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田秋怡

作品:4208

极氪 9X 领衔全系闪耀广州车展,国产豪华再攀高峰极氪 9X 领衔全系闪耀广州车展,国产豪华再攀高峰2025年11月22日,2025广州国际车展现场,极氪品牌以“豪华实力+市场佳绩”双buff引爆展台——不仅携极氪9X、009豪华9系双旗舰,及001、7X等主力车型集体亮相,更官宣重磅数据:均价53.8万元的极氪9X交付突破1万台,标志着国产豪华SUV正式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人民的名义》主演吴刚、许亚军亲临站台,许亚军当场下定极氪009,进一步点燃现场热度。作为极氪品牌向上突破的核心力作,极氪9X的用户画像极具含金量:超80%用户来自BBA、路虎、保时捷等传统高端豪华品牌,其中70%以上选择Hyper版或曜黑版高配车型,车主多为35-55岁高净值男性(占比90%),涵盖高端制造业翘楚、金融精英等群体,平均拥车数量超3台,一线城市增换购比例显著上升,与路虎、卡宴、普拉多车主高度重叠。此外,近20%用户为极氪009、001老车主增购,既印证品牌用户粘性,也体现国产豪华对传统豪强用户的“虹吸效应”。产品力层面,极氪9X以“移动豪华会客厅”定位直击高端需求:四座“光辉版”配备车载保险箱、23英寸后排娱乐屏、31个喇叭的哈曼卡顿环绕音响,可选装头等舱座椅;智驾系统堪称“堆料狂魔”,双英伟达Thor芯片+激光雷达加持,支持L3级自动驾驶与“车位到车位全自动通行”,完美适配商务人士对舒适、隐私与智能的多重需求,也因此获得“杭州湾库里南”的美誉。不止9X表现亮眼,极氪全系车型均在细分市场斩获佳绩:极氪009在40万元以上豪华纯电MPV市场持续领跑,中国香港及东南亚多地登顶销冠,80万元以上四座超豪华市场“每卖两台就有一台是009光辉”;焕新极氪001上市47小时锁单破万,稳居25万元以上纯电市场头部;极氪7X作为20万元以上中国品牌纯电SUV销冠,登陆香港仅两月就拿下当地中型SUV销量第一,全球家庭用户超10万。截至目前,极氪品牌累计销量突破60万台,单车均价超30万元,最高售价近90万元,业务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销量、均价、全球化”三丰收。亮眼成绩背后,是极氪对“用户型豪华品牌”的深度践行。今年8月以来,品牌主动提前两月预告车型改款,推出《阳光服务公约》,发起“神秘体验官”计划与老用户智驾软硬件众筹更换计划,通过“极氪零距离”专栏加强透明沟通,一系列举措推动品牌口碑持续向好。在新能源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当下,极氪以“产品价值+用户服务”双轮驱动,不仅打破传统豪华品牌垄断,更重新定义了国产豪华的价值标准。此次广州车展的高光表现,既是极氪品牌实力的集中展示,更彰显中国汽车工业在高端领域的突破——从极氪9X撬动50万级市场,到全系车型覆盖20万-90万元价格带,极氪正以扎实的产品力与用户运营,推动国产豪华从“追赶”迈向“引领”,为行业树立新标杆。25分钟前242
Manthey 推出 911 GT3 全新选装套件,赛道性能大幅提升Manthey 推出 911 GT3 全新选装套件,赛道性能大幅提升11月22日消息,据外媒motor1今日报道,Manthey为改款911GT3(992.2)提供了一款全新的选装套件,为这款专为赛道打造的911在“心脏”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性能。该套件包括安装在后轮上的碳纤维气动盘,能有效减少空气阻力;前轮20英寸、后轮21英寸的轻量化轮毂,比原先的轮组减少约6kg。额外付费后,赛道版911可以配备合法上路的米其林PilotSportCup2R街道轮胎,前轮尺寸为255/35ZR20,后轮为315/30ZR21。Manthey还增加了编织钢制刹车管线,并配备了四向可调的避震器,调整支柱时无需工具。911GT3本就拥有极为出色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而在Manthey套件加持下,这款车的路面抓地力更强了。