响。斯巴鲁虽靠新车型带动美国销量增长,但1544亿日元(约合70.97亿元人民币)的关税损失几乎抵消了这部分利润增量。受关税影响,2025年4-9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降幅达22.7%,拖累整体对美出口总额下滑10.2%。汽车出口是日本对美出口的核心板块,其出口受挫不仅影响车企本身,还会波及物流、跨境贸易等关联产业。8小时前3011田秋怡
宝马奔驰奥迪特斯拉销量集体下滑,竟是 “内耗” 的锅?宝马奔驰奥迪特斯拉销量集体下滑,竟是 “内耗” 的锅?2025年前10个月,宝马、奔驰、奥迪、特斯拉(BBAT)四大高端品牌销量集体下滑,总销量仍维持在240万辆以上的高位,却陷入了“内耗”的竞争怪圈。从数据来看,宝马从2024年前10月的498246辆降至2025年的439546辆,奔驰从485525辆跌至389101辆,奥迪从486199辆降到458126辆,特斯拉则从500685辆微跌至458710辆。这场高端市场的集体下滑,并非偶然,而是品牌间激烈内卷、市场环境变化与消费者需求转移共同作用的结果,网友的热议更道出了当下豪华车市的真实困境。BBAT的销量下滑,本质是高端市场“内卷”的必然结果。为了争夺有限的用户,品牌们纷纷打起价格战,宝马、奥迪的终端优惠力度不断加大,有网友直言“宝马、奥迪价格都打骨折了,成啥样了”,奔驰的终端价格也出现松动,“奔驰标的价格都虚高,C级比3系贵那么多”的吐槽反映出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然而,降价并未带来预期的销量增长,反而压缩了品牌利润空间,陷入“越降越卖不动”的恶性循环。同时,产品同质化问题也日益凸显,各品牌在设计、配置上的差异越来越小,消费者难以找到非选某一品牌不可的理由,“守佳底线”的网友评论,道出了部分用户对品牌价值稀释的担忧。市场环境的变化也给BBAT带来了不小冲击。中国国内2025年1-9月的汽车销量是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133%,但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2025年1-9月的汽车销量只有2019年同期的70%-80%,还未恢复过来。欧洲市场更是“进入经济衰退7和疫情不疫情的没啥关系”,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影响了高端消费需求。此外,新能源车型的崛起也在分流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特斯拉虽属新能源阵营,但面对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品牌的竞争,也感受到了压力,其销量微跌就是市场竞争加剧的体现。消费者需求的转移是BBAT销量下滑的另一重要原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智能化、电动化的产品,而BBAT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相对滞后,虽然特斯拉是新能源标杆,但其他品牌的电动化转型速度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网友“卡布达变身”的评论,对比了中国与全球汽车市场的销量变化,暗示了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偏好正在改变。同时,年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降低,更愿意尝试新势力品牌,这也让BBAT的传统优势逐渐减弱。尽管面临诸多挑战,BBAT仍拥有240多万的高端市场销量,说明高端消费需求依然存在。未来,品牌们需要跳出“内耗”的怪圈,在产品创新、品牌价值塑造、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上寻找突破口。宝马需巩固操控优势,同时加速电动化进程;奔驰要重拾豪华品牌的溢价能力,优化产品矩阵;奥迪需在技术与性价比之间找到平衡;特斯拉则要应对新势力的挑战,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这场高端市场的竞争远未结束,谁能率先破局,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主动。8小时前2149田秋怡
