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特斯拉新车后排屏幕破裂,需要车主自费处理?车主对质量产生疑问特斯拉新车后排屏幕破裂,需要车主自费处理?车主对质量产生疑问在汽车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特斯拉作为行业的先锋者,一直备受瞩目。然而,近期发生的一起特斯拉后排屏幕破裂事件,却将这家电动汽车巨头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车主肖先生表示,2024年11月22日在嘉兴南湖特斯拉中心购买一辆特斯拉Model3。这本该是一段愉悦的汽车拥有之旅的开端,但刚提车没有多久后排屏幕却出现破裂。这时车辆仅仅行驶了600公里,且无任何磕碰、撞击的正常使用情况下,后排屏幕竟离奇碎裂。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肖先生大为困惑,他怎么也想不通,在日常使用环境中,没有遭受外力冲击,屏幕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破损。当车主肖先生满怀期待地将车辆送至特斯拉售后寻求解决方案时,得到的答复却令他心寒。特斯拉售后判定该情况是属于外力导致,不属于保修范畴,要求肖先生自费更换屏幕,更换的报价高达4700元。这样的结果让肖先生难以接受,他不禁质疑特斯拉屏幕的质量。对此问题汽车投诉网的工作人员专门联系了车主所在的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知我们他们很理解车主的心情,但是从受力点来看,确实是出现磕碰才导致的。对于车主说的与手机相比,他们也没有办法。所以车主肖先生的问题可能存在磕碰,但是车主认为就这小小的磕碰就劈裂了,那质量也有点太堪忧了,在他看来,日常使用的手机即便偶尔经历摔碰,也不至于轻易碎裂,而汽车作为更为精密且在相对平稳环境中使用的交通工具,其屏幕却如此“脆弱”,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特斯拉在屏幕工艺上是否存在缺陷。首先从车主肖先生角度出发,他的诉求合情合理,花费不菲购买了特斯拉的产品,理应得到相应的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车辆刚购入还没有多久的情况下,后排屏幕就出现破裂,而且特斯拉单方面还拒绝保修,无疑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削弱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消费者购买汽车,不仅仅是购买一个交通工具,更是购买一种安心和保障,而此次事件中,特斯拉的表现让肖先生的这种期待落空。对于特斯拉来说,作为一家以高科技和创新著称的汽车制造商,产品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一块小小的后排屏幕,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引发对整个车辆质量体系的质疑。特斯拉在追求技术创新和快速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在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消费者的口碑和满意度至关重要。特斯拉若不能妥善处理此次后排屏幕破裂事件,可能会引发更多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担忧,进而影响品牌形象和市场销量。特斯拉应当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对肖先生的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确定屏幕破裂的真正原因。如果确实是产品质量问题,应免费为肖先生更换屏幕,并向其致以诚挚的歉意,同时对同类问题进行排查和整改,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汽车投诉网:此次特斯拉后排屏幕破裂事件不仅仅是特斯拉个案,它反映出了汽车企业在产品质量管控和售后服务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只有当企业真正重视消费者的权益,将质量和服务放在首位,才能在市场的浪潮中稳健前行,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赖和支持。而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也应更加关注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售后保障,在遇到类似问题时,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024-12-201.8万小陆
