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东风风行星海V9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厂家不积极配合处理
(田先生)
北京现代库斯途新车有补漆维修及4S欺骗车辆信息,厂家推诿扯皮不作为
(宋先生)
长安福特蒙迪欧车辆自燃,4S拖延退款
(韩先生)
荣威iMAX8座椅不能前后移动,4S店拒绝换件维修
(贾先生)
广汽本田雅阁质保内车辆故障频发,售后推诿不解决其服务态度恶劣
(苏先生)
吉利-新帝豪厂家与4S店关于远程OTA功能说法不一
(许先生)
长安欧尚X5 PLUS车辆挂不上档,4S多次维修无果
(王先生)
长安欧尚X5 PLUS车机360映像卡顿,影响行车安全
(王先生)
荣威-i6车辆品控质量差
(魏先生)
北京奔驰E级4S店倒闭致保养套餐无法使用,要求改全国联保或退款
(郭先生)
东风日产逍客发动机油缸突然爆裂,厂家推脱不给赔付
(周先生)
广汽本田雅阁质保内车辆故障频发,售后推诿不解决其服务态度恶劣
(苏先生)
上汽大众凌渡变速箱故障和挡杆异常,4S店推诿拒绝提供OBD检测数据
(卫先生)
宝马(进口)2系 Gran Coupe变速箱油更换疑云,4S店无法提供换油监控
(胡先生)
东风风神-风神L7 PHEV中控闪屏和行车有异响及支架垫损坏
(张先生)
AITO问界M9增程版高速行车突然整车断电熄火和刹车失灵及方向盘抱死,要求厂家重视并解决
(蓝先生)
小米汽车YU7交付周期过长,厂家欺骗消费者要求退定金
(陈先生)
路虎(进口)揽胜运动版发动机故障灯频繁亮起,售后处理不彻底
(武先生)
零跑汽车C11纯电版刹车失灵撞到护栏导致车轮断裂脱落,与厂家售后沟通无果
(马先生)
小鹏汽车G9行车中动力电池电源切断及电动系统异常,厂家总部敷衍处理
(王先生)
东风风行星海V9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厂家不积极配合处理
(田先生)
北京现代库斯途新车有补漆维修及4S欺骗车辆信息,厂家推诿扯皮不作为
(宋先生)
首页
资讯
投诉
口碑
红黑榜
发表投诉
全部
行业
关注
召回
用车
统计
专题
法规
红黑榜
特斯拉Model Y质量风波:刹车异响、方向跑偏问题引发车主热议
近期,一位名为吴先生的车主通过汽车投诉网向我们反映了他在购买特斯拉ModelY后所遇到的问题。吴先生提及了刹车异响、方向跑偏以及空调出风口异响的困扰,他认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作为消费者所期待的驾驶体验,并对特斯拉的质量表示了严重质疑,决心不再推荐这个品牌的汽车。根据吴先生的投诉,他在购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发现了多个质量问题。在接连的维修过程中,4S店最初对刹车踏板和空调出风口的异响问题进行了试车和检测,但却告诉吴先生刹车异响是机器正常工作声音,而跑偏问题也并不存在。然而,吴先生不满意这样的回复,重新前往维修中心,另一位维修师傅对问题进行了仔细的检测后发现,车辆确实存在右侧跑偏和方向盘右拉力的情况,并且刹车踏板的异响问题被判定为质量问题,需要更换ibooster刹车辅助系统,同时空调出风口也需要进一步维修。吴先生对此表示了对刹车辅助系统的更换的担忧,毕竟这是一项重要的车辆配件,令他难以接受的是,他刚购买的新车在使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需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维修。吴先生还提到了一些维修过程中的图片,车辆被拆解的状况让他愈发感到失望。虽然ibooster刹车助力系统已经更换,但刹车异响问题仍然偶尔发生,空调出风口的异响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维修。面对吴先生对于这些质量问题的不满和对特斯拉品牌的质疑,如果其所说的皆为事实,那么根据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经营者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修理、更换、退货或者补偿等义务。在吴先生的情况下,他购买的全新汽车在一个月内持续存在刹车异响及方向跑偏等严重质量问题,并多次经历维修仍未解决。因此,合理地提出换车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同时,根据《汽车三包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在新车保修期内发生质量问题的消费者可以要求经销商负责免费修理、更换或退货。吴先生的投诉情况中,除了刹车异响和方向跑偏问题,还涉及到了空调出风口的异常情况。这是一辆保修内的新车,在短时间内屡屡遭遇质量问题的出现,让吴先生对这个品牌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质疑,他有合理的权利要求退换车辆。如果情况果真如此,那么作为一家负责任的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特斯拉应该认真对待吴先生的投诉,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无法解决或无法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特斯拉应该尊重消费者的权益,满足吴先生的换车要求,以保持品牌声誉和消费者信任。针对这一投诉事件,我们无法得知特斯拉是否已经采取措施来解决吴先生的问题,以及是否有其他车主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然而,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其他汽车生产商,都应该重视消费者的投诉和质疑,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与消费者的合理需求保持沟通,并及时解决问题。汽车投诉网:只有通过持续改进和保证质量,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希望所有汽车企业都能够重视车主所反馈的问题,并在尊重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投诉,并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2023-07-27
6460
2
文杰
东风日产逍客变速箱出现顿挫的情况,出了质保期需要自费维修?