上汽大通交付 100 台换电 MPV 专车,支持 90 秒极速换电 上汽大通交付 100 台换电 MPV 专车,支持 90 秒极速换电 11月13日消息,上汽大通今日宣布,其昨日在上海完成100台换电MPV专车交付(从官方配图来看,该车基于大家7打造),支持90秒极速换电技术,实现全国网约车领域可换电MPV的批量落地。据介绍,此次上汽大通MPV专车支持CLTC527km纯电续航,辅以极速换电技术,日均可增加2小时以上有效载客时间。该车采用7座设计,独立空间可容纳一个小团队,多人同行无需分乘两辆车,可降低人均出行成本。该车定位“18万级高品质纯电MPV”,采用专属悬架系统+2975mm轴距+高得车率设计,拥有第三排灵活空间与760L行李舱。全车还配备32处储物空间和7个USB接口,拥有同级最大侧移门及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据IT之家此前报道,上汽大通2025款大家7超混MPV车型已于今年3月上市,指导价区间为18.99万-24.99万元,号称“超懂生活的混动MPV”。该车采用三块12.3英寸显示屏组成的悬浮式联屏,搭载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号称“智慧驾驶、影音娱乐互不干扰”。但入门悦享版取消标配540度全景影像(标配360度全景影像)。2025款大家7超混MPV尺寸为4907×1885×1756(1768)mm、轴距2975mm,搭载第三代1.5T超混发动机、专用DHT变速箱和电池组构成的插混动力系统。系列车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10千瓦,电机功率为176千瓦,其中长续航版配备24.7kWh磷酸铁锂电池组,对应的CLTC工况纯电续航为140公里;超长续航版配备39.7kWh三元锂电池组,对应的CLTC工况纯电续航为230公里。1天前8150田秋怡
迈凯伦首款高性能 SUV 预计 2028 年问世迈凯伦首款高性能 SUV 预计 2028 年问世11月14日消息,据外媒Carscoops当地时间11月12日报道,迈凯伦首款高性能SUV预计将在2028年问世,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成型阶段。经销商透露,新车将是一款混动SUV。一位看过油泥模型的经销商形容,这款SUV的轮廓让人联想到保时捷卡宴TurboGT,但更大、更具“雕塑感与力量感”,并配备24英寸轮毂。同一消息源称,这款SUV“气场十足,在豪华SUV市场不会被淹没”,将与法拉利Purosangue、兰博基尼Urus和阿斯顿・马丁DBX同台竞争。这款新SUV也将成为首批展示迈凯伦最新设计语言的量产车型之一,该设计语言最早在去年亮相。外观细节包括与车身齐平的分体式前灯、引擎盖进气口、贯穿车顶的明显脊线,以及更具冲击力的尾部设计,包括大型尾翼、扩散器和粗壮排气管。新车代号为P47,预计将搭载以V8发动机为核心的混合动力系统,预计不会采用超跑车型的碳纤维单体壳底盘。据IT之家了解,迈凯伦正在评估多种共享架构的可能性。在英国举行的全球经销商会议上,迈凯伦透露了更多未来战略。新任CEO尼克・柯林斯表示,公司计划在2028年前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车,扩张产品线不会削弱品牌的性能DNA。2026年,迈凯伦将推出旗舰超跑W1,目前已进入开发收尾阶段。2027年初,硬核版788HS将亮相,这是750S的极致升级,也是765LT的继任者,限量200辆,包含Coupe和Spider两种车型。迈凯伦还在研发搭载轻混V6的新超级跑车,预计功率约为800马力,计划2027年推出,定位高于入门级Artura,拥有“高档”内饰,采用环抱式设计、Nappa皮革装饰,并配备清晰的数字化信息娱乐和仪表显示屏。未来产品线还可能加入一款2+2旅行车来取代GTS。到2028年,迈凯伦预计将推出W1Spider版,配备可拆卸三片式硬顶,同时发布挑战法拉利849Testarossa的750S继任车型。1天前7501田秋怡
  红榜 | 比亚迪 黑榜 | 东风奕派 红榜 | 比亚迪 黑榜 | 东风奕派本次为汽车投诉网2025年第209次红黑榜关于每日红黑榜:作为汽车投诉网衡量各个企业每天投诉处理情况的一个晴雨表,每日红黑榜能够真实的反映各企业在对待车主时的态度,也希望以此可以给车主在今后的维权和购车过程中带来帮助。每日红黑榜坚守的原则是用事实说话,每日红黑榜唯一的上榜依据就是企业对待投诉的具体表现以及车主对处理结果的认可度。随着红黑榜的品牌建立,企业对投诉解决也越来越重视,进而促进车主的投诉解决率,因此也很好的缓和了车主与企业间的矛盾。此外,汽车投诉网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投诉网共接收到23683宗投诉,投诉来源包括网站端、小程序、公众号、微信、QQ以及抖音。所有投诉基本涵盖国内目前所有在售乘用车型,投诉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省市和自治区。今日红榜为比亚迪,黑榜为东风奕派。每日红榜:比亚迪投诉编号:QT340943投诉时间:2025-11-1020:07:39投诉车型:比亚迪涉及经销商:暂无投诉问题:车辆信息欺诈,态度不好,费用争议,赔礼/改错,退款红榜理由:车主发表投诉后,汽车投诉网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把投诉转给比亚迪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厂商高度重视并及时反馈跟进情况,同时车主在投诉反馈中表示对处理结果满意。