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热门投诉
燃油车
纯电新能源
混动新能源
热门投诉
探岳朗逸宋PLUS DM-i途观LGS8好猫H6CS75PLUS艾瑞泽5轩逸
秦 PLUS DM-i宋Pro DM-i逍客GS8 混动英朗海豚奇骏速腾帕萨特迈腾
GS4博越RX5皇冠陆放 HEV赤兔A4L瑞虎8新帝豪CR-V途昂

投诉34万+

集体3.3万+

多次投诉1.2万+

涉诉金额9.5亿+

2025年 ~ 至今

退换车652

投诉查询
首页聚焦
注册会员
发表投诉
专员审核
企业处理
企业回复
满意度打分
完成/再投诉
我要投诉
投诉
最新投诉
集体投诉
多次投诉
企业回复
燃油车
纯电新能源
混动新能源
投诉编号 每日最新汽车投诉标题 状态 投诉时间
QT340894
大众速腾一汽大众速腾方向盘严重异响,影响行驶安全。未转出(审核中)
QT340893
比亚迪宋DMEV功能受限,电池包问题厂家拒换电芯未转出(审核中)
QT340891
大众朗逸未按合同抢码成功就通知提车,这算怎么回事未转出(审核中)
QT340890
深蓝汽车SL03 增程版长安深蓝slo3碰撞后安全气囊未工作,未转出(审核中)
QT340889
吉利星越L承诺三季度更新未推送,问题解决却遭踢皮球未转出(审核中)
QT340887
斯柯达明锐车辆异味严重,厂家以过保为由拒处理未转出(审核中)
QT340886
福田图雅诺福田图雅诺汽车质量不行,福田售后技术不到家未转出(审核中)
QT340885
起亚K3起亚K3更换后的大灯有尘,4S店表示无法处理未转出(审核中)
QT340884
领克领克07 EM-P-领克07-EMP下单后无法退订未转出(审核中)
QT340883
广汽广汽ix4发动机故障灯亮,4S店售后离职便不认账未转出(审核中)
一追到底
已结案
昊铂 昊铂HT新车安全辅助异常,4S已更换部件及调试仍存隐患企业处理昊铂 昊铂HT新车安全辅助异常,4S已更换部件及调试仍存隐患本人是2024年11月11日买的车,正常使用了十几天就出现了安全辅助系统不可用,一直连续到今年的十月份才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这辆车在正常使用2万公里期间,维修和调试的次数非常多,基本每个月都要跑去4S店两到三次。更换的配件:有主副车门门板、副座椅总成、动力电机、中央扶手开关面板一个,调试方面包括OTA升级只能回店里面线下升级三次。因为我车线上数据升级不了,四门异响修到4S店的员工都怕,就给我车内做了四门隔音仍然没有好。中控异响没修好,后备箱尾门异响修好了,可是发现后备箱门不对齐了!1天前上汽通用雪佛兰科鲁兹车辆撞毁严重但气囊未启爆,厂家不作为拒担责企业处理上汽通用雪佛兰科鲁兹车辆撞毁严重但气囊未启爆,厂家不作为拒担责车撞报废,发动机都掉下来了,大架撞凹进去了,气囊居然不弹出来。厂家说未达到启爆条件,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不担当不作为,这给消费者心灵、经济、生命造成重大损伤。1天前一汽奥迪Q6L e-tron新车故障不断,4S店无法处理企业处理一汽奥迪Q6L e-tron新车故障不断,4S店无法处理提车才一周多,陆续出现车机音响没声音。蓝牙连接连不上,连上后突然中断,间隔二三十秒又自动连上。播放蓝牙音乐时按下暂停后不定时突然恢复播放,反复暂停反复自动播放,简直糟糕。从11月5日开始自适应巡航和智驾突然无法使用,同时伴随后方紧急制动功能也失效。去到4s店重庆长久世奥维修检查一天处理不了,店里说法他们不熟悉这套系统。而且他们不是授权维修店,让我去另一家新元素的店处理,态度倒是没问题。但作为奥迪的4s店连维修电脑都只有一台,这就是问题了。我想拜托投诉网替我问问奥迪厂家,既然产品不成熟为什么急着卖。既然不是每家店都有你的维修授权,那为什么还每家店都卖这个车,为什么不只让有维修授权的卖。厂家发布会说的天花乱坠,作为消费者也相信品牌的力量。结果确实买来几天就后悔不该换掉油车,这样糟糕的体验是万万没想到出自奥迪。希望厂家能重视新产品用户,能给予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2天前奔驰(进口)GLS级车内及方向盘有异响和空气悬挂不起作用,售后反复维修无果企业处理奔驰(进口)GLS级车内及方向盘有异响和空气悬挂不起作用,售后反复维修无果本人于2025年4月在奔驰授权4S店(邯郸庞大之星奔驰店、购车发票、维修单据齐全)购买进口奔驰GLS 450。