2023-07-26
3372
1
小陆
瑞驰新能源动力电池故障,大半年时间问题始终未解决?
2023-07-26
6246
梁华明
22款广汽传祺GS8车机问题长时间无法解决。只能等待再一次系统升级?
2023-07-23
6651
梁华明
东风日产天籁车辆在行驶途中突发自燃现象,多次与店内沟通不予处理?
2023-07-21
6492
梁华明
理想汽车行驶时车辆异常抖动,店内认为是正常情况?
2023-07-20
6013
梁华明
路虎行驶失控无法行驶,4S店无法达成退车条件?
2023-07-19
5554
梁华明
长安汽车购车时缺少ACC自适应巡航,车主认为车辆存在减配嫌疑?
2023-07-18
6377
梁华明
北汽新能源售后服务站维修不规范?导致动力电池无法质保?
2023-07-14
5961
梁华明
捷豹购车未满半年抛锚,长达两个月时间还未解决问题?
2023-07-13
5406
梁华明
长安UNI-V智电4S店不兑现赠送原厂充电桩?店内:情况不符
2023-07-10
5484
梁华明
东风日产变速箱出现故障问题,只能给予更换,无法获得补偿?
2023-07-05
5443
梁华明
东风标致车机系统版本过低,多次处理厂家始终未给合理解决方案?
2023-07-04
6116
梁华明
长安欧尚电瓶严重漏电,店内没有给出实质性解决方案?
2023-07-03
5627
梁华明
油价将“三连跌”,或是今年最大一次跌幅?
号外!号外!国标油价再次迎来暴跌,预测本轮油价下调稳了,或将迎来“三连跌,年内第4降”。国内油价经历了6月28日和7月12日两次连续下调后,除了海南及西藏等地外,92号汽油价格基本全面回归至“8元时代”,各位燃油车主也能稍稍喘口气了。按照十个工作日的调价周期,在经过本周3个工作日的统计之后,原油变化率为-7.69%,当前预计下调油价465元/吨(0.35元/升-0.39元/升),创年内最大下调幅度,也就意味着,每加满一箱(50升)汽油将便宜17.5元。这说明广大消费者们的用油成本将进一步减少。如此一来,油价有点高位回落的意思,那是否意味着燃油车又会迎来“春天”了呢?原油期货价格再下跌对于燃油车的车主而言,这无疑是最好的消息。由于汽油价格一路上涨,“想开车,先想想钱,还是算了吧”成了大部分车主的想法,而油价连续下跌,虽然说下调的金额有限,但对车主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好的开始。受国际原油价格走低影响,有机构测算,截至7月25日第九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每桶100.70美元,变化率为-5.55%,预计国内汽油、柴油下调幅度为每吨320元,折合汽油、柴油每升下调0.28元左右。此次油价下调,也就意味着,继92号汽油之后,部分地区95号汽油也有望回归“8”字开头。根据国际油价消息:国际油价22日下跌,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65美元,收于每桶94.70美元,跌幅为1.71%。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66美元,收于每桶103.2美元,跌幅为0.64%。本周二晚上(7月26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第14轮”调价,预测油价将继续下调!当前第八个工作日,累计下调幅度超过330元/吨,折算后下调0.25-0.28元/升。而在本轮降价后,车主的用油成本将再度减少,部分地区的95号汽油也将回归“8元时代”。对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中国而言,油价下跌的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几十年来,中国花费在原油进口上的外汇逐年递增,也是居民家庭开支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油价保持跌势,有助于抑制中国的物价水平,减轻疫情下老百姓消费负担。燃油车已经进入退市倒计时?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正在减速中。同时今年频繁上涨的油价,使得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在给燃油车退出市场倒计时,此时供给增大必然会导致供大于求的问题。只是目前由于限产的因素,油价并未实现历史“大跌”幅度新高。随着目前电动化趋势愈演愈烈,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代替传统燃油车的共识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不少汽车品牌还宣布了停售燃油车的最后期限,可现实却是,很多汽车品牌并没有要放弃燃油车的意思,一边表决心要转型新能源,另一边则卖着燃油车赚钱。