每日黑榜:东风奕派投诉编号:QT340378投诉时间:2025-10-1415:06:35投诉车型:东风奕派涉及经销商:暂无投诉问题:动力系统,电气化,车身及底盘,虚假宣传,车辆信息欺诈,态度不好,召回,赔偿,退换车,退款黑榜理由:车主发表投诉后,汽车投诉网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把投诉转给东风奕派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投诉至今厂商却迟迟不给答复。在此,希望荣登红榜的企业能够再接再厉,车主的满意应成为企业用心的动力,而得到黑榜的企业也不必气馁,一时黑榜非一世黑榜,只要企业能够立即改善,努力解决车主问题,荣登红榜、获得车主赞扬其实也不难。2天前8719汽车投诉网
 现代汽车再次押宝中国籍高管,李凤刚是“对症”的“药方”吗? 现代汽车再次押宝中国籍高管,李凤刚是“对症”的“药方”吗? 11月10日,现代汽车正式宣布李凤刚加盟现代中国,并担任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生产、销售及企划等业务。这位前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副总经理,在调任一汽富华生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仅两个多月后,选择了离开长春,奔赴北京。这次任命有几个细节值得注意:一、这是由现代汽车直接指派,说明李凤刚首先是获得了现代汽车方面的认可;二、这是北京现代首次由中国本土人才代表韩方出任总经理一职。三、这是北京现代的第一个80后总经理。四、这是在北现历史上并不多见的非“北汽系”一把手。在韩系车的中国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8.8%降至如今不足1%的艰难时刻,李凤刚的走马上任承载着北京现代本土化转型的最后希望和尊严。与此同时,从奥迪出走到现代,李凤刚也要为自己的尊严而战。80后少帅:从技术男到“i人营销官”李凤刚2003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就入职一汽大众,先后担任一汽大众技术开发部产品工程师、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战略与运营管理总监、东北区总经理、东区总经理,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职业生涯贯穿技术研发、战略规划、销售运营与品牌建设四大领域,算得上是个全能型人才。2023年10月,李凤刚出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成为一汽奥迪首位80后“一把手”。在执掌一汽奥迪期间,他主导了“油电共进”战略,通过更新驱动系统,引入第五代EA888发动机等,推动主力车型A4L、A6L、Q5L销量增长。更具创新性的是,李凤刚以“i人营销官”的形象打破传统营销模式,亲自制作讲解“车规级芯片”、“门把手里的安全执念”等专业内容的视频。在营销层面,他邀请刘德华代言A8L,与关晓彤、王一博等明星合作,推动奥迪与《飞驰人生2》等影视IP联名,增强品牌年轻化形象。这些举措成效显著:2024年,一汽奥迪凭借全年累计整车销量611,088辆的业绩,重回国产燃油豪华车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可以说在不利的市场形势下,李凤刚还是稳住了一汽奥迪的燃油车基盘。然而,今年9月,李凤刚意外被调任至一汽富华生态有限公司。韩系车在中国:从巅峰到边缘化与李凤刚的辉煌履历相比,北京现代当下的处境十分艰难。曾几何时,北京现代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匹黑马,创下令人瞩目的“现代速度”。2013年,北京现代成为第三个单一品牌年销过百万的汽车企业;2016年,其销量达到114万辆的巅峰。然而,此后北京现代销量连续下滑,2024年全年销量仅为15.4万辆,同比下降39%。与销量下滑相伴的是严重的财务亏损。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北京现代累计亏损超过100亿元。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北京现代净利润分别为-50.65亿元、-54.41亿元、-25.76亿元。经销商体系也已大幅萎缩。北京现代的4S店数量从2013年的700多家锐减至目前的200多家。仅2020年至2023年,经销商数量就减少了超过300家,几乎每年都有100余家的经销商在撤店。在新能源转型方面,北京现代明显“慢半拍”。早在2016年,北京现代就发布新能源NEW计划,但最终落地的多为“油改电”产品。直到前不久,北京现代才推出基于E-GMP平台的首款纯电SUVEO羿欧,此时中国市场已挤满超200款纯电SUV竞品。