车辆至今仅行驶3万km,全程按时在4S店保养。但自提车之日起,车内异响与空气悬挂故障反复出现,售后多次维修无果,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与使用体验。具体问题如下:一、方向盘异响;二、空气悬挂硬,升降咯吱咯吱响;三、驾驶室内声音噪音大;四、座椅皮革外漏;五、售后沟通不畅:1.每次报修均需反复描述故障,多次要求提供备用车,被告知“店内无多余车辆”,每次维修往返打车费用自理;2.拨打奔驰官方400客服投诉,仅收到“已记录、会跟进”短信,无实质进展;3.厂家技术部门与4S店互相推诿,至今未给出明确技术方案与维修时限。我的诉求:1.请奔驰厂家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技术报告,明确异响与空气悬挂故障根因及一次性修复方案;2.按照《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对同一质量问题累计4次仍未修好的,消费者有权要求更换或退货,现要求更换同款新车或全款退车;3.补偿本人因多次送修产生的交通费、误工费共计人民币30000元;4.希望得到满意答复,我将依法向市场监管部门、消协及媒体继续投诉,并保留诉讼权利。2天前腾势 腾势汽车置换补贴申请遭拒,销售误导推诿责任企业处理腾势 腾势汽车置换补贴申请遭拒,销售误导推诿责任被投诉方:南昌势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腾势汽车南昌青云腾势中心),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解放西路***号。事实与理由:我于2025年9月26日在被投诉方处购买腾势品牌汽车一辆。购车过程中,其销售人员主动承诺,可通过其操作的“异地开票”(南昌购车,宁波开票)方式,为我成功申领宁波市政府发放的汽车置换补贴,金额为人民币15,000元整,并强调将全程负责指导申请。然而,在后续过程中,被投诉方存在严重失职、误导乃至涉嫌欺诈的行为,具体如下:1. 根本性政策误导,直接造成经济损失。根据宁波市商务局于2025年9月28日发布的官方公告,申请该补贴的核心资格条件是“旧车转让及新车发票时间均须在2025年10月10日(含)之前”。但被投诉方销售人员直至2025年10月15日仍在反复向我提供信息,声称“20号之前提交材料即可”。这一根本性的错误指引,直接导致我的补贴申请因超出截止日期而被宁波市江北区商务局正式驳回,造成15,000元的直接经济损失。2. 主导违规操作流程,未尽审慎告知义务。为达成促销目的,被投诉方主动策划并全程主导了“异地开票”这一非常规操作。我作为消费者,在此流程中完全处于被动配合地位。被投诉方作为专业汽车销售机构及流程的主导者,负有核实政策、提供准确信息并确保操作合规的最高标准的义务,但其未能履行该义务,提供了致命的错误信息。3. 事后消极应对,意图逃避责任。在问题发生后,被投诉方非但未积极解决其自身过错造成的问题,反而采取偷换概念,胡搅蛮缠推诿塞责的态度。甚至该店领导声称:“小程序那就是通知”,那个小程序只是一个通用的、空的申请入口,如同一个没填日期和地点的空白申请表。我仔细查看了整个页面,根本没有包含《宁波市商务局于9月28日发布的明确写明10月10日截止的公告》。用一个小程序入口来替代具体政策告知,是彻头彻尾的敷衍和推责。作为专业人士,销售有义务主动、明确地口头及书面告知客户核心条款,但她没有做到。如果当时该销售想告知我资格截止日,应该明确说‘你必须10号之前过户,否则连申请的资格都没有’。但完全没有这么说,而是在10号之后,告诉我一个完全错误的安全时间(20号前提交),这是导致我失去资格的直接原因。聊天也可证明销售在我第二次被驳回10.31日才知道真正截止日期的时间。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原销售得知犯错后。被投诉方2025年11月4日单方面更换对接人员,试图中断与我的有效沟通。此举充分暴露了其逃避责任、漠视消费者权益的意图。