零跑C01行驶中控和仪表黑屏,是智能座舱主机故障,却要自费维修?零跑C01行驶中控和仪表黑屏,是智能座舱主机故障,却要自费维修?新能源汽车以其环保、高效等优势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新能源车随着保有量的提升,许多问题也都暴露出来了,当然出现问题不可怕,但是需要一颗解决问题的决心,那对于车企来说也是一段佳话。然而,就是有这样的车企,出现问题了还不想着解决问题的,那就会让车主寒心。位于广东深圳的车主唐先生购买零跑C01纯电汽车的遭遇,却会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对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打上一个问号。2024年10月30日,车主唐先生满心欢喜地购入一辆零跑C01纯电汽车,本以为开启了便捷舒适的出行新方式,却没想到仅仅一个多月后的12月9日,车辆在行驶中突然遭遇中控屏和仪表盘全部黑屏的严重问题。这突如其来的故障让车主唐先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在现代汽车高度依赖电子系统的情况下,中控屏和仪表盘黑屏意味着驾驶员无法获取车辆的关键信息,如车速、电量、导航指引等,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随时可能引发交通事故。随后,车主唐先生立即前往零跑汽车惠州惠南4S中心总店进行检测。4S店检测出是智能座舱主机故障(位于扶手箱下方),本应是查找问题根源、解决故障的开端。但4S店先是声称车辆不存在质量问题,将故障排除在质保范围之外,给出的维修方案竟然是让车主唐先生走商业保险或自费维修,且维修费用高达约13000元。这样的处理结果实在难以让人接受,而且这是作为一台新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出现如此严重的故障,4S店却轻易地将责任推给消费者,实在有失公平。车主唐先生自然拒绝了这一不合理的方案,并通过400进行投诉。在投诉之后,4S店虽有所“让步”,提出让车主唐先生承担5000多元维修费用,其余部分由厂家承担。但车主唐先生坚持认为自己不应承担任何费用,况且目前车辆尚在保修内,这并非他的责任。在此期间,4S店售后经理甚至在电话中威胁车主唐先生,如果再次400投诉,将不再受理其车辆的任何问题。这种态度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对此汽车投诉网专门联系了车主所在4S店,4S店给出的回复依然是不属于质保期内,况且厂家也给出了相应的补偿,愿意承担一部分了,但是车主还是不是同意,所以才会说沟通不下来。而厂家400客服则表示属不属于质保范围需要有4S店定夺,他们无法判断是不是属于质保期,后续也会向上反馈问题。截至目前,4S店和厂商均未与车主唐先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反馈和沟通,车主唐先生的车辆仍处于故障未解决的状态。汽车投诉网:值得一说的是,消费者购买汽车,不仅仅是购买一个产品,更是购买一种服务和保障。当车辆出现质量问题时,厂家和4S店有责任和义务积极解决,而不是逃避责任、让消费者独自承担损失。希望零跑汽车能够正视车主唐先生的问题,尽快给出一个合理、满意的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售后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2024-12-201.6万小陆
轮胎只能使用两个月?跑偏吃胎只能做“四轮定位”?轮胎只能使用两个月?跑偏吃胎只能做“四轮定位”?要知道吃胎现象堪称轮胎的“慢性杀手”,长期跑偏吃胎会引发连锁反应,无论是轮胎还是车辆悬架等车辆零部件的寿命都会大打折扣。虽然如此,但是还有车企对于车辆的吃胎问题默不作声。汽车投诉网就收到一宗这样的投诉,让车主对于东风风行的售后维修技术产生大大的疑问。据车主王先生表示,2023年2月28日,对于王先生购入东风风行菱智2023款M5L1.6L基本型5座车。本来是承载着他对未来出行与事业助力的诸多期望。谁也未曾料到,仅仅行驶了43000公里,还处于保修期内的爱车,竟陷入了棘手的“跑偏吃胎”困境。起初,车主王先生只是察觉到车辆行驶时微微的异样,方向盘似乎总有着自己的倔强,难以维持直线轨迹。随着里程增加,轮胎磨损愈发触目惊心,原车胎不堪重负先行“下岗”。满心期待换上两条新轮胎能扭转局面,可现实却如冷水泼头,仅仅两个月,新胎的胎肩花纹便几近磨光。而东风风行4S对于车主王先生的吃胎问题也只是做一个四轮定位,就了然结束,而车主已经做了多次四轮定位了,4S店对于车辆的其他零部件却全然不顾。要知道车辆跑偏吃胎危害极大。行驶时,它会让方向盘莫名较劲,产生侧向拉力,高速上偏移力成倍放大,极易使车辆跨车道,引发刮擦、追尾甚至车毁人亡。制动时,因轮胎抓地力失衡,车辆无法直线停稳,常甩尾、侧滑,湿滑路面更甚,车尾失控横扫,令后车避让不及,难以避险。而就算这样,车主王先生所在的4S店,也依然执意要做四轮定位,之后才会考虑其他的因素,而车主明确知道四轮定位没有任何作用,现如今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依旧只能前往4S店继续检测,不然就会被4S店扣上不配合的帽子。厂家400客服热线对于车主王先生的问题,也只能由4S店制定维修计划,对于无法解决,只能向上反馈。吃胎现象堪称轮胎的“慢性杀手”。轮胎本是车辆与地面唯一的接触部件,肩负着承重、驱动、转向、缓冲等多重关键使命。吃胎发生时,意味着轮胎的磨损不再均匀,局部受力剧增。胎肩花纹快速消逝,让轮胎排水、防滑性能大打折扣,雨天积水路面,轮胎极易失去抓地力,车辆如同水上滑板,肆意漂移。同时,随着轮胎结构不断被不均匀磨损破坏,爆胎风险如影随形。高速行驶中爆胎,车身瞬间失去平衡,强大的冲击力足以让车辆翻滚、解体,驾乘人员生命危在旦夕。长期跑偏吃胎会引发连锁反应。悬挂系统首当其冲,为了持续抗衡跑偏拉力,减震弹簧、避震器等部件长期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疲劳损伤加剧,减震效果锐减,车辆行驶舒适性荡然无存,颠簸感如同行驶在搓板路。更糟糕的是,底盘其他连接件也会因受力不均而松动、变形,半轴、球笼等关键传动部件磨损加快,进一步影响车辆动力传输稳定性,行驶中顿挫、异响纷至沓来,原本精密协作的机械系统陷入混乱无序,车辆寿命大幅折损。