在过去受限于充电不便、技术顾虑等因素,主流的消费者还是偏好传统的燃油车型。然而,时代或许变了。自今年以来,燃油车的市场地位急转直下,到了需要减征购置税来拯救的地步。尽管我国目前尚未发布燃油车退市的时间表,但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已经较为明显,诸多政策已经显露出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意向。随着电动车技术不断提升,国产新能源产业链的崛起、基础设施不断地完善,新能源的用户和支持者也会继续增长。而在油价回落和补贴政策的作用下,燃油车的繁华更像是最后的“昙花一现”。全民舆车:随着目前油价的持续降低,是否能在油价上给燃油车提供一线生机?按照现在的涨幅进度来看,在油价涨跌相互对抗之中,现目前下跌趋势占据了主要优势。尽管今年油价上涨频繁,但暂时不会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传统燃油车的根本原因,不过趋势上燃油车被新能源车取代将会是大势所趋。最后请各位车友相互提醒,油价有望再次下跌,各位燃油车主可以多多关注。
2022-07-27
3.1万
3
溜溜哥
新车20天就电瓶亏电?东风日产售后已为逍客车主更换新电瓶
车辆蓄电池,也叫电瓶,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在汽车发动机起动时,为起动机提供能量,同时也是车载电器的电能来源。不过,随着车辆的使用,一不小心就会出现电瓶亏电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仅买了20天的新车身上,会对车主的用车体验造成极大的困扰。近日,汽车投诉网接到山东逍客车主赵先生的投诉,在电话里头,赵先生跟我们反映,他4月8日买的新车-东风日产逍客,在4月11日-4月24日之间亏电2次并申请道路救援,“这给我造成很不好的用车体验”,赵先生说道。经销商的销售人员对赵先生的车辆问题认为是正常的,“不属于问题修修就可以”,当把车开到检修车间时,维修师傅不清楚漏电数值多少属于正常,说7周要启动一次车辆,要不车辆就亏电,赵先生对此回复表示接受不了,他的新车是2022款逍客2.0LXV智享版,才刚买了半个月,表显里程1230公里。据赵先生口述,“汽车断电之后,然后着车之后,过上几天就没电了。”新车电瓶就亏电,是何原因导致?人为还是质量问题?赵先生没有在电话里头回复我们。“现在店里给我换了个新电瓶,我就再观察观察,看下这情况会不会再发生。”远方泰达日产,是赵先生购买车辆的所在地。对此情况,我们也是电联了店里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跟我们说,他们已经给赵先生处理好了问题,车辆的话都是按时要去启动车辆,长时间放置会影响汽车电瓶的寿命,师傅那边建议1个半月要启动一次。但对此说法,赵先生认为,车辆电瓶亏电问题虽说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他的车辆是新车,为何会出现这个问题,是出厂质量问题吗?如果是出厂质量问题的话,那这一批次的车型其他零件会不会有问题,现在对电瓶还处于观察期。经销商并未对此做出回复,“后续车主的车辆问题,开回来检查即可。现在也给车子换了个电瓶,亏电问题不会了。”刚刚提上新车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对车子倍加爱惜,如果哪里故障了,哪怕修好了,也会给新车主留下一定的心里阴影,能修好还好,如果问题接二连三,那也会影响车主对车企品牌的信任度。经过我们的工作人员与车主和经销商双方沟通大致可知,整个事件目前赵先生是对车辆状态处于观察期,在赵先生看来,车辆出现故障,经销商负责售后是正常的流程,但前提是新车的话,经销商是否需要给出说法呢?至少车辆检测报告是要提供的,电瓶亏电如果真为产品缺陷,那本不该消费者负责,相应的赔偿是否有呢?因为车主来回送修也需要时间成本和花费精力,虽然现在车辆未达到三包法规定的退换车标准,但是也相继出现两次亏电问题了。而如为消费者个人原因所导致,如熄火断电后在车内开启通电设备造成的,在检测清楚后,自费也理所应当。后续赵先生的车辆情况,我们也会进一步跟进。同时我们也将情况同步反馈至东风日产,客服记录相关信息后,反馈道,已经和车主、经销商联系,后续遇到车辆问题建议先到售后进行检查,厂家这边会让相关人员进行跟进。汽车市场,买方重质量,卖方重利润。保证车辆的品控是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经营者,只有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才能保证经营者自身合法利益不受损害。否则,产品质量没有保证,其实际承担的“修、换、退”等法律责任将变大,而利润空间将变小。因此,经营者的产品质量赿好,其实际承担“三包”责任的可能性就越小,其利润空间就越大,给到车主的信心自然也更多。