更宽的后扰流板新增了Gurney翼片,尾部的扩展板内曲进一步改善了气流。Manthey还通过延长垂直鳍片来优化后扩散器。底盘部分也做了优化,成为一个更大的气动元件。转向叶片的长度增加了大约1米,达到了约1.5米。为此,Manthey在行李厢底部添加了覆盖物,以优化保时捷这款赛道车的底部气流。底盘前端新增了扩散鳍片,前保险杠的导流板也成为了气动套件的一部分。即使是在公路版本中,配备Manthey套件的911GT3也能产生354kg的下压力。如果调至赛道专用设置,这一数值可达540kg。与改款前的911GT3Manthey套件版相比,更新版的911在纽博格林赛道的圈速提高了2.76秒。现任DTM冠军AyhancanGüven驾驶该车,创下了6分52.9秒的纪录。据IT之家了解,这一可选套件将于明年春季在美国上市,且不会影响保时捷的厂家保修。全美超过40家Manthey认证的经销商将提供改装服务。2小时前91
奔驰全新 GLB 谍照曝光,设计借鉴 Smart 精灵#5,12 月 8 日发布奔驰全新 GLB 谍照曝光,设计借鉴 Smart 精灵#5,12 月 8 日发布11月22日消息,梅赛德斯-奔驰将在12月8日发布全新设计的GLB。而在今天,外媒Carscoops率先公布了新车的低伪装谍照,展现出清晰的侧面轮廓:设计上明显借鉴了Smart精灵#5的风格。两款车有许多相似之处,包括平整的门把手和相似的窗体设计。此外,车身下部的装饰条和突出的后部设计也颇为眼熟。与现款GLB相比,新车的前大灯呈星形设计,车身线条更为流畅。设计师还赋予了新GLB更加传统的腰线,并对后部进行了全新设计。后部的尾灯采用了垂直排列,并通过一根发光条连接。车牌凹槽也从后尾门移到了后保险杠位置。本月早些时候,奔驰公布了GLB的内饰,新车将提供可选的MBUX超级屏,屏幕包括10.25英寸的数字仪表盘、14英寸的信息娱乐屏和14英寸的前排乘客显示屏。新车还将配备全新设计的方向盘、悬浮式中控台和可选的无线充电功能。五座和七座两种座椅布局也将可选。第二排座椅提供更多的腿部和头部空间,而第三排乘客的进出也更加便捷。新车的标配将包括全景玻璃车顶,客户还可选择带有“星空”效果的发光车顶,其中的一款车顶还支持毫秒级别的透明至不透明转换。这款跨界车预计将与CLA车型类似,配备85kWh的电池,并推出两种动力系统。据IT之家了解,入门级车型将配备268马力(200kW/272PS)的后置电动机,扭矩为335牛・米。除此之外,还将推出一款双电机全轮驱动系统,功率为349马力(260kW/354PS),扭矩为515牛・米。新车还将提供一款混合动力系统,搭载1.5升四缸发动机和1.3kWh电池包,配备八速双离合变速器及集成电动机,能够提供154马力(115kW/156PS)和280牛・米的扭矩,或181马力(135kW/184PS)和330牛・米的扭矩。2小时前543
华为乾崑 App 正式发布,打造乾崑用户专属交流平台 华为乾崑 App 正式发布,打造乾崑用户专属交流平台 11月22日消息,在11月20日晚举行的“2025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华为乾崑App正式发布,目前已经在各大应用商店上架。据官方透露,华为乾崑App是专为乾崑用户打造的交流互动平台,有社区、探索、ADS、展厅、爱车、商城六大核心板块;支持心愿单共创、答复车机语音助手反馈的问题、ADS安全分析及60+远控功能与数字钥匙,满足基本用车需求。App介绍:【社区】:用户发布产品体验感受,分享交流用车生活,参与社区官方福利活动。实时获取华为乾崑智能解决方案及合作车型的权威资讯。【ADS】:汇集了泊车代驾(VPD)、遥控泊车辅助、遥控直行辅助、泊车无忧权益、体验报告、智驾问题、ADS安全分、反馈等功能。【展厅】:查看华为乾崑合作车型的核心亮点,了解实用的购车指南及权益,快捷预约试驾和订购爱车。【爱车】:绑定车辆后,可实时查看车辆情况,支持数字车钥匙、车辆远控、哨兵模式以及云瞰等服务,轻松掌握车辆状态。【探索】:探索乾崑智能新体验,不断尝鲜新功能,支持云鹊(问题进展)、行车记录仪视频导出、行车记录仪健康度查询、车内过热保护设置、鸿蒙座舱拓展屏等。【商城】:提供多品类商品选择,包括ADS高阶包、哨兵增强、U盘、SD卡等软硬件商品购买,以及车周精选商品陆续上新。【我的】:基于账号的车辆管理、订单管理、智驾考试等;意见反馈,快速反馈App使用意见和建议。2小时前867
