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田秋怡

作品:4003

中国车主弃特斯拉选小米 SU7:从 “硅谷神话” 到 “体验落后”中国车主弃特斯拉选小米 SU7:从 “硅谷神话” 到 “体验落后”曾几何时,特斯拉门店是中国消费者眼中的“科技圣地”——人们排着长队等待试驾,为能拥有一辆印着“T”标的汽车而自豪,仿佛握住了通往未来出行的钥匙。但2025年的如今,走进任意一家特斯拉门店,稀疏的客流与销售人员略显尴尬的微笑形成鲜明对比,昔日的“硅谷神话”光环,正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内卷风暴”中逐渐褪色。这场衰退绝非偶然,而是从产品、战略到愿景的全方位“失焦”。特斯拉引以为傲的“极简主义”,如今成了用户口中的“简陋代名词”。北美市场推出的廉价版车型更是将“减配”做到极致:取消车标、砍掉灯带、封死天窗,连方向盘都换回手动调节,被网友调侃为“从毛坯房降级成铁皮房”。更关键的是,看不见的核心配置同样缩水——续航里程缩减,曾经作为核心卖点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被降级为基础巡航功能。市场用脚投票:该车型消息公布当天,特斯拉股价暴跌4.45%,一夜蒸发670亿美元。消费者要的是“低价好车”,而非“减配半成品”,而这种“掏空式降本”,恰恰暴露了特斯拉产品创新的乏力。反观中国车企,早已用“体验升级”拉开差距。当特斯拉还在纠结是否增加一个杯架时,比亚迪、小米等品牌已将多联大屏、车载冰箱、智能家居互联等功能变成标配。一位从特斯拉换车到小米SU7的车主直言:“在车里能直接控制家里的灯光、空调,这种无缝生态体验,特斯拉根本给不了。”事实上,特斯拉中国团队曾多次建议总部增加本土化功能,但直到2023年才勉强加入芒果TV等少数APP,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车型的计划更是被搁置。这种对中国用户需求的“漠视”,让特斯拉逐渐失去产品吸引力。产品创新停滞,特斯拉只能依赖“降价”这把双刃剑。2021年时,特斯拉每卖一辆车能赚1.3万美元,毛利率稳定在20%-25%,降价空间充足;但到2025年二季度,单车利润腰斩至5700美元,毛利率跌至16.81%,甚至低于部分中国车企。财务数据的恶化直接反映在市场表现上:2021年初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份额达11%,2025年5月却仅剩4%;同期中国新能源市场整体增长28%,特斯拉销量却同比下滑30%,仅4万辆。更尴尬的是,降价还引发品牌定位崩塌——投资人罗斯・格伯直言,特斯拉“正在从梅赛德斯沦为丰田”,当“科技奢侈品”的光环消失,26.35万元的ModelY面对18.98万元的比亚迪竞品,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深究根源,特斯拉的困境源于马斯克“愿景与现实的脱节”。在《宏图计划第四篇章》中,马斯克的重心早已不是“造好车”,而是AI大模型、无人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汽车沦为支撑这些“星辰大海”的“输血工具”。特斯拉董事会虽通过十年薪酬方案,试图用“交付2000万辆汽车、生产100万台机器人”等指标锚定马斯克,但核心战场的精力分散已无法挽回。最典型的例子是FSD(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入华受阻:中国数据安全法规要求本地存储数据,而训练FSD所需的高端AI芯片又受美国出口管制,这张本可逆转战局的“王牌”,至今仍是空头支票。当特斯拉还在为未来焦虑时,比亚迪、小鹏等中国车企已在辅助驾驶领域快速迭代,进一步挤压其市场空间。从“引领者”到“追赶者”,特斯拉在中国的困局并非简单的竞争失利,而是一场由内而外的“战略空心化”。曾经靠颠覆式创新打动消费者的品牌,如今陷入“降价-利润下滑-创新不足”的恶性循环。若不能重新聚焦汽车产品本身,倾听中国用户需求,即便马斯克的“星辰大海”再宏大,也难以挽回逐渐流失的中国市场——毕竟,消费者最终为的是“一辆好用的车”,而非遥远的科技幻想。8小时前1681
比亚迪汉智驾版广州上市,以全系标配高阶智驾开启智驾平权新时代比亚迪汉智驾版广州上市,以全系标配高阶智驾开启智驾平权新时代10月24日,比亚迪王朝网在广州盛大举办了“百万热爱·越级进享”汉智驾版领航加推上市发布会。作为比亚迪王朝系列的明星旗舰轿车,汉智驾版此次加推意义非凡,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自身产品矩阵,更凭借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的果敢决策,在竞争激烈的中大型轿车市场引发了一场震撼的技术平权风暴。此次汉智驾版的加推,延续了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一贯坚持的多元化路线,通过EV纯电与DM-i插混双线布局,精准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出行需求。