2022-04-27
4.3万
9
小宇
2021年汽车投诉关键词:补贴 警惕以“补贴”为名等“陷阱”
过去的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同时,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无疑是过去一年最热门的话题,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势头,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而提及新能源,也自然会挂钩到另外一个词,那便是“补贴”。众所周知,我国从2009年开始就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迄今为止已经有十几年之久。这期间有依靠政策“红利”成长起来的,也有借“红利”沦为蛀虫的。但无论如何,“断奶”那一天总会到来,2022年将会是新能源汽车享受现金补贴的最后一年。面对补贴的取消,最直接影响的还是消费者,对其而言购买新能源则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同样,此前政策规定售价高于30万的无法享受国家补贴仍然适用。当然,补贴不仅仅只是针对新能源汽车或者只是存在于新能源,在我们购车消费的过程中,卖方也时常会打出各种“补贴”的营销策略,以此来吸引消费者,从而促进订单的成交。例如置换补贴、大客户补贴、旅游补贴基金等等。不仅“补贴”样式五花八门,作为消费者一方最终想要顺利拿到该笔款项,也不是一帆风顺。根据汽车投诉网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共收到投诉27018宗,同比增长11.4%。其中涉及销售问题投诉的有10630宗,而当中因节能补贴、合同承诺不履行等引起的销售纠纷分别有171宗和4181宗,相比往年都有明显的上涨。可见,只要有买卖存在,销售纠纷也就会共存。其中,根据此前网站报道过的一个案例,来自河南的刘先生因此前购车时,经销商向其所承诺的5000元旅游补贴一直未能履行到位。在交齐相关资料后,期间车主也再次询问经销商,却一直迟迟没有下文。距离其当初购车时长,已经过去有半年。从该案例来看,虽然涉及的金额不多,并且购买过程当中也没有出现太多的套路才能去获得该补贴。简单来讲,只要消费者到店后购买相关指定车型,便能享受到这一权益。随后经过进一步沟通了解,网站从经销商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原来当时车主是找了汽贸来提的车,期间由于汽贸一直没有把车主的身份证正反面、银行卡正反面的扫描件资料发至店内,而只发了行驶证的照片过来,导致了补贴申请不了。当然,最后经过各方积极沟通调整,在经销商的协助下和承诺下,刘先生最终还是顺利拿到了5000元的旅游补贴。类似于刘先生这样的事件其实不止一例,像此前网站报道过的关于观致经销商拖欠、甚至疑似私吞部分车主的置换补贴费用等。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遇上相似的销售纠纷。无论怎么说,作为卖方,既然向消费者承诺了,就到兑现承诺。这不单单是对合同的履行,更是体现了对交易双方的诚信。除此之外,作为消费者也要警惕部分经销商打着“补贴”的旗号,而被引入“陷阱”。例如,根据网络资料显示,全国各地有部分关于公务员购车补贴未到账的投诉。据店内声称,只要是国家在编公务员,即可在展厅成交价基础上享额外补贴,补贴是购车后返还。不过大部分车主即使提交了相关公务员证明,购车后补贴也迟迟不到账。全民舆车:从关于“补贴”的投诉案例来看,不管是何种方式的补贴,出台补贴政策的一方,本意都是为了能够促进交易。但如果以此来误导消费者,则有可能涉及到违约或者欺诈,负上相关法律责任。同样,新能源汽车补贴方面,是国家为了扶持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帮助企业尽快建立起资金优势,减少负担,从而促进行业发展。然而这张补贴的“护身符”也会被某些企业不当利用,成为投机取巧的门路。随着202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消失,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加强,类似的因“补贴”所引发的消费纠纷,相信未来会更顺利的解决。
2022-02-06
8.8万
12
Brendan
2021年汽车投诉关键词:动力中断 提升质量技术仍为关键
