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上汽通用别克-昂科威S Avenir 4S店违规操作造成减震器寿命缩短
(杨先生)
吉利-新帝豪导航及网络功能偶发性失效
(许先生)
一汽奥迪Q5L 4S店不提供保养服务,要求退款或指定4S保养
(丁先生)
吉利帝豪后视镜不会自动折叠和车漆起泡,要求4S店给予维修并赔偿
(付先生)
上汽大众-Polo电瓶损坏和刹车异响
(范先生)
理想汽车L7下摆臂出现质量问题和玻璃及空调有异响,售后至今不处理
(赵先生)
上汽通用别克英朗发动机异响,4S店需自费维修
(朱先生)
一汽大众迈腾变速箱机电单元存在质量缺陷,要求厂家免费更换总成
(岑先生)
吉利-新帝豪导航及网络功能偶发性失效
(许先生)
东风标致508座椅开裂,厂家不给质保
(施先生)
小鹏汽车P7+方向机打胶,4S店拒绝更换维修
(陈先生)
比亚迪唐DM座椅塌陷,厂家置之不理
(刘先生)
零跑汽车C16纯电新款升级配置降价和OTA后音响及车机状态栏出现问题,要求厂家重视并解决
(于先生)
奇瑞瑞虎8 PRO行车中紧急刹车及车道保持失效,厂家没有任何说法
(冯先生)
一汽大众迈腾新车前轮频繁吃胎,安全驾驶受威胁
(旦先生)
比亚迪-元UP仪表台大梁严重生锈
(刘先生)
广汽本田雅阁后轮严重吃胎,厂家和4S店不给解决
(刘先生)
起亚狮铂拓界空调触摸面板失灵和后视镜除雾无法打开,厂家不给解决方案
(某先生)
埃安Aion LX电机发热及损坏,商家拒绝保修
(李先生)
北京奔驰GLC级 4S店擅自扩损维修,导致车辆严重贬值
(丁先生)
上汽通用别克-昂科威S Avenir 4S店违规操作造成减震器寿命缩短
(杨先生)
吉利-新帝豪导航及网络功能偶发性失效
(许先生)
首页
资讯
投诉
口碑
红黑榜
发表投诉
全部
行业
关注
召回
用车
统计
专题
法规
红黑榜
韩泰轮胎“早衰”,2.6万公里严重磨损
1天前
5914
小陆
小米YU7锁单“变卦”,车主怒斥“产能欺诈”
2天前
1万
小陆
创维汽车EV6三包承诺成空谈?车主质疑服务诚信
近日,云南玉溪的李先生所拥有的创维汽车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故障,根据其在汽车投诉网上的投诉信息显示,李先生于2024年4月11日购入的创维EV62022款620欢乐版,在行驶至10202公里时出现故障,本应处于保修内的车辆却在售后环节遭遇了三包服务争议。据车主李先生表示,车辆故障后他联系了创维汽车售后,起初4S店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没撞到没涉水即可走三包,所有费用由厂家承担”。然而当车辆被拖至4S店后,情况却发生了180度转变。售后方告知他,故障原因为线束被动物咬断,不属于三包范围,要求其承担总计约6000元的费用(包含2500元拖车费、3000余元换线费用及400多元人工费)。这一说法让李先生难以接受。他强调,拖车前自己已明确说明车辆“未涉水、未碰撞、未进修理厂”,且保留了当时的电话录音。“来拖车时说都包,拖去就变卦,这不是欺骗消费者吗?”李先生质疑道。更让他不满的是,售后人员的服务态度恶劣,整个沟通环节缺乏透明度。针对李先生的投诉,创维汽车方面给出了回应。其称经与授权服务站核实,车辆故障是因线束被动物咬断所致,属于“非质量问题”,根据三包政策,此类情况需由用户承担费用。车企还表示,有聊天记录证明已提前告知李先生非质量问题需自费的条款。但这一解释未能平息李先生的怒火。“他们说有聊天记录,却始终没有拿出来。反而对我的录音证据不闻不问,处理态度太草率了。”李先生指出,自家两台车长期停放,另一台油车从未出现过老鼠咬线的情况,“哪有老鼠专挑最贵的线咬?这让人不得不怀疑故障原因的真实性。”在补充投诉中,李先生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疑虑。由于拖车时他未能全程跟进,现场情况完全由售后单方描述,这让他对“线束被动物咬断”的结论存疑。“如果真是动物咬的,为什么只有这台车遭殃?而且损坏的还是核心线路?”他认为,在缺乏第三方见证的情况下,车企单方面的故障认定难以令人信服。汽车投诉网:截至发稿,李先生与创维汽车的纠纷仍未得到妥善解决。这一事件不仅关乎个案的处理,更暴露了车企在售后服务流程规范化、透明化方面的不足。对于创维汽车而言,如何重拾消费者信任,或许比单纯处理一起投诉更为重要。毕竟,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售后服务质量往往是品牌口碑的重要试金石。