证据材料:我方已完整保存所有相关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与销售人员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宁波市商务局政策公告截图、《腾势用户补贴告知书》、宁波市江北区商务局驳回申请的审核意见截图等,形成完整证据链。投诉诉求:1. 请求贵站作为权威的汽车消费者权益保障平台,对被投诉方南昌势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严重失职及涉嫌消费误导行为进行调查并予以曝光,警示广大消费者。2. 敦促被投诉方立即无条件赔偿我的全部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壹万伍千元整(¥15000)。3. 要求被投诉方就其系列不当行为给予本人正式的书面道歉。恳请贵站能秉持公正,为消费者发声,督促问题解决,期待您的回复。11-05东风本田CR-V变速箱钢带故障导致高速抛锚,厂家不作为企业处理东风本田CR-V变速箱钢带故障导致高速抛锚,厂家不作为2025年10月29日,本人驾驶本田CRV在G18荣乌高速保定方向距霸州服务区3.5公里处快车道行驶时突然失去动力,汽车抛锚。联系4S店后用拖车拉回4S店,经过4S店检测后发现是变速箱钢带故障,需要整体更换变速箱。因为是购买三个月行驶4500公里的新车,我们怀疑是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要求退车被拒绝。我们目前的诉求是:1.因为质量问题要退车。2.如果更换变速箱,要考虑新车贬值问题,按照贬值幅度进行现金赔偿。3.赔偿高速事故中个人精神损失费。4.赔偿拖车、误工等因为事故产生的费用。11-041奔驰(进口)GLE级新车发动机核心部件出问题,要求4S退换车遭拒企业处理(临时)奔驰(进口)GLE级新车发动机核心部件出问题,要求4S退换车遭拒花了将近100万买了奔驰故障车,所谓新车为何半个月就要大修,到底是不是全新。车主钟先生于2025年8月中旬付订金,2025年9月30日从广州鸿粤嘉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提了一辆奔驰G450豪华版,只开了几次,649公里。10月16号在高速路上出现警报“机油压力,停车,关闭车辆”4S初步检测说是传感器问题,维修没用。再次检测说是机油泵故障,现在4S店给的方案是维修机油泵。发动机的核心部件,要拆卸整个发动机。我们绝对不能接受刚提新车就要大修发动机,要求更换或退车。车已停在4S店20天左右了,4S店依然拒绝换新车,只愿意维修。现在买卖双方协商不成,相关法律是否存在漏洞,百姓是否只能花钱买难受。11-04东风纳米EX1改装显示屏漏电致全车无电,要求厂家免费维修完成东风纳米EX1改装显示屏漏电致全车无电,要求厂家免费维修2025年10月17号,发生全车没电。经濮阳祥丰4s店检查,改装显示屏漏电造成启动蓄电池馈电,中控失灵。但车辆已过保质期,需自费维修。因为4s店私自改装高价售卖,欺骗客户。而安阳东润店倒闭,无法受理。通过东风全国售后电话400-027-3777反馈,厂家至今无人员对接,没有任何反馈。我的诉求:要求厂家免费给我维修。11-03福田图雅诺车商出售重大事故二手车,协商退车未果企业处理福田图雅诺车商出售重大事故二手车,协商退车未果2025年9月7日在重庆市巴南区八公里西部国际汽车城K4区(大杜面包车批发零售旁)购买一台福田图雅诺国五(五十铃发动机2.5T)6座长袖中顶。看车时车商(熊**)说包实表、无事故、发动机质保1万公里3个月,成交价6万元整。第二日在高速上提速时听见发动机有滋滋的声音,我联系车商(熊**),他回复我说没问题。2025年10月11日方向油管爆裂,更换一套350元。2025年10月17日在高速上高压喷油管漏油,维修费350元,给我报销188元。自此后心里对这车产生了阴影,开始不怎么敢开,于是在天天拍车机构上传车辆信息进行拍卖。2025年10月29日在广东天天拍车机构那里鉴定车辆,天天拍车机构说这车出现过重大事故,拍卖的买家不愿意要了。于是开回贵州休息几天,今天2025年11月3日来重庆和车商协商退车,协商未达成,车商提议我起诉。11-031吉利博越车辆多部位出现异响,售后甩锅敷衍维修完成吉利博越车辆多部位出现异响,售后甩锅敷衍维修吉利车主维权困境,质保期内遗留故障。