2021年全年,我国乘用车零售销量累计2014.6万辆,同比增长4.4%。值得一提的是,在缺芯、疫情反复的大环境下,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始终保持高增长态势。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为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市场渗透率为14.8%。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的特征,实现新能源车对燃油车市场的部分替代效应。拉动车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整体车市的增长,随之而来的,也是与汽车相关的投诉量上涨。根据汽车投诉网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共收到投诉27018宗,同比增长11.4%。另外,从月度统计数据来看,投诉主要增长还是集中在下半年。一方面,下半年车市总体趋于稳定,利于销售。另一方面,受探岳颗粒捕捉器和欧拉芯片集体投诉影响。在众多投诉里,主要涉及还是产品质量、销售纠纷、售后服务等。细分来看,关于汽车质量问题投诉的,当中涉及动力系统的共有12602宗,与2020年相比有着明显的上涨。而动力中断则成为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涉及相关品牌车型的有斯柯达、荣威、与北汽新能源等等,涵盖了传统燃油车与纯电动汽车。这其中,以北汽新能源EU/EV系列最为典型。车辆无故自燃、动力突然消失、电池续航严重衰减、车辆充电故障等,层出不穷的各式花样故障让用户极为烦心。同时,也对自身用车和日常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根据涉事车主称,车辆在行驶中动力忽然中断,到店维修后,迟迟未能消除病根,最长的一次维修时间更是长达10个月。另一车主也表示,其所购买的EX360动力蓄电池故障,一样是在售后碰壁,停放在维修站20多天来无人问津。可见,除了产品质量隐患,北汽新能源在售后处理上,也是存在着“老大难”的状况。另外,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可以查到,北汽新能源自2021年3月24日起,召回自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12月21日生产的EX360和EU400车型,共计31,963辆。但“成堆”出现的动力系统故障投诉的EU/EV系列,却没有出现在召回公告当中,且该故障也是不争的事实。值得注意的是,该次召回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下开展的,并非企业发现缺陷后主动向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相比之下,因CVT主线束端子防护问题而导致车辆可能出现动力中断的风光580,这种能够主动公开召回、直面问题的东风小康企业,就要更显担当,也体现了对消费者的责任心。另外,通过质检总局也发现,东风日产启辰召回2021年5月8日至2021年7月20日生产的部分2021款启辰D60EV和T60EV电动汽车,共计1,136辆。因其动力电池包内高压配电盒的继电器部件焊接强度不足,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继电器焊接部位发生断裂,会造成车辆动力中断,存安全隐患。全民舆车:通过分析网站原始数据可知,动力中断的故障是引起关于质量问题中动力系统投诉量上涨的主要因素。同时,这其中也有不少是涉及到集体性的通病问题,也说明了产品质量确实存在某方面的缺陷或隐患。而面对大批量的投诉,不同企业也产生了不同的应对方式,有主动出击、有见招拆招,也有视而不见的。何种方式更为妥当,相信都心知肚明。虽然如今有了召回制度这一道防线,但作为企业还是要主动强化缺陷线索收集监测。
2022-02-06
13.7万
9
Brendan
2021年汽车投诉关键词:自燃 燃油车与新能源均不可忽视
在总结2021年车市时,新能源无疑是最热门的话题。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片大好,产销一路高升。截至2021年11月底,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均超过300万辆,同比增长1.7倍,市场渗透率达到17.8%。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也证明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接受度正在大幅上涨,市场和车企由此也有了更多的信心。当然,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与汽车相关的投诉自然也同步上涨,仍旧是围绕着产品质量、销售纠纷、售后等等。