07-04
1.3万
1
小陆
小米充电枪价格跳水、配置升级,车主怒诉 "消费欺诈"
07-03
1.2万
1
小陆
创维EV6电池故障,售后甩锅拒担责
07-02
1.4万
1
小陆
米其林轮胎成"脆皮陷阱",特斯拉质保期拒保
07-01
1.3万
小陆
特斯拉座椅饰板成"脆皮面具",保修期内拒绝维修
06-30
1.4万
小陆
特斯拉充电权益无法充电,公司规定死循环,至今无法解决
沈阳车主张先生购买的特斯拉ModelY在保修期内突发充电故障,多次出现"检测到输入电压波动""交流充电受限"等警示,在购买官方"赛博充电权益"后问题依旧无解。特斯拉售后提出需从超出常规距离的取电点重新铺设电缆,却拒绝承担额外费用,导致车主陷入"能开车却充不了电"的尴尬境地。2025年5月,张先生为提升充电便利性,特意购买了特斯拉的赛博充电权益。这套官方宣传的"智能充电解决方案",承诺能通过车辆与电网的实时交互,实现高效安全的充电体验。但从第一次使用开始,这套系统就状况不断:当他将车辆接入自家车位的充电桩时,仪表盘频繁弹出警示——"检测到输入电压波动""电网或车辆出现问题,交流充电受限",原本应便捷的充电过程,变成了反复插拔设备、调试电路的折腾。更让张先生困惑的是,他的车位距离小区电表箱仅38米,这在新能源汽车充电安装规范中属于标准距离。特斯拉售后人员首次上门检测时,曾初步判断是电网电压不稳导致,但在供电部门出具电压稳定的检测报告后,售后态度发生转变,提出了一个让用户难以接受的解决方案:"需要从更远的取电点重新铺设电缆,距离至少增加50米。"当张先生追问为何标准距离内无法正常使用时,售后人员始终未能给出技术层面的合理解释,只强调"这是公司规定的解决方案"。而张先生的遭遇,其实就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深层问题。随着智能化程度提升,车辆故障诊断越来越依赖厂家后台数据,用户难以自行判断问题所在,形成了"厂家说什么就是什么"的信息壁垒。当充电故障发生时,特斯拉售后始终未向用户提供详细的检测报告,仅通过远程系统判断故障,这种"黑箱式"服务让用户失去了知情权。面对车企的"技术霸权",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充满艰辛。张先生尝试通过特斯拉官方客服、4S店、消费者协会等多个渠道投诉,但得到的回复始终是"按公司流程处理"。截至发稿,他的车辆仍处于"能行驶但无法充电"的状态,每天不得不绕行数公里到公共充电桩充电,生活便利性大打折扣。并且张先生的诉求很简单:"我只希望车辆能在正常环境下使用,享受应有的保修服务。"这起看似普通的消费纠纷,实则考验着新兴产业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用户权益。当汽车变得越来越"智能",企业的服务意识更需要回归本质——技术的价值,终究在于提升用户体验,而非制造新的壁垒。这场充电纠纷背后,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从"硬件竞争"转向"生态竞争"时必须面对的课题。当汽车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连接能源网络的智能终端,其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更开放的思维:车企不能只关注车辆本身的技术参数,更要考虑充电场景的多样性;不能只追求用户数量的增长,更要维护服务承诺的严肃性。汽车投诉网: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突破,类似的充电纠纷可能会集中爆发。这既需要企业完善技术标准与服务流程,也需要监管部门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建立更透明的故障鉴定机制。唯有让技术创新与权益保护同步前行,才能让新能源汽车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实现"出行革命"的美好愿景。目前,张先生仍在等待特斯拉的进一步解决方案。他的经历提醒所有消费者: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更要关注企业的服务落地能力——毕竟,一辆无法正常充电的电动车,再智能也只是"四个轮子上的智能手机",而真正的智能出行,应该从用户插上充电枪的那一刻就开始。