当然,这并非是北京现代一家的问题。因为当下韩系车整体在中国市场都日渐式微。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无论是电动化转型,还是保住燃油车的基盘,又或者是重新建立与年轻一代用户的连接,要有合资品牌的工作经验,李凤刚都属于是一个“合适的选择”。本土化人才的宿命,现代汽车的反复与挣扎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是现代汽车任命,体现的是韩方的意志和态度。现代汽车启用中国本土人才并非首次。2019年至2020年,现代集团曾搭建“中国本土三驾马车”:2019年9月,李峰成为东风悦达起亚总经理;2020年3月,向东平出任北京现代副总经理;2020年6月,李宏鹏被任命为现代中国副总裁。然而,这些本土化尝试都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020年,北京现代销量50.2万辆,同比下滑近30%,与75万辆销售目标差距巨大,韩方耐心尽失。2021年3月,向东平不再担任北京现代相关职务。随后,李峰也从东风悦达起亚调离。现代汽车的本土化策略暂时宣告失败。深层原因在于,韩国车企长期将中国市场边缘化,未将决策权下放给本土团队,导致产品迭代滞后、技术储备薄弱、品牌定位模糊等多重问题。现代汽车中国区核心岗位仍由韩国高管把控,此前三任本土职业经理人均因“决策冲突”在入职一年多后离职。多年之后,韩系车市占率已不足1%,而大众、丰田等已经开始倚重中国本土团队开展产品研发和营销,现代在拿出了EO羿欧后,再次重启本土化人才策略,显然还是想明白了:不管结果如何,中国市场还是应该交给中国人自己来干。如果连中国人都干不好,那换韩国人来干也是无济于事。李凤刚的挑战:能否成为“关键先生”?但李凤刚是成为北京现代的“关键先生”,还是步此前的中国系高管后尘,不仅取决于韩方的耐心,更需要面对多项挑战。首先,他需要实现北京现代制定的雄心勃勃的“智启2030计划”,该计划目标在未来5年内,年销量重回50万辆规模,发布20款新产品,其中13款为新能源车型。而当前北京现代的销量与目标存在巨大差距。2024年销量仅15.4万辆,2025年即便完成预估的22万辆,也仅为巅峰时期的五分之一。品牌定位差异是李凤刚需要适应的另一大挑战。从豪华品牌奥迪到大众品牌北京现代,他需要重新思考价格敏感型市场的竞争策略。北京现代目前的品牌定位与奥迪有显著差异,如何在大众市场实现品牌向上突破。内部团队整合与企业文化重塑也是艰巨任务。作为“空降”的领导者,李凤刚需要快速融入北京现代团队,也要设法让现代汽车一方了解并接受中方团队的思维和策略,赢得北汽集团和现代汽车双方股东的信任与支持,并在股东双方中间搭建起顺畅沟通合作的桥梁。这需要有高超的管理艺术,也取决于中韩股东双方能够给到李凤刚多大的实权。写在最后:从段建军执掌奔驰中国,到丰田中国任命李晖为总经理,越来越多跨国车企已经开始意识到,想要继续待在现在的中国市场,势必需要中国本土高管来掌舵。北京现代股东双方在2024年底增资80亿元,并制定“智启2030计划”,展现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而李凤刚的任命,正是这一战略的深化——从资金投入、技术合作延伸到人才本土化,形成闭环生态。未来3-5年,将是合资品牌加剧分化的关键期。李凤刚与北京现代的组合,能否成为“本土化破局”的范本,答案将在北京现代未来的产品力、市场销量和用户口碑中揭晓。(文/优视汽车老炮)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2天前8335优视汽车
奇瑞汽车就天门山测试意外致歉:将全力修复并承担赔偿责任奇瑞汽车就天门山测试意外致歉:将全力修复并承担赔偿责任DoNews11月13日消息,奇瑞汽车今日凌晨发布《关于天门山挑战测试意外情况的致歉声明》,原文如下:尊敬的媒体、用户以及所有关注此次事件的朋友们:2025年11月12日12时,风云X3L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进行的极限挑战测试项目中,因突发意外导致测试中断,并引发了广泛关注。在此,我们向天门山景区、游客、合作伙伴及所有关心此事的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歉意。经初步调查核实,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测试装置的安全防护绳固定点卸扣意外脱落,进而导致防护绳缠绕右侧车轮,动力输出受阻,车辆下滑撞击护栏,造成部分护栏受损。所幸本次意外未造成人员受伤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一结果,暴露了我们在策划和执行此次测试过程中,对潜在风险的预估不足,对细节的把控存在疏漏。特别是对选择在风景区公开场所开展测试引发的公众担忧,我们深刻反思。对于此次测试造成的天门山场地损失,我们深表歉意,承诺将全力修复并承担赔偿责任,做好所有善后工作。本次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大量讨论,占用宝贵的公共资源,对此我们深感不安与抱歉。再次感谢社会各界的监督与批评,我们将汲取教训,以更扎实、更稳健的步伐,持续向前。再次致歉。安徽奇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2025年11月13日2天前8818DoNews
