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合格证”下的放纵
5月11日,本报《破产危机逼近跨品牌车商》一文刊登后,引起各方重视。昨日,众义达商贸集团发出了一份声明,称“目前包括两家上汽荣威、一家上汽名爵和一家一汽轿车4S店在内的4家店已经率先完成了重组,整车销售业务也很快可以恢复。重组方案得到了金融监管部门和各级金融机构的支持”。但“破产也好,重组也好,作为已将贷款贷出的一方,如果监管不力,银行和金融公司最后很可能要为汽车产业的洗牌重组而买单”,相关人士发出了这样的警示。众义达事件,难道仅是“汽车流通领域通病”那么简单吗?
汽车合格证也能融资
何谓汽车合格证?即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以下简称“合格证”),系机动车生产企业印制并随车配发的载明企业名称、企业标识及防伪信息的证明文件。对于机动车制造商来说,合格证是机动车生产企业进行产品生产一致性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机动车所有人来说,合格证是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必须提交的法定证明文件之一;对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合格证管理是管理机动车的有效工具。
一位在汽车市场打拼多年的4S店老总告诉记者,汽车销售企业,即汽车4S店资金短缺想融资,没有不动产可以抵押,又不愿意拿股权换贷款,那4S店用汽车合格证贷款融资是最好的办法。
“目前绝大部分汽车销售企业都有贷款融资需求,在厂家担保的情况下,4S店便可以用合格证做抵押,来向银行或者金融公司贷款进车。汽车合格证是新车的质量合格证明,将合格证抵押给银行并经过担保机构担保,汽车销售企业可以拿到汽车原价50%-100%的贷款额度。但汽车销售企业还必须交给银行贷款额度20%的现金作为押金。”该老总说。
据记者了解,一个汽车4S店,仅拿到代理权的公关费用、建店等成本,就要投入近2000万元。建店后,还要筹集现金去厂家提车,这对多数4S店来说很困难。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汽车销售行业的冲击比较大,目前汽车生产企业大多要求汽车销售企业现金提货,于是用合格证做抵押向银行或者金融公司贷款成了各个经销商首选的方法。
买车为何不见合格证?
4月底,张先生在位于清河小营桥附近的众义达4S店购买了一辆名爵汽车。原本应随汽车共同拿到的汽车合格证却不见踪影,因为没有汽车合格证,张先生的新车无法上牌照,与销售商数次联系后,合格证仍没有着落。
记者采访中发现,超过15天无法拿到合格证后,一些新车车主所持的临时牌照将失去效力,无奈之下,往往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使用假临时牌照,一是无牌证驾驶。而这两种方式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和不良后果。
据介绍,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6条第三项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可以收缴、扣留车辆,处以扣6分、罚款200-2000元的处罚。此外,无牌证驾驶的不良后果也有很多。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在盗抢险免责条款中规定,车辆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行驶证或车牌号,或未按规定检验、检验不合格的车辆,都不在理赔范围。
作为汽车产品的一部分,合格证本应随车交付给购车者,为何4S店收了车款却迟迟不交出合格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4S店老总说:“合格证肯定是被车商质押给银行贷款了。”据该老总透露,当前汽车市场普遍存在以“车辆合格证质押贷款”的经销模式,其流程为汽车制造商、汽车经销商与银行(通常为总行)签订三方协议,以厂家提供的具有惟一性的汽车合格证做质押,由银行向经销商贷款,经销商向银行还贷。作为控制经销商的手段,汽车制造商将汽车发往经销商的同时,将车辆合格证作为质押物交给了银行,以免经销商卖了车不还贷。
“当汽车经销商资金不足,需要继续到银行融资周转时,就会利用该合格证继续在银行质押贷款,而用卖车所得的现金继续向厂家进车,或者做其他用途。这就是为何当一名消费者的购车全款交给车商后,车商不立即到银行赎出该辆汽车合格证的原因。”
汽车合格证曾经的疯狂