06-27
1.6万
1
1
小陆
MG领航固铂轮胎变"麻花",过保成拒修"免死金牌"
06-26
1.6万
小陆
捷豹I-PACE动力电池故障频发,车主欲退换车无果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500万辆,同比增长35%,动力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其售后保障能力正面临严峻考验。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2024年新能源汽车投诉中,动力电池故障占比达28.7%,位居质量问题首位。其中,“维修方案不明确”“零部件供应周期长”“新旧部件混用导致二次故障”等问题尤为突出。然而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之下,捷豹I-PACE依然是“顶风作案”。车主万先生的捷豹I-PACE,自2023年8月首次出现“混合动力蓄电池故障”后,于2024年8月、9月、11月及2025年3月连续五次爆发同类问题。4S店检测结果显示,故障根源均为动力电池包异常。但厂家采取的维修方式仅为更换损坏的电池组,而非整体更换电池包。“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内的电池组需保持一致性,新旧混用会导致充放电效率失衡,加速整包性能衰减。”一位资讯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程师指出,局部更换电池组看似节省成本,实则可能埋下安全隐患与续航缩水的风险。而且从万先生所说的情况来看,,每次维修后故障短时间内复发,似乎是印证了这一担忧。而且,目前车辆仍处于保修期内,对此车主万先生依据汽车三包,提出诉求:其一,因同一质量问题累计维修超5次且车辆停用超35日,要求退换车;其二,若维修则需整体更换动力电池包,而非局部换组。然而,从2025年3月最后一次故障至今,厂家始终未就整体维修方案给出明确答复。“车放在4S店三个月,每天接到厂家‘正在评估’的回复,却看不到实际行动。”万先生无奈表示,电池故障已严重影响日常出行,而厂家的消极应对更让他对品牌售后信心崩塌。根据汽车三包规定,家用汽车产品同一质量问题累计修理超过5次,或因修理时间累计超过35日,消费者有权要求更换或退货。万先生的情况已完全符合上述条件。此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其维修标准应遵循“整体性”原则——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维护技术规范》明确建议,当电池包内单体电池性能差异超过阈值时,需整体更换以确保系统安全。并且,还有业内专家指出,部分车企为降低售后成本,倾向于局部维修电池包,却忽视了电池组一致性对整车性能的影响。此类案例若无法妥善解决,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可能引发行业对动力电池维修标准的信任危机。车主万先生的遭遇,更多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销售、轻售后”的深层矛盾。在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加速、市场渗透率突破30%的当下,车企需正视核心部件售后体系的短板:一方面,应依据《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建立标准化维修流程;另一方面,需投入资源解决电池组一致性难题,避免因“成本思维”透支品牌信任。汽车投诉网:对消费者而言,除依据三包规定维权外,更需关注车企的售后承诺落地性;对行业而言,推动动力电池维修标准的强制化、建立第三方检测评估机制,或许是破解“维修乱象”的关键。唯有让售后保障与技术创新同步前行,新能源汽车市场才能真正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突围”的跨越。
06-26
1.5万
小陆