纯电轿车电耗榜:奔驰 CLA 力压 Model 3 登顶,数据背后藏争议?纯电轿车电耗榜:奔驰 CLA 力压 Model 3 登顶,数据背后藏争议?一张两驱纯电轿车电耗排行榜在车友圈炸开了锅!奔驰CLA以10.9kWh/100km的能耗成绩登顶,特斯拉Model3紧随其后,小鹏、比亚迪、小米等热门车型纷纷上榜。但这份看似直观的榜单却引发全网争论,有人说这是“技术实力的证明”,也有人吐槽“数据误导人”,低能耗真的能等同于高水准吗?榜单清晰列出了10款热门车型的核心数据:奔驰CLA凭借10.9kWh/100km的能耗、89kWh电池容量,拿下866km的续航里程,每吨能耗仅5.40kWh,成为各项数据中的“六边形战士”;特斯拉Model3以11.0kWh/100km的能耗紧随其后,78.4kWh电池支撑起830km续航,虽然整备质量仅1760kg,是榜单中最轻的车型,但每吨能耗6.25kWh略高于奔驰。小鹏P7+、比亚迪汉、智己L6等自主品牌车型分别位列3-5名,能耗在11.4-11.8kWh/100km之间,续航均超过600km。榜单发布后,网友的争论迅速聚焦在三个核心点。首先是“低能耗是否等于高技术”,支持方认为电耗是三电系统效率最直观的体现,奔驰CLA能在2020kg的整备质量下实现超低能耗,足见其技术功底;反对方则举例“迈巴赫百公里15个油,难道是发动机技术差?”,认为车型定位、设计取向不同,能耗不能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其次是数据真实性的质疑。有网友算出“奔驰CLA89kWh电池跑866km,能耗应该是10.27kWh/100km,与榜单10.9kWh不符”,德国网友解释“CLA实际可用电池是85度,且CLTC能耗包含充电损耗”,才勉强平息争议。还有人发现奔驰CLA的后胎宽度达255mm,是榜单中最宽的,质疑“宽胎却低能耗,数据是否经过特殊优化”。最后是评判维度的争议。有网友吐槽“榜单只看电耗,忽略了加速、配置、空调功率等关键因素”,认为买车是综合考量,单纯比电耗没有意义;也有人觉得“每吨能耗”的计算多余,不如直接看实际续航和能耗表现。更有网友爆出“奔驰电车重大故障率位列前三,电机、电池问题频发”,直言“账面数据好看没用,可靠性才是王道”。其实,电耗确实是衡量电动车三电系统效率的重要指标,但脱离车型定位、测试环境的单一排名难免有失偏颇。CLTC测试中不开启空调等用电设备,仅计算驱动能耗,与日常用车场景存在差异;而车型的整备质量、轮胎宽度、风阻系数等,都会直接影响能耗表现。对于消费者来说,榜单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必过分迷信数据——奔驰CLA的低能耗值得肯定,Model3的均衡表现依旧能打,自主品牌车型在能耗与续航的平衡上也有不错表现。买车时,结合自己的用车场景、对配置的需求以及品牌可靠性口碑综合判断,才是最理性的选择。这场关于电耗的争论,本质上是消费者对电动车核心性能的关注,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兼顾低能耗、高配置、强可靠性的车型出现。2小时前404
西方车企集体摆烂?亲手把全球市场送给中国,7 年出口狂涨 7 倍?西方车企集体摆烂?亲手把全球市场送给中国,7 年出口狂涨 7 倍?全球汽车市场正在上演一场悄无声息的权力转移,中国汽车出口从2020年的100万辆飙升至2025年预计的700-800万辆(协会预测620万辆),仅10月单月就出口66.6万辆。这背后不是偶然,而是西方车企在战略抉择中,亲手将全球市场的主动权送到了中国手中。故事要从几十年前的合资协议说起。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通用、大众、丰田等西方巨头为挤进中国市场,签下50:50的合资协议,却坚守“技术共享但绝不出口”的底线——大众高管曾直言“出口等于把脖子伸给中国伙伴砍”,宁愿在墨西哥、泰国建新厂,也不让中国合资厂染指全球市场。彼时的他们以为能牢牢掌控核心利益,却没料到多年后的战略妥协,会成为格局反转的伏笔。2020年成了关键转折点。