该4S店老总举例说,比如一个4S店需要保有200辆的库存车,由于资金有限,其中可能有100辆车是贷款购买来的,这就意味有100个合格证要质押在银行或者金融公司,当这100辆车全部卖出、车款回收后,车商为了始终保证有200辆左右的库存量,不会把这100辆车的合格证立即赎出,而是利用卖车后所得现金的一部分从厂家购进下一批新车。只有后一批车辆售出、车款回收才可能到银行赎出合格证。因此,其中的时间差正是拖欠合格证的时间。
“2002年到2004年这三年是汽车经销商疯狂利用汽车合格证融资的时期,”一位多品牌经销商店的老总告诉记者,由于当时的汽车合格证没有任何防伪标识,许多经销商为了用合格证到银行或者金融公司贷款,不惜到一些不法商贩处去印制假的汽车合格证,印制一张假合格证的价钱从20-50元不等。有了假的汽车合格证后,经销商便可以到多家银行或者金融公司贷款。
一位大众品牌的销售总监告诉记者,前几年,有些经销商还去天津港做“大贸车”生意。程序是这样的:例如一家4S店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银行向厂家打款后,厂家向4S店发出了价值1000万元的车辆,4S店将假的汽车合格证质押给银行。为了尽快套现,4S店不惜将价值1000万元的这批车赔钱卖掉,例如套出了现金950万元,经销商便用这笔现金到天津港进一批热销的进口车,从而赚出更多的钱,然后再将1000万元还给银行,甚至有些经销商不还钱,用这笔钱作为资金再去做别的事情。
祸起汽车合格证
“现在不行了,汽车合格证都带有芯片,目的就是防止仿造。同时银行和厂家对汽车合格证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该销售总监继续向记者介绍,早在2000年,国内银行界就已经出现汽车合格证抵押贷款业务,近年来,不少银行都在这样做。而在中国汽车市场初期时,一些大的汽车经销商也是靠这些手段发家的。
但是当这些跨品牌经销商自以为深知“潜规则”、不用担心时,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在连续几年高达20%的增长率后,来了个“突然刹车”,2008年的增长率仅为6.7%。在这样的情况下,经销商库存车增加,资金周转开始变慢,这让一些跨品牌经销商措手不及。
进入2009年,虽然汽车市场出现繁荣,4月份汽车产销均超过115万辆,并且双双再次创出月产销量历史新高,但在一片繁荣的背后,记者注意到,前4个月的经济效益多数指标低于同期水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19家重点企业集团(营业收入约占全行业的50%)一季度的经济效益情况,营业收入完成2686亿元,同比下降了14.15%,利润总额为108亿元,同比下降48.36%,工业增加值为560亿元,同比下降了8.95%。一季度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经济效益指数为305.5,比上年同期降低56.66。
利润的严重下滑让一些汽车企业收紧了对旗下经销商的宽松政策,2009年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也使银行收缩了以往的宽容政策。在“内忧外患”的作用下,一些跨品牌经销商资金链开始断裂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众义达陷“潜规则”太深
众义达商贸集团发出的声明中也写道:众义达所面临的问题,是当前中国汽车流通领域特别是汽车4S店的“通病”。仅北京地区几百家汽车4S店中,与众义达面临同样危机的还大有人在。有业内人士认为,众义达此次危机爆发的最大原因就是,为了能够快速扩张,众义达商贸集团动用“潜规则”太深。据悉,众义达商贸集团此次危机爆发牵扯到几家担保公司和五六家银行,而众义达商贸集团仅仅欠一汽财务一个金融公司的钱数就达到了3000万元。
据一位接近众义达商贸集团的人士透露,为了补账上的“漏洞”,众义达商贸集团在去年年底及今年年初开始向朋友或者其他机构借钱。今年年初众义达商贸集团曾向另一家大的4S店集团借款500万元,为了还款,众义达商贸集团动用了现金、车辆加配件的方式,但到记者截稿时止,众义达商贸集团还没有完全还上这500万元借款。
据透露,众义达商贸集团曾经寄希望于一汽-大众厂家发给它下一批车,但是一汽-大众厂家看到众义达商贸集团的问题后,停止了向众义达商贸集团的出车和其他一些支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师认为,“车辆合格证质押信贷”经营模式下的金融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汽车经销商在车款回笼后是否“赎回”合格证,有充分的选择权,这就为不法经销商挪用购车款,甚至进行欺诈行为提供了极大便利。“此次众义达事件的爆发就是‘车辆合格证质押信贷’消极因素集中体现的结果。”该律师告诉记者。