详情:1. 质保期内多部位异响,购车不到一年(尚在质保期内),方向盘、仪表盘、中控屏、空调出风口,天窗、驾驶门等多部位陆续出现异响,多次在4S店维修(有保内维修记录为证),但所有异响问题均未彻底解决。遗留至今严重影响驾驶专注度和用车体验,这难道是吉利汽车的品控标准?2. 转向管柱安全隐患未根治,脱保后4S店以在质保期内不在他们门店维修的为由,要维修需要自费。我之前是在北京维修的,如今我因工作调动定居淮安。本想着吉利作为大品牌,授权4S店应该能统筹处理售后问题。可没想到淮安4S店直接以质保期内未在本店维修拒绝负责,要求我自费维修。请问吉利汽车厂家:所有门店都是你们官方授权的,质保内维修记录全国可查。难道车主异地工作,就必须千里迢迢回北京维权吗。你们的售后体系是各自为战,还是根本没有统一售后责任标准?方向盘异响初期,4S店维修后未根治,以“无安全隐患”刻意隐瞒。经专业维修人员检测确认故障源于转向管柱(保内已有类似维修记录却未彻底处理),这可是关系到行车安全的核心部件。这种隐瞒行为,无疑是把车主的生命安全当儿戏!如今车辆虽脱保,但该故障是质保期内的遗留缺陷,而吉利汽车不仅对自家产品的缺陷视而不见,对授权4S店质保内维修敷衍、隐瞒故障的行为放任不管。更在车主维权时纵容门店以跨店维修为借口甩锅,完全无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多次联系吉利厂家客服反映情况,要么机械性回复会记录、会反馈,要么石沉大海,全程没有什么实质性解决方案。这样的厂家售后和摆烂有何区别,公然违反《汽车三包法》中“质保期内故障未解决,脱保后仍需追责”的规定,严重漠视车主生命安全与合法权益!作为消费者,我花真金白银购买吉利汽车,图的是安心和保障,可换来的是维修敷衍、售后甩锅的双重打击。质保内遗留的安全隐患,凭什么要车主脱保后自费买单。异地车主的维权诉求,凭什么被厂家和授权门店相互推诿。强烈要求吉利汽车厂家正视问题,立即介入调查质保内维修敷衍、隐瞒故障的行为。统筹协调全国授权4S店的售后责任,对质保期内遗留的转向管柱异响问题彻底免费维修。给所有被质量问题和售后乱象困扰的吉利车主,一个公平、安全、负责人的解决方案,请别再消耗消费者的信任!11-01
每周红黑榜
小鹏汽车
投诉量/宗
381(近两年)
解决率
96%
QT分
63
红榜
理由:
企业重视网站投诉,能够及时与车主和网站作沟通,并且大部分车主问题能合理得到解决,大部分车主对解决方案表示认可。
奥迪(进口)
投诉量/宗
106(近两年)
解决率
96%
QT分
59
黑榜
理由:
网站多次联系企业处理投诉并及时反馈结果,但网站上的投诉依然未得到企业的回应,目前已积累不少投诉。
资讯
比亚迪土耳其工厂按下加速键,欧洲混动市场格局生变比亚迪土耳其工厂按下加速键,欧洲混动市场格局生变比亚迪在土耳其的工厂不仅是一座制造基地,更是中国车企全球化智慧的体现,它巧妙地绕过了贸易壁垒,将中国新能源技术深度植入欧洲市场腹地。比亚迪土耳其新工厂的首款车型已确定为Seal U DM-i,预计2026年底正式投产。这一决定建立在Seal U在欧洲市场的亮眼表现上。今年前9个月,Seal U以55,504辆的注册量成为欧洲最畅销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超越了长期领跑的大众途观。与此同时,比亚迪正在考虑在土耳其工厂生产Atto 3的DM-i版本,进一步扩大其插电混动产品线。这步战略布局,展示了比亚迪对欧洲市场的精准洞察,也彰显了中国车企在全球扩张中的战略灵活性。贸易壁垒下的战略破局2024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比亚迪面临17.4%的额外关税。这一政策导致中国产纯电动车进入欧洲市场的成本大幅增加,例如纯电动版Seal U需缴纳的综合关税达到27%。面对这一贸易壁垒,比亚迪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采取了巧妙的迂回策略。土耳其作为连接欧亚的桥梁,成为比亚迪破解欧盟关税困局的关键。根据土耳其与欧盟的关税同盟协议,在土耳其生产的汽车可免税进入欧盟市场。比亚迪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投资10亿美元在土耳其马尼萨建设年产能15万辆的工厂,并配套建设研发中心。