汉EV智驾版作为纯电领域的先锋,配备前置单电机,并贴心提供三种功率版本供消费者选择,百公里加速仅需7.9秒,动力输出强劲且线性。在电池系统方面,汉EV智驾版搭载了容量分别为60.48千瓦时、72千瓦时和79.6千瓦时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在CLTC工况下,其续航里程分别可达506公里、605公里和701公里,无论是日常城市通勤,还是偶尔的长途自驾,都能轻松应对,让用户出行毫无后顾之忧。汉DM-i智驾版则依托第五代DM技术,将1.5T插混专用发动机与永磁同步电机完美匹配,构建起黄金动力组合。该车型系统综合峰值功率高达310千瓦,零百加速仅需6.9秒,展现出卓越的性能水准。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亏电油耗低至3.8L/100km,同时配备18.316kWh刀片电池,CLTC纯电续航可达125km,满油满电状态下综合续航里程高达1350公里,成功解决了用户对里程焦虑的担忧,实现了高效能与长续航的完美融合。汉智驾版真正的核心亮点,在于其全系标配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比亚迪通过在硬件冗余、算法迭代以及数据积累三个关键维度同时发力,实现了从行业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华丽转身,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技术跨越。汉智驾版为消费者提供了两套先进的智驾系统选择。中低配车型所搭载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配备了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以及12颗摄像头,车尾以蓝色天神之眼标识作为区分。这套系统功能强大,不仅支持高快领航,还具备多项实用的智能泊车功能,足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在日常驾驶场景中的智驾需求,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便捷。而高配车型则进一步升级为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激光版,增加了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X智驾芯片等顶级硬件配置,车尾标识也相应变为红色。顶配车型更是拥有多达31个传感器,带来高达254TOPS的强大算力,能够支持全国无图城市领航、红绿灯识别、智慧礼让大车等多达10大复杂场景下的智能驾驶辅助,极大地拓展了智能驾驶的应用范围,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特斯拉FSD选装价格高达6.4万元,其他竞争对手如小鹏等也在智驾领域各展神通。比亚迪汉智驾版凭借自身独特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优势,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展现出明显的技术差异化。比亚迪创新性的技术鱼塘战略在汉智驾版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基于超过400万L2及以上级别车辆的实际行驶数据,以及国内最大的车云数据库,比亚迪得以实现以海量数据驱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持续优化,让车辆的智驾体验随着用户的使用时间不断提升,真正做到“越开越好开”。除了在核心技术和动力系统方面的卓越表现,比亚迪汉智驾版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同样可圈可点。通过精心的设计优化,汉智驾版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整体魅力和市场竞争力。外观上,汉EV智驾版采用了家族经典的龙颜美学设计语言,车头造型扁平低趴,熏黑处理的大灯组犹如一双犀利的眼睛,散发着强烈的攻击性与运动气息。车身尺寸方面,汉智驾版长宽高分别为4995、1910、1495毫米,轴距达2920毫米,这样的车身规格不仅赋予了车辆强大的气场,更为车内乘客营造了宽敞舒适的驾乘空间。此次加推的汉智驾版还新增了雾凇金、松影绿、远峰蓝三款时尚潮流配色,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选择。同时,车辆换装怀挡式换挡机构,对中控台布局进行了优化,使得座舱空间看起来更加简洁大方,充满现代科技感。车内配置也得到了全面升级,新增车载冰箱,为用户在炎炎夏日提供清凉饮品;智能防晕车系统的加入,有效改善了部分乘客容易晕车的问题;主动降噪技术的应用,则为车内营造了更加安静舒适的驾乘环境。