通用汽车启动去中国化,计划清除供应链中 所有来自中国的零部件? 通用汽车启动去中国化,计划清除供应链中 所有来自中国的零部件? 一边加码中国市场,一边切断中国供应,通用这是要吃干抹净?在新能源车还没彻底冷静下来之前,通用汽车先动手了。他给全世界的供应商,甩出了一封——相当不客气的“清查通知”:未来两年内,所有中国元素,统统清除出通用的全球供应链。彻底剥离如今已经摆在台面上:谁还在用中国供应商,谁就要考虑跟通用说拜拜了。与此同时,通用在中国的新能源车业务却风生水起,销量刚刚创下季度新高,别克品牌宣布全面电动化,甚至高管都在公开场合大方承认“从中国车企那学到了很多”。通用到底在干什么?很多人听到“去中国化”这四个字,第一反应是:“通用是不是要退出中国市场?”从通用传出的内部指令来看,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所有为北美市场和全球出口车型供货的零部件,不能再使用任何来自中国的原材料、技术或中间环节。供应商被要求最迟在2027年前完成这一转型,部分关键环节甚至要提前一年完成。这不是随便说说的。这是写进合同、写进采购协议、写进生产规划的硬性要求。而且,这事不是突发奇想。据一位接近通用供应链管理的消息人士透露,早在2024年年末,通用内部就已经在组织多批次评估会议,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度”进行分类打分,列出了一个“高风险清单”,涵盖从电机核心磁材、电池原材料到芯片模组、车载通信模块等上百种关键零部件。真正让这事加速落地的,是2025年春季的中美贸易战升级。当时,美国对中国出口的电动车、电池及配套材料加征新一轮关税,商务部也宣布对部分稀土材料实施出口管控。这直接触动了通用的底线:再不做准备,哪天政策一变,北美工厂就可能被“卡脖子”。于是,通用不再犹豫,直接启动供应链“去中”计划。从"可替代"的塑料件、线束到"难替代"的稀土磁材、半导体模块,全线推进。这就像是一场动脉手术,不是切个阑尾那么简单,而是对整个供应系统的血脉进行再分配。动一下,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人误以为通用是“为了省钱”才用中国零件,现在“愿意花钱”就能换掉。但其实,问题压根不是钱的事,而是能力的事。中国制造,不是“谁都能替代”的便宜货,而是全球汽车产业链中技术成熟度最高、配套最完整、交付最稳定的核心供应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稀土永磁体。别以为它听起来只跟高科技沾边,实际上每一台主流电动车的驱动电机,都离不开它。而全球超过90%的稀土磁材深加工能力,掌握在中国手里。你想“靠近本地化”去欧洲、去墨西哥造?对不起,原料你还是要从中国买。再说电池原材料,比如石墨、氢氧化锂、电解液、隔膜,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都超过了65%。更关键的是,中国供应商不仅规模大,良品率高,交付周期短,还形成了高度整合的产业带。这不是哪家东南亚工厂说建就能建起来的。而且,中国供应商在智能化方面也很难被替代。语音控制、车机导航、信息娱乐系统、远程OTA更新……这些看起来“偏软件”的功能,其实背后也有大量硬件适配和算法优化。中国车企在这些方面的探索早就走在前面,通用自己也知道——不从中国学,根本追不上节奏。所以你看,通用这波“去中国”,不是想换个供货商那么简单,而是要把一整套产业链从中国“挖”出去。你可以说这是反应快,也可以说是战略敏感,但肯定不能说这容易。既然要“断供中国”,总得有备胎吧。通用也不是没想好,他们现在重点筛选的几个替代区域,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印度和东南亚。先说墨西哥。这是通用最理想的替代地。地理位置近,劳动力成本相对低,而且符合美墨加自由贸易协定的原产地规则,可以规避一系列进口关税。墨西哥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这几年确实发展很快,吸引了不少中国和韩国供应商投资设厂,比如电池壳体、车灯模组、塑料件、车身钣金等中低端产品已经逐步本地化。但问题是,墨西哥缺乏高端制造能力,比如车规芯片、电机磁材、先进驱动控制器这些,通用目前还找不到靠谱的“非中国”替代方案。再看印度。这个国家在芯片代工、软件开发方面有潜力,但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上仍属“初级玩家”。很多国内车厂在印度设厂后都面临产能爬坡慢、质量控制难、物流成本高的问题。通用要在两年内把关键零部件转移到印度,基本不现实。说到底,中国的产业链优势,不是“人多”造出来的,而是几十年硬件积累、资本投入和技术演进的结果。