土耳其政府的政策调整也为比亚迪创造了有利条件。2024年7月,土耳其政府修改了附加关税决定,对投资鼓励政策范围内的汽车进口不征收额外税费,这将比亚迪在土耳其生产的关税成本从可能的50%(基础关税10%+额外关税40%)降低至了10%的基础关税。比亚迪的这一战略不仅关乎短期利润,更关乎长期全球布局。土耳其工厂是比亚迪为欧洲市场配套的第二座汽车生产基地,紧随预计今年年底投产的匈牙利工厂之后。这种多点布局的策略,大大增强了比亚迪应对全球贸易政策波动的能力。市场驱动的产品策略转变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产品策略发生了显著转变。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Seal U DM-i(插电混动版)占该车型欧洲总销量的90%,销量达50,141辆,而去年同期这一比例还非常低。这一转变背后是中国车企对欧洲市场的精准洞察。随着欧盟对中国纯电动车加征高额关税,以及欧洲部分地区充电基础设施仍在完善的现状,插电混动车型成为了更符合实际需求的选择。比亚迪的应对策略极具针对性:在土耳其工厂生产Seal U DM-i,完美契合了欧洲消费者的需求。插电混动车型未被列入欧盟加征关税范围,成为中国车企的突破口。今年9月,中国车企在欧洲插电混动市场的份额已达到20%,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5%。比亚迪的DM-i(双模式智能混动系统)以电驱动为核心,满电满油综合续航超过1000公里,完美解决了欧洲消费者的续航焦虑。李柯表示,比亚迪还在考虑在土耳其生产Atto 3的DM-i版本,目前该车型在欧洲仅提供纯电动版本。这进一步表明比亚迪正持续优化其产品组合,以更好地适应欧洲市场的需求变化。土耳其是欧洲市场的战略支点土耳其不仅是比亚迪进入欧洲市场的跳板,其本身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汽车市场。2023年土耳其汽车销量约为123.3万辆,电动车销量为6.6万辆,虽然绝对数量不大,但增速惊人——2023年电动车销量是2022年的近9倍。土耳其拥有8500万人口,是欧洲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人口国,近年来GDP增速都在5%以上,汽车消费潜力不可小觑。据统计及预测,到2032年,电动车在土耳其的渗透率预计将达到30.4%。这意味着一个约37.5万辆的潜在市场,这还不包括出口欧洲的销量。土耳其自身的汽车产业基础也是比亚迪选择在此建厂的重要原因。土耳其是欧洲第三大汽车制造国,2023年汽车产量达146万辆(含商用车),汽车出口额达350亿美元。土耳其工业与技术部长穆罕默德·法提赫·卡希尔表示:“来自比亚迪的投资将会加强我们的汽车工业。”对于土耳其来说,比亚迪的投资不仅带来就业和税收,更重要的是推动土耳其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土耳其一直想打造属于自己的电动车品牌,而中国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好能够帮助土耳其实现这一目标。比亚迪的全球布局与本土化战略土耳其工厂是比亚迪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环,但只是其中之一。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经在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巴西、匈牙利等多地建设了生产基地。这种全球布局的战略思维,使比亚迪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地区的贸易政策变化,同时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表示:“我们预计比亚迪今年海外销量占比将突破20%。未来几年,海外交付量将为比亚迪作出更大贡献。”他进一步透露,比亚迪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在80万-100万辆之间。