此外,汉智驾版还集成了生态互联功能,用户可通过语音操控智能座椅、运动相机等多种设备,甚至实现语音点单支付等创新交互场景,让驾驶过程变得更加智能便捷、丰富多彩。进入车内,触目可及之处皆是大量软性材质覆盖与皮质包裹,搭配精致的黑色烤漆饰板,营造出了浓郁的豪华质感。车辆标配12.3英寸全液晶仪表以及15.6英寸自适应悬浮中控屏,内置智能座舱高阶版-DiLink100系统,该系统支持语音四区域唤醒识别、语音连续识别等先进功能,为用户带来流畅高效的人机交互体验。在空间表现上,身高1.78米的乘客坐于后排,腿部与横向空间都较为充裕,不过由于溜背造型的设计,头顶空间会受到一定影响。前排主副驾驶座椅均支持电动调节,并配备座椅加热和通风功能,后排座椅填充厚实,整体舒适性表现十分出色。回顾过去三年,汉家族在市场上表现卓越,连续斩获B+C级轿车销冠,充分证明了其超高的产品价值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如今,销冠车型汉家族再次进化,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的汉智驾版,在智驾能力、三电技术以及综合产品力等多个关键维度,相较于竞争对手都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市场分析人士普遍预测,汉智驾版凭借其“油电同价+智驾普惠”的创新市场策略,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抢占合资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保守估计,其年销量将突破30万辆大关,助力汉家族总销量向百万辆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成为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中国品牌中高端轿车。相关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成功突破50%,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汽车智能化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比亚迪汉智驾版的此次加推,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其产品矩阵,更通过“油电同价”的有力策略,加速推动了高阶智驾技术在大众市场的普及。从最初的产品愿景到如今的智能出行现实,汉智驾版正以技术平权的坚定姿态,积极回应着百万用户对智能出行的热切期待。比亚迪的智能化发展理念,并非简单的参数堆砌,而是始终致力于将复杂高深的前沿技术,巧妙转化为每一位用户都能轻松理解、切实感知的卓越出行体验,为行业树立了智能化发展的新标杆。10小时前2648
丰田中国回应渠道改革传闻,否认“单城单店”模式为全面改革 丰田中国回应渠道改革传闻,否认“单城单店”模式为全面改革 10月23日消息,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丰田汽车近期实施了渠道改革,主要采取“单城单店”模式,即一个城市仅保留一家合资品牌4S店,同时销售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全系车型。10月23日,丰田中国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回应称,该报道系误读。丰田中国目前是在极少部分只有一汽丰田或者广汽丰田的低线城市试点共同销售,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和更多的产品选择,这是一个非常小规模的试点,而不是把所有的地区强行归类或者变成一条渠道。IT之家注意到,今年1月便有报道称,丰田计划对中国区的“双生车型”战略进行优化,目前已经有了初步方向,即在产品层面,部分“双生车型”将被合并,今后将可能只保留其中一款进行销售。“双生车型”是指同源打造的两款车型,例如有广汽丰田雷凌与一汽丰田卡罗拉、广汽丰田凯美瑞及一汽丰田亚洲龙等。对此,一汽丰田进行了否认,其表示,目前公司并无该计划。今年9月,有报道称丰田中国正在试点一项销售渠道调整措施。在部分“单城单店”区域(一个城市仅余一家丰田合资品牌4S店),该门店被授权同时销售广汽丰田与一汽丰田的全系车型。报道援引一位丰田合资企业的内部人士消息称,该举措旨在解决部分城市中服务空白问题,由丰田中国牵头推动,于7、8月开始实施,目前在约10个城市试点。1天前8265