你可以在别的地方建厂,但你无法复制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而且,就算通用真的大手笔砸钱去搭建新的供应体系,成本问题也会立刻浮现。据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报告,这种大规模供应链转移可能在初期增加30%~50%的运营成本,最终反映在整车售价上,可能会让北美市场新车价格上涨5%~15%。消费者能接受吗?投资人会满意吗?这是通用必须面对的现实。整个国际汽车圈,现在都在搞供应链“去风险化”。特斯拉在田纳西州建LFP电池厂,福特被迫重新评估其稀土依赖度,丰田也在思考如何分散电池原料采购。这一切都说明:汽车行业已经从“性价比思维”切换到了“风险控制逻辑”。但“去中国化”这条路,真的能走到底吗?目前的情况看,很多所谓的“脱钩”其实只是“表面脱产”,背后还是绕不开中国。比如把组装厂迁到越南,但原材料还是从中国走;把电池工厂搬到印度,但关键设备还是中国产;甚至很多美国本土的新能源项目,背后的技术团队还是从中国“挖”过去的。更重要的是,全球车企已经深度融合在一个平衡体系中。你一家公司“去中”,可以;你整个产业链“去中”,那就要面对技术空缺、成本飙升、供应不稳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通用这次去中国化,不是一次简单的供应调整,而是一次带有浓烈的战略豪赌。它赌的是中美关系不会缓和,赌的是替代产能能在短时间内跑起来,赌的是消费者能接受更高的成本,赌的是自己能把“技术从中国学来”,但不再依赖中国。它既不是对中国市场的否定,也不是对中国制造的不信任,而是对国际走向的担忧。这种战略“双轨制”,想在赚钱和去风险之间保持平衡,听起来聪明,但执行起来代价极高,时间紧迫,变量太多。说实话,赌赢了,那通用可能会成为整个行业的“风险转型教科书”;赌输了,也可能成为重组失败的“典型反面案例”。但不管成不成,这事已经在路上了。2天前8754客观听書
国内召回|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CB1000R型摩托车国内召回|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CB1000R型摩托车中国汽车召回网讯日前,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召回编号S2025M0172V:自2025年11月16日起,召回2025年4月16日至2025年7月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2025款CB1000R型摩托车,共计37辆。召回原因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变挡杆枢轴螺栓受斜下方排气系统的热辐射影响,可能导致枢轴螺栓轴力降低,螺栓松脱。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变挡杆垂下,无法变挡,存在安全隐患。召回措施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摩托车更换改进后的枢轴螺栓及相关附件,以消除安全隐患。通知方式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将委托授权经销商,以挂号信、电话等方式通知相关用户。用户可直接与就近的经销商联系或拨打客服热线:400-888-9035,了解此次召回的详细信息。了解更多此外,用户可登录中国汽车召回网(https://www.qiche365.org.cn)以及关注微信公众号汽车三包与召回(iautocloud365)了解更多信息。此外,也可拨打中国汽车召回网热线电话:010-65537365,反映召回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或提交缺陷线索。2天前9087官方号
国内召回|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汽车国内召回|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汽车中国汽车召回网讯日前,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一、召回编号S2025M0175V:自2025年11月14日起,召回生产日期从2020年6月16日至2020年7月30日的部分进口4系汽车,共计604辆;生产日期从2019年6月13日至2020年7月30日的部分进口5系汽车,共计11606辆;生产日期从2019年6月13日至2020年7月30日的部分进口6系汽车,共计11801辆;生产日期从2019年2月11日至2020年7月30日的部分进口7系汽车,共计11953辆;生产日期从2019年7月9日至2020年12月15日的部分进口X4汽车,共计16317辆;生产日期从2019年7月7日至2020年12月15日的部分进口X5汽车,共计27950辆;生产日期从2019年11月18日至2020年12月14日的部分进口X6汽车,共计3161辆;生产日期从2018年9月27日至2020年9月1日的部分进口Z4汽车,共计2207辆。