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爆发式增长,让合资燃油车销量断崖式下滑;疫情又搅乱全球供应链,西方车企工厂闲置、库存积压,为了盘活产能,他们不得不松口:允许中国合资厂出口。起初只是权宜之计,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通用从中国出口30多万辆雪佛兰、别克至南美、东南亚,福特杭州工厂的林肯Nautilus直供北美,宝马将电动MINI生产中心放在中国,大众也从长春一汽-大众往外发货,雷诺、现代等品牌纷纷跟进。更讽刺的是,西方车企陷入了自己制造的“依赖陷阱”。在墨西哥市场,上汽不仅靠MG品牌热销,还帮通用代工雪佛兰,当地通用前五款热销车型中四款是“中国造”——没了中国伙伴,通用的市场份额将瞬间崩盘。而中国企业一边靠代工赚得现金流,一边用同样的平台、技术打造自有品牌,价格却低一大截。消费者早晚会醒悟:花更多钱买的西方品牌,本质上和中国品牌是同款车,何必为Logo买单?很多人误以为中国只靠新能源车碾压,实则2024年中国出口的640万辆车里,七八成仍是燃油车。这些车多销往俄罗斯、中东、拉美等市场,刚好消化了国内电动化转型后过剩的燃油产能。中国车企用这笔收入持续投入电动车和智能化研发,而西方车企还在为电动车盈利发愁,形成鲜明反差。面对中国汽车的崛起,西方开始用关税、贸易壁垒围堵,但为时已晚。比亚迪在泰国、匈牙利,吉利在马来西亚,上汽在印尼的海外工厂陆续落地,关税能挡住整车,却挡不住零部件出口和本地组装。2025年前十个月,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已破200万辆,混动车更是因欧洲纯电关税政策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如今西方车企早已骑虎难下:新建工厂需要三五年和几十亿美金,同时还要砸钱转型电动化、研发自动驾驶、应对贸易战;而对中国合资厂的依赖已成定局,中国伙伴掌握了生产线、供应链和高本地化率,一旦中国企业不愿再五五分账,或像吉利收购沃尔沃、上汽收购MG那样直接整合品牌,西方车企几乎无力阻拦。三十年时间,中国汽车产业从“学生”变成“老师”。曾经瞧不上“中国制造”的西方车企,如今要面对的是既便宜又智能的中国车——在智驾、座舱体验上,中国品牌已甩开老牌选手几条街。未来五年,全球汽车格局或将彻底改写:西方品牌要么沦为贴牌商,要么被边缘化,而中国汽车的全球份额只会越来越重。这场由西方车企亲手开启的“权力转移”,终究让他们自己陷入了被动。2小时前546
Model Y 缺陷率高达 17.3%,在 ADAC 2026 年 TÜV 报告中排名垫底Model Y 缺陷率高达 17.3%,在 ADAC 2026 年 TÜV 报告中排名垫底11月22日消息,科技媒体Golem昨日(11月21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全德汽车俱乐部(ADAC)发布2026年TÜV报告,在评估的110款车型中,特斯拉ModelY以高达17.3%的缺陷率排名垫底,创下该车型十年来的最高缺陷记录。全德汽车俱乐部,是德国最大的交通协会,其总部位于慕尼黑,是个非营利的法人组织。其测评是以数百万的会员,数千万的汽车车主的权益和安全为出发点,代表着最广泛的欧洲车主,测评结果在欧洲车主中享有非常高的信誉。报告显示,特斯拉ModelY在此次车龄2-3年的汽车评估中排名垫底,其缺陷率高达17.3%。ADAC强调,这是过去十年中同年龄段车型录得的最高缺陷值。报告详细指出了ModelY的三大高发问题领域:悬架系统、刹车盘以及车辆照明。此外,去年排名倒数的特斯拉Model3今年的表现同样“令人失望”,以13.1%的缺陷率位列倒数第三,其可靠性问题依然严峻。MiniCooperSE以仅3.5%的缺陷率高居榜首,成为本次评估中最可靠的电动车型。奥迪Q4E-Tron和菲亚特500e也表现优异,缺陷率分别为4.0%和4.2%,位列前茅。大众汽车的ID.3和ID.4/ID.5车型则处于排名的中游位置。TÜV报告进一步分析了电动汽车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报告指出,悬架和刹车系统是电动汽车的通病。TÜV协会总经理约阿希姆・布勒博士解释,一方面,驱动电池的巨大重量对车辆的悬架系统造成了持续的高负荷;另一方面,由于动能回收系统的广泛应用,传统刹车的使用频率大幅降低,这反而可能导致刹车盘锈蚀或性能下降。2小时前595