根据汽车投诉网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共收到27,018宗投诉,同比增长11.4%。2021年下半年投诉量的上升也与此前我们预估的一致,主要受探岳颗粒捕捉器与欧拉芯片集体投诉所影响。除此之晚,自燃问题也一直是车辆安全关注的重点。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存在着该风险。且从部分收到的案例来看,疑似由产品质量隐患所引起的自燃,才是存在的最大安全障碍。其中,关于新能源汽车投诉量为1987宗。当中涉及到纯电动车自燃的虽为少数,大多投诉仍是集中在动力电池续航等方面,相反,传统燃油车自燃的投诉占大多数。从这一点可见,自燃并非只是纯电动车的“专利”。而这期间,也不乏有宝马、凯迪拉克等豪华品牌车型。较为典型的一个案例为东风日产天籁车主,据其称,车辆是在停驶中发生了自燃,停驶时间为三天,后经消防部门鉴定事故原因为“电气线路故障引起火灾”。并且车辆尚处质保期,车主也未对车辆进行私自加装或改装。但是在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其鉴定结果却是“不排除遗落易燃物而引起”。这也成为了双方争议的焦点,同时两者也以哪一方的检测报告为准而争执不下。通过该案例,排除人为因素外,电子电器类是最容易引起自燃的原因之一,这一点也与先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相关公告相符。在2021年部分召回统计特点中,涉及电子电器召回的次数最多,涉及缺陷车辆279.16万辆。再回看新能源汽车方面,长城欧拉iQ电动车,因多次在充电时发生自燃而向市场监督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即时召回自2018年7月7日至2019年10月30日期间生产的欧拉iQ电动汽车,共计16,216辆。召回原因声称在长期连续频繁快充之后,电池的性能有所下降,在极端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发生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此,欧拉还曾为部分地区充电站“拉黑”。同时,奇瑞艾瑞泽5e电动车也因动力电池内部分零件装配可能存在一致性波动。长期使用后有可能引起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而召回。虽然各品牌方对此均作出了迅速反应,避免了出现更大的安全事故。但产品质量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长才能显现出来。所以,如果能从源头就抓紧把控,则能规避更多损失。全民舆车:无论各行各业如何飞速发展,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始终都是悬在企业头上的一把刀,马虎不得。质量是产品立足市场的基石,守护消费者安全更是企业永不可失守的底线。据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提前突破20%。由此可见,未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动力电池等故障也势必会随着上升。这无疑对电池产商、企业技术层面都提出了巨大挑战。
2022-02-04
10.2万
8
Brendan
2021年度汽车投诉关键词:零部件缺失
据中汽协报道,2021年1-12月份累计销量2627.5万辆,12月份销量278.6万辆,环比增长10.5%,同比减少1.6%,同比累计增长3.8%。虽然产销均过千万,但受全球芯片短缺影响,2021年该因素还是继续影响着车市,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与此同时,关于汽车的投诉量也水涨船高。汽车投诉网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总计收到投诉27018宗,较2020年24243宗,增长11.4%,而2019年和2018年则为25189宗和11448宗。在2021年全年收到的27018宗车主投诉里,涉及的类型包含车型质量、售后服务和销售环节等等。其中,关于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投诉占比较高。而在这些售后投诉中,维修属于较为突出的一个类型,达到了14821宗投诉信息。由于芯片持续短缺,加上反复爆发的疫情,今年以来全球汽车厂商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停工减产情况。为了应对芯片荒,一些汽车厂商采取了减配交付的措施。