商报记者钱瑜
“先到的开车后到的倒霉”
汽车经销商遵循负债经营的“潜规则”,一旦车市低迷,资金回笼过慢,甚至是政策面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危机。这中间最要命的环节要算银行停止授信了。
在这一点上,银行内部人士不以为然,因为这只是银行一种最基本的自我保护形式。
“汽车经销商用30%的资金抵押贷走100%的银行资金,本来就把风险放大了,一旦有风险,经销商可以宣布破产,银行却要把这笔损失计入不良贷款,现在央行和银监会对银行每个月的不良贷款率都要监控,如果我们不提前终止授信,出了问题要吃不消的。”谈到这个问题时,银行相关业内人士这样表示。
从现状上看,银行似乎从把钱贷给第一个汽车经销商那天开始,就已想好了如果经销商不还贷自己该怎么办的问题。“我们有专门的货管员,只要我们把钱贷给经销商,经销商到汽车生产商那里买到货,我们的货管员就直接从厂商那里把新车的钥匙、汽车合格证拿到银行来,我们管这个叫货物质押。之后经销商每卖一辆车,就要还给银行相应的贷款,银行才会把车钥匙和合格证交给买车人。为了防止汽车经销商私自转移库存车辆,银行货管员定期要到4S店‘盘库’,按照厂家提供的钥匙和合格证一一与库存车辆进行比对。当然也遇到过厂家提供的钥匙或合格证是假冒的,其性质恶劣,属于厂家和经销商合伙骗贷。”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汽车部负责人这样表示。
但再聪明的想法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比如此次众义达资金链突然断裂,就很令贷款给它的银行意外。
“这时候就很检验金融机构的‘嗅觉’了。如果很早知道这个消息,猜到经销商可能快还不了贷款了,金融机构就可以提前出动,把库存车先开回来。如果去晚了,别人都开走了,金融机构就只能认倒霉计提坏账了。对于经办这笔贷款的人来说,一笔坏账产生,他一年等于白干。”相关人士这样表示。
在众义达事件上,金融机构也的确出现了“嗅觉”PK。众义达一汽-大众店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汽车市场不景气,加上金融公司收紧银根,已经不给众义达贷款。而为了抵债,店里上百辆库存车被“债主”开走。“场面十分壮观,一夜之间,停车场里的库存车就全部被开走了。”
“我们去晚了,已经没有车了。”对于上面“债主”的壮举,某贷款给众义达的股份制有限公司人士这样表示。据他称,按照正常程序,一家汽车经销商即将破产,它车库里的车将按照贷款金额的大小,分配给银行,由银行进行处置。“一般来说,一辆车贷款买的时候可能值10万元,但到银行处置的时候,因为折旧、通胀等因素,也许只值七八万元,但总比没有强。”该人士这样表示。“去晚了,就只能计提坏账了。”另一位知情人士这样表示。
商报记者崔吕萍
厂商、经销商洗牌要银行买单?
“从银行的层面上看,每年在汽车贷款这一项上,批售车贷(即经销商贷款)和个人贷款产生的不良贷款率各占千分之五,最高每项超过1%,对银行来说,这个窟窿还不算大。”在谈到不良汽车贷款对银行业绩的危害时,某银行人士这样表示。而这位人士所在的银行,目前在全国车贷领域中份额较大,据其介绍,“在北京,每四个人贷款买车,其中就有一个人是在我们银行贷的款,在上海,每两个车贷客户里,就有一个是我们银行的客户”。
对于如此大的车贷业务,该人士认为每贷出去十几亿元贷款,出现上百万元坏账,这个比例不算高。但对于目前京沪两地4S店的实际情况,该人士表示并不乐观。
“汽车厂商和经销商都很可能面临大洗牌。”该人士这样说的理由是,从去年开始,已经有很多在银行贷款的4S店转型做了别的领域,更多的4S店将以往的跨品牌销售改成单一品牌销售。
对于这样的洗牌,很多身处其中的人并不愿意承认。在本报率先报道众义达资金链紧张的情况后,北京众义达商贸集团董事长何连义终于表态,“我们不是破产,而是在进行资产重组”。
“破产也好,重组也好,银行和金融公司作为已经将贷款贷出的一方,存在着隐性风险。或者说,如果监管不力,最后很可能要为汽车产业的洗牌而买单。”谈到这一问题时,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这样表示。他同时强调,几乎每一个产品在洗牌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损伤银行的利益。从这个角度看,在一开始合作时,银行和金融公司就应选择一些更有实力的经销商贷款,不应因为一些所谓的关系,甚至是些不算理由的理由而轻易将贷款发给没有归还能力的经销商。
商报记者崔吕萍
“受伤”银行亡羊补牢
经历了2003年那一波“车贷”狂潮后,许多银行都已经学乖了,如今在每年10亿元规模的北京车贷市场上已很少看到银行的身影。
“那段时间,许多银行蜂拥争抢这块业务。汽车经销商集销售与担保功能于一体,即使有保证金放在银行里,还是抵挡不了客户大规模的违约行为。银行因此‘受伤’很深,坏账飙升。”曾经奋战在“车贷”一线的中信银行个人理财经理刘磊回忆道。