捷豹I-PACE电池五次"爆雷",厂家打补丁式维修逼停车主三月
06-25
1.6万
小陆
韩泰轮胎龟裂"魔咒",补胎反成拒赔挡箭牌
06-24
1.5万
小陆
赛博充电权益成"电老虎",特斯拉拒担费用坑车主
06-23
1.6万
小陆
玲珑轮胎开裂频发,百年品牌深陷"裂纹魔咒"
06-19
1.7万
小陆
捷豹路虎卖 "盲盒新车”,换新车还需加价
06-18
1.7万
小陆
一个月两次电池故障,凌宝汽车BOX售后遭质疑
06-11
1.9万
1
小陆
合规保养和正规加油仍被拒保?东风标致408质保推诿藏玄机
近日,东风标致408车主仝先生的维权困境,就好像撕开了汽车质保体系中“合规使用却遭拒保”的典型矛盾。据了解,车辆在2025年5月出现发动机剧烈抖动、动力衰减等故障,经4S店检测显示多缸缺火、超级爆震等问题后,但保定中冀威狮4S店竟以“积碳过多、油品问题”为由拒绝履行质保义务,要求车主自费1682元清理积碳并更换火花塞。而车主气愤的关键争议点而是在于,车主提供的全程4S店保养记录与中国石化等正规油站的加油凭证,已充分证明车辆使用完全符合厂商要求,为何4S店仍坚持将故障归咎于用户?而且,从检测报告来看,车辆故障码显示的“第1号气缸超级爆震”“具有损坏催化转化器风险的发动机缺火”等问题,本质上属于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异常工作状态,这类故障通常与点火系统缺陷、燃油喷射异常或发动机设计隐患相关,而非单纯由积碳引发。更值得注意的是,仝先生的车辆仅行驶2.75万公里,按常规保养周期,此时发动机积碳本应处于合理范围,4S店未提供任何积碳厚度检测数据,仅凭4S店从主观判断认定“积碳过多”,显然缺乏技术依据。而在油品方面,车主提供的正规油站加油凭证已证实使用合规燃油,4S店若坚持“油品导致故障”,却始终无法出具燃油成分分析报告,这种“口头推定责任”的做法,实则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事实上,此类拒保争议的核心在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违规操作。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当车主能够证明车辆在质保期内按规定保养、使用合规燃油时,发动机故障应默认由厂商承担质保责任,除非厂商能举证证明故障系用户原因导致。但在此次事件中,4S店在未完成“用户使用不当”举证的前提下,直接要求车主自费维修,本质上是将法定的举证义务强行转嫁消费者,涉嫌违反三包政策。对于消费者而言,应对此类拒保争议需把握两个核心要点:一是要求4S店出具故障成因的书面检测报告,明确积碳程度、燃油杂质含量等关键数据,拒绝“口头判断”;二是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或第三方检测机构申请介入,通过专业鉴定来屡清责任。汽车投诉网:以“积碳、油品”为由拒保前,必须完成从“经验推断”到“数据举证”的转变,否则任何缺乏科学依据的拒保主张,最终都将演变为品牌公信力的损耗。在车主已用完整证据链证明合规使用的前提下,质保体系若仍沦为逃避责任的工具,损害的终将是整个行业的消费信任基础。
06-10
1.9万
小陆
每月缴10元上网费仍被宰,特斯拉激活卡强制收费
06-10
1.8万
小陆
质保期发动机爆震瘫痪!东风标致以积碳过多拒保
06-09
1.7万
小陆
购车7个月延保变延拒!特斯拉2万保养费打水漂
06-05
1.9万
2
小陆
上一页
1
/
55
下一页
热门资讯
日
周
月
1
务实的新能源路线,吉利醇氢电动汽车打造中国绿色出行新方案
2
奔驰E级实力稳坐行政豪华市场标杆
3
再下一城! 凌渡L赛车助力上汽大众333车队夺得CTCC绍兴柯桥站车队杯冠军
4
试驾比亚迪夏,25万级的家用MPV标杆
5
ID.3 GTX 套件款上市,上汽大众 ID.Festival 玩出彩
6
2025上汽大众ID. RUN畅跑上海苏河畔,够出众才精彩
7
ID.3 GTX套件款重磅上市 上汽大众2025 ID.Festival与用户玩在一起
8
从小开到大 上汽大众让品质SUV走进千家万户
9
加速全势能布局 上汽大众上半年终端销量52.3万辆
10
还有高手!ID.3 GTX套件款打头阵 新凌渡L GTS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