例如,此前有特斯拉车主在提车时发现新车并没有提供USB接口,仅预留了孔位,并且缺少了手机无线充电功能,不再具备官方配置信息中的数据传输功能特斯拉随后表示将为车主补装相关功能,但具体时间待定。随着消费升级以及价格竞争不断加剧,车企为了降低成本、加快新车迭代速度,往往会在配置上做手脚,比如刻意取消或削弱一些功能,以此拉低新车售价来博取消费者的关注。如果说是疫情原因芯片短缺所导致车辆配置取消或延迟补装问题只是无奈之举,那么期骗消费者行为的存在更令人大感疑惑。据汽车投诉网数据显示,“承诺不履行”、“车辆信息欺诈”、“价格欺诈”这三类问题在所有欺瞒消费行为中占比较高。其中,“承诺不履行”和“车辆信息欺诈”两大问题的投诉量整体呈上涨态势,其中“承诺不履行”问题投诉量更是在2021年达到4181宗,远超其他问题投诉量。而“车辆信息欺诈”问题投诉量波动较大,与个别车型投诉量集中爆发有一定关系。根据汽车投诉网的投诉案例显示,来自江苏省南京市的高先生曾购入一辆纯电动车型,但是在之后用车过程中,发现车辆充电机坏了,坏了一个多月仍没有配件。除此之外,还有类似的车主投诉信息,另外一位湖北的王先生拥有同款纯电车型,不一样的是车辆电池模块坏了,最初被告知15天左右就能修,但王先生投诉时称一个半月都没有开始修理。还有一位车主表示,其购入的车辆曾闲置1~2个月未使用,之后发现钥匙感应无法开启车辆后便联系4s店,经4s店相关工作人员检测后发现属于车辆故障导致钥匙无法感应。起初维修费用由车主承担,但调查后发现该现象并非个例,4s店便主动承担维修费用,但此后又因疫情原因无法到店维修,4s店还曾以缺少配件无法修复车辆,就此反反复复。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首先要引起重视的便是车企,要注意把握品控,其次就是对于广大消费而言,选购车辆时要注意,可以参考品牌口碑以及更有实力、有体量的品牌。另外,受到芯片等零部件短缺的影响,一些新品牌为了实现新车交付率,迫不得已也会通过减配交付的措施来实现销量快速增长,同时也暴露出国内车企在汽车售后服务领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例如,去年理想汽车针对部分缺少两个毫米波雷达的车型,理想推出了先交付后补装的方案,并额外补偿用户积分等权益。然而,由于毫米波雷达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重要零部件,在补装前,该部分车辆无法使用自动并道等功能,其ADAS功能与完整版本的车型有一定出入,此举也被认为对行驶安全造成潜在影响。(图片来源于网络)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不少已经提车的车主,对雷达进行了补装,但也有用户反映,补装雷达后,出现了“侧方盲区辅助失效”的情况,需要升级程序才能解决问题,有车主称被“割韭菜”。芯片紧缺,导致车辆减配,这一情况在特殊时期亦可理解。再或者说隐藏在汽车市场中的欺瞒消费行为,这些都将对品牌口碑造成一定影响。而一家车企在经营中是否恪守诚信,是形成品牌忠诚度的基石,并最终影响或转化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写在最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确实仍然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包括车辆质量与权益保障、维修技术不普及、维修机构缺失、以及一些基础配套设施的配备不足、部分品牌确实存在配件等待过长的问题等,与汽车消费市场的变化密切相关。而车企们则更应秉持诚信经营的态度,杜绝此类型行为情况的出现,切忌因小失大,把消费者权益与品牌口碑放在首要位置,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立足。
2022-01-18
9.4万
4
溜溜哥
上一页
34
/
56
下一页
热门资讯
日
周
月
1
第4代帝豪全球400万纪念款荣耀上新,限时感恩价5.59万元起
2
淡季逆袭 朗逸家族6月销量破2.5万辆 领跑A级燃油轿车市场
3
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出炉 途昂荣获主流合资中大型SUV三年保值率第一
4
再下一城! 凌渡L赛车助力上汽大众333车队夺得CTCC绍兴柯桥站车队杯冠军
5
网传尚界接手原上汽大众南京工厂,华为系或参与其中
6
保值率领跑细分市场 途昂、途观L、ID.3、帕萨特插电混动实力登顶
7
汽车改装“黄金时代”已来 上汽大众提前占位改装新生态
8
加速全势能布局 上汽大众上半年终端销量52.3万辆
9
2025年1-6月热销117,425辆,帕萨特稳居B级燃油车销冠
10
合资纯电紧凑型车“保值王” ID.3荣获三年保值率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