2025年1-7月,比亚迪海外乘用车及皮卡累计销量已超过55万辆,超越2024年全年总和。这一强劲增长表明比亚迪的全球化战略已进入收获期。比亚迪的全球化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品出口,而是全产业链的深度本地化。在泰国,总投资约350亿泰铢的整车工厂涵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及零部件制造配套。巴西工厂作为比亚迪在亚洲以外的重要生产基地,完全释放产能后可带动超2万个直接与间接就业岗位。为确保全球供应链稳定高效,比亚迪还打造了自主海运能力,首批8艘汽车滚装船已全部投入运营,年运力超百万辆的“海上舰队”正式成型。这种全方位的布局,为比亚迪的全球化战略提供了坚实保障。技术领先构筑全球竞争护城河比亚迪在土耳其乃至全球市场的成功,根本上是建立在技术领先的基础上的。近期,比亚迪连续获得多项专利授权,包括“直线电机悬架系统及车辆”、“电机、悬架、车辆”、“定子总成、电机和车辆”等。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也构筑了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护城河。以DM-i超级混动系统为例,这一系统以电力驱动为核心,旨在提升能效并提供更平顺的驾乘体验。正是凭借这一技术优势,Seal U DM-i才能在欧洲市场迅速超越传统燃油车型,成为最畅销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比亚迪在研发上的投入也令人瞩目。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超1900亿元,拥有12万名技术工程师。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强度达6.9%,高于特斯拉的4.5%。这种对技术研发的重视,是比亚迪能够在全球市场快速崛起的根本原因。比亚迪的技术优势也体现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在郑州全地形赛车场,14国外交官们亲身体验了比亚迪车辆70米浮水航行、29.6米垂直高度沙坡攀爬的能力。这种技术底气,让比亚迪在全球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2天前乐李可9343
日产N6,插混市场的后来者,却是东风日产的关键棋日产N6,插混市场的后来者,却是东风日产的关键棋最近这段时间,合资市场又要迎来大动作,东风日产首款插电混动轿车N6即将开启预售,这款被业内视为“插混版N7”的车型,不仅承载着日产在新能源赛道翻盘的希望,更可能重新定义合资品牌在主流家轿市场的竞争格局。时隔三个月,东风日产再次出击。继纯电轿车N7以11.99万元的起售价成功搅动合资纯电市场后,日产首款插电混动轿车N6已确认将在11月13日开启预售。这款定位中型插混轿车的全新力作,预计价格区间为12-15万元,甚至有望下探至10万元内,直接切入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腹地。在N7初步打开纯电市场之际,东风日产为何要如此迅速地推出N6?这款插混车型对正处转型阵痛的日产意味着什么?在轩逸逐渐显露出疲态的新能源时代,N6又能否撑起日产在主流市场的销量重任?如果说N7是日产在纯电领域的破冰之作,那么N6则是其在插混市场的关键落子。这种纯电+插混双线并举的策略,反映了日产对中国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纯电车型N7凭借45天交付破万的成绩,为日产在新能源领域赢得了喘息之机。然而,纯电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加上用户续航焦虑仍未完全消除,使得单一押注纯电的风险极高。此时推出插混车型N6,无疑是日产为自己上的双重保险。从市场数据看,这一决策颇具前瞻性。2025年上半年,中国插混车型零售量突破160万辆,同比增长31.5%,其中15万元以内区间贡献了超过60%的销量。这一增长趋势表明,插混技术已成为家庭用户在过渡期内的理想选择。