而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个人金融部主管张卓认为,目前,随着这几年我国金融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央行征信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担保公司功能的有效发挥,以及银行自身放贷谨慎度的提高和审批流程的改进,银行方面已经可以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了。
据张卓介绍,中行目前的车贷发放客户都是原有的存量优质客户,一般车贷的抵押品是房屋,且中行对所有的车贷客户都采用“面签制度”,对把握不好的客户还会采用进一步的“家访制度”,严防坏账风险。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目前北京地区仍然坚守“车贷”这块阵地的银行已经不多了,如北京银行、招商银行等都是通过第三方担保公司来做这一业务。而许多大型汽车生产商也开设了自己旗下的汽车金融公司,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细分市场融资服务,银行的这块业务则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商报记者黄竞仪
商报观察
众义达最先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昨日的最新消息称,众义达商贸集团旗下包括两家上汽荣威、一家上汽名爵和一家一汽轿车4S店在内的4家店已经率先完成了重组,整车销售业务也很快可以恢复。牵头重组的是两家实力很强的机构,重组方案得到了金融监管部门和各级金融机构的支持,其余4家大众系4S店的重组工作也将在近期完成。
不管众义达商贸集团在近期内是否能够完成所有4S店的重组,目前的情况是,众义达被金融公司停贷,停贷的原因是众义达动用“潜规则”太深。众义达会是惟一一家出现此类问题的经销商吗?我看不是,既然是“潜规则”,就难保只有众义达一家在用。在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态势良好时,大家把“潜规则”用得很爽。既然“潜规则”可以屡试不爽,就难保不会有利欲熏心者借此不停扩展品牌,向新的厂家要支持,向新的银行贷款。车市好的时候,因为资金周转快,大家有时间拆东墙补西墙。当汽车市场突然下滑时,4S店的库存车开始增加,资金周转开始变慢,经销商连“拆东墙”的时间都没有,怎么去“补西墙”?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汽车销量达938万辆,预期的当年销量1000万辆目标落空,并出现了罕见的6.7%的个位数增长率。
昨日众义达商贸集团发出的声明也承认:“2007年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又赶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国内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对汽车经销商融资放贷的审核比以往更严格,特别是对民营企业。”
于是众义达商贸集团的问题就开始显现了,那第二个、第三个“众义达”会继续出现吗?我看会,而且时间不会很长。
据相关人士透露,还有一家大的跨品牌汽车经销商目前状况也不是很好,该跨品牌汽车经销商目前欠债9个亿。与众义达商贸集团的不同之处是:该集团更大,旗下品牌更多。
而从这家大集团最近的做法可以看出些端倪,前段时间,该集团旗下的一汽-大众店与另一家一汽-大众店共同从一汽-大众买断了一批速腾2.0升车型。出人意料的是,在另一家一汽-大众店以销售底价卖车时,该集团旗下一汽-大众店的销售价却比底价又低了2000-3000元,赔钱卖车。一位接近该集团老总的人士透露,该集团有可能急需现金来补账上的“漏洞”,该集团老总也是位“拆东墙补西墙”的高手。
而早在去年,双龙集团就因资金链出现问题,其旗下的双龙精致和双龙雅致两家东风标致4S店就被厂家暂停供车。到现在,这两家店还靠着从别的东风标致店进车维持生计,彻底沦为二级经销商。因资金周转问题,该集团旗下的双龙欧雅沃尔沃店也遭遇过厂家暂停供车的境况。
套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去年有90%以上的经销商都是不赚钱的,要是熬不过去,到了今年初会死一大批”。就目前的情况看,众义达商贸集团成了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