二、召回编号S2025M0176V:自2025年11月14日起,召回生产日期从2018年10月9日至2020年5月14日的部分国产3系汽车,共计58533辆。召回原因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由于设计原因,发动机起动机继电器防水性能不良,车辆涉水时可能导致继电器进水,产生电路腐蚀,造成内部电气短路。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起动机局部过热,存在起火风险。召回措施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改进后的起动机,以消除安全隐患。通知方式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将以挂号信、互联驾驶消息等方式,通知相关用户。用户可拨打售后服务热线(固话或手机拨打均可):400-800-6666,了解此次召回的详细信息。了解更多此外,用户可登录中国汽车召回网(https://www.qiche365.org.cn)以及关注微信公众号汽车三包与召回(iautocloud365)了解更多信息。此外,也可拨打中国汽车召回网热线电话:010-65537365,反映召回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或提交缺陷线索。2天前8697官方号
国内召回|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林肯汽车国内召回|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林肯汽车中国汽车召回网讯日前,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一、召回编号S2025M0178V:自即日起,召回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生产的2018-2020年款林肯领航员车辆,共计3357辆。召回原因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因前排安全带卷收器总成的预紧器内部焊接不充分,可能造成预紧器意外点爆,导致安全带无法回缩或拉出,存在安全隐患。召回措施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将委托林肯品牌授权经销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检查安全带卷收器总成的生产批次,如在受影响批次内则更换安全带卷收器,以消除安全隐患。二、召回编号S2025M0179V:自即日起,召回2020年11月17日至2020年11月25日生产的2020款林肯领航员车辆,共计58辆。召回原因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因蓄电池接线盒中印刷电路板过孔未被充分覆盖,在污染物和水的作用下可能造成电路板腐蚀,导致其短路过热,存在起火风险。召回措施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将委托林肯品牌授权经销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检查蓄电池接线盒是否存在熔化迹象,如有则免费更换蓄电池接线盒,同时安装带有跳线的继电器盒,以消除安全隐患。本次召回属于2022年8月12日发布的《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召回部分林肯领航员汽车》召回活动的扩大召回。通知方式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将以挂号信等方式,通知相关车主召回事宜。福特中国与林肯品牌授权经销商也会主动联系相关用户,安排免费排查和更换事宜。用户可致电福特中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90-1886或林肯客户服务热线400-988-6789,了解此次召回的详细信息。了解更多此外,用户可登录中国汽车召回网(https://www.qiche365.org.cn)以及关注微信公众号汽车三包与召回(iautocloud365)了解更多信息。此外,也可拨打中国汽车召回网热线电话:010-65537365,反映召回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或提交缺陷线索。2天前9282官方号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