日产负责人伊凡·埃斯皮诺萨曾坦言,要在中国市场“追速度、抢技术,懂客户心思”,打破旧套路。N6的推出,正是这一思路的实践——不做炫技的旗舰,只做走量的王牌。作为日产首款插混轿车,N6没有好高骛远,而是精准地瞄准了国家新能源购置税新政的风口。新政要求WLTC纯电续航需≥100km才能享受1.5万元免税,而N6提供的CLTC纯电续航分别为125公里和130公里,刚好满足了政策要求。与竞争对手相比,N6采取了 “大电池大空间”的策略。其搭载的21.1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组,在同级别车型中属于较大配置,使它的CLTC纯电续航有望超过150公里。这意味着城市通勤者基本可实现“一周一充”的便利性。在空间设计上,N6车身尺寸为4831/1885/1494毫米,轴距达2815毫米,这一数据已接近B级车标准,比现款轩逸轴距增加了100毫米以上,为家庭用户提供了更为宽适的乘坐体验。在动力系统方面,N6搭载由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与电动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达155千瓦,足以满足家庭日常出行需求。这些配置组合,清晰地展现了N6的目标并不是做性能怪兽,只做最懂家庭需求的代步工具。轩逸作为日产的销量支柱,曾年销超40万辆,但面对新能源浪潮,其燃油车身份的确出现了一定的水土不服。N6的推出,可视为日产对轩逸市场地位的主动调整与升级。业内普遍将N6视为轩逸的潜在替代者,但它不是简单的换代,而是产品定位与技术路线的全面革新。与轩逸相比,N6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插混系统可享受新能源政策红利;另一方面,越级空间与日产品牌口碑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更重要的是,N6有望延续日产在舒适性方面的基因。据爆料,N6将沿袭N7备受好评的AI零压云毯座椅和防晕车科技,持续为用户带来舒适、安心的出行体验。这些配置无疑继承了“日产大沙发”的美誉,并在新能源时代进行了AI升级。在新能源爆发的背景下,N6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是日产新能源产品矩阵的重要补充,更是品牌能否重回主流赛道的关键。有分析认为,N6能否成功,将检验日产“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是否落到实处。与过往的全球车型不同,N6是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本土化产品,展现了日产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尊重与响应。N7的成功为N6铺平了道路。截至今年7月,N7在合资品牌新能源轿车及纯电动中大型车销量排名中,分别位列第一名和第二名,成为日产电动化转型的标志性产品。然而,N6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插混市场的竞争远比纯电市场更为激烈。中国品牌已靠着这一技术占据插混市场40%份额,部分车型车型更是凭借性价比疯狂抢占市场。N6要想在这一红海中脱颖而出,除了产品力外,定价策略至关重要。业内普遍预计N6的入门价将低于N7,甚至有望进入10万元内区间,进一步拉低插混轿车门槛。从轩逸到N7,再到即将上市的N6,东风日产的产品迭代节奏明显加快。这背后,是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浪潮中的集体转型焦虑。N6或许不是插混市场中最耀眼的产品,但对于日产而言,它却是在正确时间推出的一款正确产品。它承载的不仅是销量上的期待,更是日产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场重新站稳脚跟的希望。随着N6在11月13日预售的临近,日产在中国市场的反击战已全面打响。2天前错对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