Stellantis 考虑将中国制造车型纳入欧洲产品阵容Stellantis 考虑将中国制造车型纳入欧洲产品阵容10月24日消息,据德国《Automobilwoche》22日报道,Stellantis正考虑进入一个新领域——将中国制造的车型纳入其欧洲产品阵容。据内部消息,欧宝正看中零跑B10,并有望令其成为首款采用该策略的车型。新车最快可能在明年以欧宝品牌身份在欧洲上市。零跑是Stellantis部分持股的中国电动车企,欧宝则是Stellantis旗下的德国老牌车企。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这种方案为欧宝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使其能够在紧凑型SUV市场推出一款配置丰富、价格实惠的电动汽车。零跑B10于去年亮相,定位紧凑型SUV,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增程版尚未进入欧洲市场。这款车型基于LEAP3.5平台打造,车内配备智能座舱与完整的驾驶辅助系统。欧宝的具体改款方案或为在B10的基础上加入品牌元素,例如闪电徽标、Vizor格栅和Compass灯组,其余车身部分预计变化不大。目前,零跑B10已在欧洲销售,不过仍为中国进口车型。Stellantis正考虑自2026年起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工厂投产,该厂目前生产欧宝Corsa两厢车与MokkaSUV。本地化生产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还能规避欧盟对中国制造汽车征收的额外关税:即在标准10%进口税之外再加收20.7%。业内人士称,Stellantis希望保持价格竞争力,起售价可能低于29900欧元(现汇率约合24.7万元人民币)。作为对比,纯电欧宝Frontera在当地的起售价为28990欧元(现汇率约合23.9万元人民币)。Dataforce数据显示,零跑今年前九个月在欧洲共售出16485辆车,其中T03占11064辆,C10为5080辆,B10仅售出313辆。作为Stellantis中国合作伙伴的零跑,累计产量近期已突破100万辆,并计划今年出口5万至6万辆。1天前8757
选电车看电池:老车主视角下,三元锂为何成 “性能车标配”?选电车看电池:老车主视角下,三元锂为何成 “性能车标配”?“开了9年的北汽EU260,天天快充跑12万公里,续航从256公里降到245公里;同期的铁电池车型,续航早衰减一半,还常出现‘表显100公里,一踩油门就没电’的情况。”一位新能源老车主的真实体验,道出了三元锂与铁电池在耐用性上的差距。在当下电车行业“卷价格、减配降本”的浪潮中,三元锂虽因成本高逐渐“稀有”,却仍是品质与性能的重要标签。如今的电车市场,“低价”成了重要竞争砝码,而电池作为整车成本占比最高的部件,自然成了减配重灾区。铁电池成本仅为三元锂的三分之一,不少车企为打价格战,纷纷将车型电池换成铁电池——要么全系用铁电池,要么最低配用铁电池、中高配保留三元锂。老车主直言:“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大家盯着价格选车,却忽略了看不见的品质差异。”但真正注重性能的车企,仍会为高端车型保留三元锂。比如特斯拉、小米SU7、小鹏P7、极氪007等,中高配或旗舰版均搭载三元锂;蔚来ET5、ES8更是全系用三元锂。原因很简单:三元锂是性能车的“刚需”——能量密度高、重量轻,能支撑车辆的操控性与续航稳定性,这是铁电池难以替代的。很多人被“铁电池更安全”的说法误导,但从实际使用与技术逻辑来看,三元锂在性能与安全性上的优势更明显。同等续航下,铁电池比三元锂重200多公斤,以80度电池为例,这相当于占了家用车最大载重的一半,“拖着大铁疙瘩”开车,再好的双叉臂悬架、空气悬架也会被拖累,底盘质感和操控性大打折扣,而三元锂轻量化的特点,能让性能车真正实现“贴地飞行”。铁电池还有个大痛点是“电量不准”,中低段电量时电压几乎无变化,无法精准判断剩余续航,高速上“表显有电却趴窝”的风险极高;且为校准电量,必须定期充满,这会加速电池衰减。三元锂则无需频繁满充,浅充浅放(30%-85%)即可,既保证续航准确,又能延长电池寿命。网传“三元锂易燃”更是偷换概念,电池安全核心看电池包封装与BMS(电池管理系统)。铁电池为提升续航,需在电池包内密集排列,牺牲了散热空间,单体放电电流是三元锂的41倍,产热更是高达1681倍;而三元锂车型多为中高端车,电池管理系统更完善,散热设计更合理,实际自燃风险并不比铁电池高。老车主给出的建议很实在:如果预算10万以内,选铁电池无可厚非,毕竟这个价位已难寻三元锂;但如果预算20万左右,且追求性能与耐用性,多花2万上三元锂更值得——车企愿意承担更高成本装三元锂,意味着整车设计、用料都会按性能车标准打造,而非“能省就省”的经济型思路。比如4S店的试驾车、用来下赛道或做麋鹿测试的车型,基本都是三元锂版本,这也从侧面说明,三元锂才是支撑车辆性能的核心。当然,选电池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看需求。如果只是日常代步、对操控和续航稳定性要求不高,铁电池也能满足使用;但如果想选一款能开多年、兼顾性能与可靠性的电车,三元锂仍是更稳妥的选择。毕竟对消费者来说,买车是长期使用的消耗品,一时的价格优惠,远不如长期的品质保障重要。1天前7734