双 9 成团破局豪华!享界 S9 与 S9T 双旗舰登陆广州车展双 9 成团破局豪华!享界 S9 与 S9T 双旗舰登陆广州车展2025年11月21日,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车展迎来重磅时刻——享界汽车以“旗舰9系巅峰享境”为主题,携新款享界S9与享界S9T双车型同步登陆北汽集团展台与鸿蒙智行展台,形成“双C位”焦点。作为华为“五界”体系中唯一拥有两场专属发布会的品牌,享界凭借北汽20余年豪华制造经验与华为全栈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智能+豪华”双轮驱动,在30万级以上高端市场向传统豪华品牌发起冲击。新款享界S9作为鸿蒙智行年度压轴旗舰轿车,于11月20日正式上市,30.98万元起售并享至高6万元购车权益,上市即引发大定订单热潮。其定位“30万级最强旗舰轿车”,从四大维度重构智慧豪华标准:智能层面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4系统,配备36个高精度传感器(含1颗192线激光雷达+5个4D毫米波雷达),实现“车位到车位”全程辅助驾驶,全维防碰撞4.0与开门守卫功能筑牢安全防线;豪华配置上,五档可调智能空气悬架+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全车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华为悦彰音响卓越系列(23个发声单元+7.1.4环绕声)全系标配,更有Maglinkmini控制屏、智慧电动门、百万像素智慧投影大灯等6项“9系专属配置”,以及与尊界S800同源的6合1全域融合架构、8块双层隔音玻璃,将豪华质感拉满;性能方面,纯电四驱版零百加速3.9秒,增程版综合续航最高1378km,纯电版800V架构支持15分钟快充(30%-80%);健康座舱搭载鸿蒙ALPS系统,负氧离子浓度达20万+/cm³,抑菌率超99%,打造雨林级洁净环境。享界S9T则以“最美旅行车”之姿打破市场魔咒,9月上市以来大定订单突破3万台,单月销量相当于同类旅行车一年规模。这款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以“高颜值+大空间+超智慧”直击用户痛点:5160mm车长+3050mm轴距带来1962mm乘坐空间,729L基础后备箱容积扩展后可达1677L,30处储物空间适配户外露营与家庭出行;全系标配空气悬架、华为乾崑智驾ADS4高阶版与鸿蒙智能座舱,纯电版800V架构续航达801km,增程版综合续航1305km;细节上首创六个智慧电动门(含隔空开门功能),全车9块双层夹胶隔音玻璃+300多处静音设计,NVH表现超越百万豪车,0.23Cd风阻系数兼顾优雅造型与操控稳定性。双车的强势表现,离不开渠道与技术的双重支撑。享界已建立融合华为数字化能力与北汽服务基因的专属销售网络,超百家门店申请加入,90%以上来自传统一线豪华品牌渠道转化;技术层面,北汽与华为“车企+科技全生态”的深度绑定,不仅实现智驾、座舱技术的领先,更让产品定义精准击中高端用户对“场景化体验”的需求——从华为ADS4应对复杂路况的AI训练,到鸿蒙座舱85%成功率的口语化控车,再到ALPS健康座舱的细节呵护,均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此次广州车展,享界通过双展台布局与线上“享界会客厅”联动,让消费者既能感受北汽的豪华制造工艺,也能深度体验华为的智能科技。随着新款享界S9与S9T的联袂登场,享界不仅完成30万级以上市场的战略落子,更以“双旗舰”之姿掀起中国品牌的“新豪华革命”,证明中国品牌已具备与传统豪华品牌正面竞争的实力,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向上突破的生动注脚。21小时前51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