限时9.98万起!2026款比亚迪宋L/DM-i、宋Pro DM-i双车焕新限时9.98万起!2026款比亚迪宋L/DM-i、宋Pro DM-i双车焕新10月23日,比亚迪宋家族迎来十年征程中的重磅焕新——2026款宋LDM-i与宋ProDM-i双车同步上市,不仅带来限时9.98-15.68万元的诚意定价,更以“长续航、低油耗、更智能”的核心优势,精准击中家庭用户对SUV的多元需求。作为累计销量超380万辆的“国民SUV家族”,宋系列此次双车齐发,既用宋ProDM-i拉低高品质家用SUV的入门门槛,又以宋LDM-i夯实中级SUV豪华标杆,形成覆盖不同消费需求的产品矩阵,进一步巩固比亚迪在混动SUV市场的领先地位。此次上市的两款车型定价分层清晰,精准匹配不同用户群体预算:2026款宋LDM-i推出130KM超越型、200KM超越型、200KM卓越型三个版本,售价区间13.98-15.68万元;2026款宋ProDM-i则在超级置换权益加持下,限时售价低至9.98-12.28万元(含133KM进取型、133KM卓越型、133KM超越型)。同时,双车还同步推出丰厚上市权益,宋ProDM-i提供至高5000元超级置换补贴、限时无门槛3000元优惠及至高5500元金融贴息,宋LDM-i则有至高6300元金融贴息、本品置换5000元补贴,再加上全系2年免费车机流量(5GB/月)、价值至高1600元的充电礼与延保服务,从购车成本到用车保障,全方位降低用户负担,权益有效期至2025年11月30日,为消费者预留充足决策时间。在用户最关注的续航与油耗维度,两款新车均实现突破性升级。2026款宋LDM-i将纯电续航提升至200km,这一数据意味着日常通勤50km的用户,充电一次可满足两周通勤需求,周末近郊出游往返也无需补能,真正实现“插混当纯电开”;即便跨城长途出行,满油满电状态下也无需频繁规划补能,再搭配百公里3.4L的亏电油耗,彻底告别“续航焦虑”与“用油心疼”的双重困扰。而2026款宋ProDM-i更创下全球SUV油耗新纪录,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3.2L,日常用家用充电桩充电,每公里成本不到1毛钱,比公共交通更经济;133km的纯电续航足以覆盖绝大多数城市通勤场景,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达1508km,无论是日常代步还是全家长途返乡,都能从容应对。配置层面,两款车型各有侧重却同样诚意拉满。2026款宋LDM-i以“豪华舒适”为核心,全系标配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能精准过滤路面细碎颠簸,让后排老人避免晕车、孩子安稳入睡;同级首搭的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可在140km/h时速内爆胎时快速介入,通过“横、纵、垂”三维控车,将横向偏移控制在75厘米内,大幅降低失控风险,为长途出行筑牢安全防线。此外,新车还新增官窑灰、星河米两种中式美学车色,搭配“大宋龙颜”前脸与19英寸低风阻轮毂,兼具颜值与质感;内饰换装集成式豪华电子怀挡,换挡时手无需离开方向盘,提升操作安全性与便利性,再加上一体式智能冷暖冰箱(-6℃至50℃温控)、前排座椅按摩、10扬声器燕飞利仕音响与31色氛围灯联动,将中级SUV的舒适体验推向新高度。2026款宋ProDM-i则聚焦“家用实用”,全系升级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独立悬架,经过针对性调校后,过减速带时能过滤多余弹跳,高速行驶遇起伏路面也能保持车身稳定,兼顾日常通勤的灵活性与全家出游的舒适性。新车新增冰珀青车色,灵感源自宋代影青瓷,温润通透的质感适配家庭用户审美,同时同步换装电子怀挡,操作便捷度与宋LDM-i保持一致,让不同预算用户都能享受到同级别优质配置。智能体验上,两款车型均搭载升级后的DiLink100智能网联系统,新增手车互联功能,支持华为、小米等主流品牌手机镜像与导航流转,未听完的音乐上车自动续播、导航信息直接同步至车机,无需重复操作;游戏中心内置成语接龙、猜谜语等亲子游戏,让堵车或休息时成为家庭互动时光;无麦K歌功能则让车厢秒变“移动KTV”,无需争抢麦克风即可全车欢唱,搭配专业混音效果,提升出行乐趣。此外,2026款宋LDM-i还配备26英寸W-HUD,将车道指引、车速信息直接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避免低头看中控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强化智能出行体验。从市场定位来看,2026款宋ProDM-i以9.98万起的限时价与3.2L超低油耗,正面对标合资燃油SUV,为年轻家庭提供“省油、能跑、好开”的高性价比选择;宋LDM-i则凭借200km长续航、云辇-C底盘与豪华配置,夯实中级SUV标杆地位,吸引追求品质体验的用户。双车形成“高低搭配、优势互补”的格局,既依托宋家族380万用户的口碑积淀,又借助第五代DM技术的升级红利,推动中国品牌SUV从“性价比竞争”迈向“高价值引领”。对于消费者而言,无论是预算有限的年轻家庭,还是追求舒适品质的中产群体,都能在此次焕新的宋家族中找到契合需求的车型,而长续航、低油耗、高智能的核心优势,也让2026款宋LDM-i与宋ProDM-i成为家用SUV市场“闭眼选不踩坑”的优选。2天前74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