站在王先生立场,他的诉求清晰而正当。彻底解决跑偏吃胎问题,对车辆恢复正常使用功能的迫切渴望,他想要的不过是一辆能稳稳行驶在道路上,伴他奔赴生活各处的可靠座驾,而非时刻揪心、隐患丛生的“问题车”。汽车投诉网:东风风行作为车企,此刻正站在信誉与责任的十字路口。产品出现质量瑕疵虽难以完全杜绝,但后续应对态度与解决能力才是关键。面对王先生这般遭遇,不应再局限于治标不治本的四轮定位“敷衍”,需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深入排查,是悬挂部件的设计缺陷、生产工艺瑕疵,亦或是装配环节疏漏?精准定位病因,从根源整改,给出一劳永逸的修复方案,并主动承担车主因故障产生的一切合理损失,重拾市场信任。2024-12-131.6万小陆
作为豪华品牌,居然还有车门无法打开的情况?并且售后还不作为?作为豪华品牌,居然还有车门无法打开的情况?并且售后还不作为?在当今时代,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车门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远不止于简单的开合功能。车门就像汽车的“安全卫士”,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关键环节,在紧急情况下,车门能否正常开启或关闭,直接关系到驾乘人员能否迅速逃生或得到救援。但就是这么重要的一个零部件,却能在保时捷这个豪华品牌中出现故障。在汽车投诉网中,位于天津的车主于女士在2021年2月1日买了一辆保时捷Taycan,本以为这是开启了高品质的出行模式,然而,从2024年开车,车辆却状况百出,连最重要的车门,也出现偶发性打不开的问题,就连车窗也随之“罢工”。而这种偶发性故障如同隐匿在暗处的“定时炸弹”,甚至都不知道,何时就会发作,给车主于女士的日常用车带来极大困扰,严重影响出行效率,更让她时刻担忧自身及乘客的安全。而就当车主于女士满怀希望地来到西青保时捷4S店寻求解决方案时,却遭遇重重阻碍。首先4S店先是要求她必须在故障发生时将车开来检修,这对于偶发性故障而言,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好不容易在故障出现时赶到4S店,却被以车辆已过保为由拒绝保修,若要进一步检查,还需先支付900元检查费。此外,4S店还以车主没有维修记录为由,对车辆在保内可能出现的故障视而不见。对于车辆问题,车主于女士则表示,只需要4S店将车辆问题维修完毕即可。对此,汽车投诉网的工作人员联系了车主所在的4S点了解情况,4S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车辆目前确实是已经过保了,对于检测先收费只不过是沟通的时候存在误会的地方,后续会联系车主再次到店进行检测。而厂家客服热线则表示,以如实记录,会向上反馈。然而这种事情,并非个例,它反映出当前汽车售后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许多4S店过度依赖维修记录以及保质期来判定保修责任,却忽视了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情况和车辆故障的复杂性。这背后,既有部分车企为降低售后成本而采取的不合理措施,也有售后与销售脱节,未将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的经营理念问题。我们还是希望,保时捷品牌方应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回应车主于女士的诉求,督促西青4S店重新审视车辆问题,摒弃不合理的收费和推诿行为。同时,建立更加科学、人性化的故障鉴定机制,重视偶发性故障的检测与处理,加强售后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素养。汽车投诉网:对于,车主于女士的维权之路,不仅关乎她个人的权益,也为广大车主敲响了警钟。车门虽小,却关乎安全与舒适;售后虽繁,却体现品牌的诚信与担当。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汽车售后不再成为消费者的“痛点”。2024-12-061.5万小陆
小米汽车未提车出现磕碰,划痕,服务中心居然说明5%瑕疵可以接受小米汽车未提车出现磕碰,划痕,服务中心居然说明5%瑕疵可以接受小米SU7作为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一大热门车型,车主体量的不断增加,所暴露的问题也接踵而至。近日,汽车投诉网收到一则关于小米汽车SU7的投诉,这样一则投诉反映出了小米汽车的质量把控和售后服务问题都有待提升。根据车主车主陈先生表示,2024年11月5日在小米汽车深圳市宝安区喜提2024款800km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Max版SU7。这本该是一次愉快的购车体验,然而,当车主陈先生在提车当天进行验车时,却发现了一系列令人难以接受的问题。新车的前保险杠竟然存在拆卸痕迹,后备箱接缝处更是漏出了底漆,这对于一辆崭新的汽车来说,无疑是严重的外观瑕疵。更糟糕的是,一台崭新的新车居然全车还遍布多处划痕,这让车主陈先生对车辆的质量产生了极大的怀疑。面对这样的情况,小米汽车的交付中心人员给出的回应,更是让车主陈先生心寒。他们声称其他车允许有5%的瑕疵,并且试图用点漆笔来遮盖受损处,这种敷衍了事的处理方式显然无法让车主满意。对于花费重金购买新车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所期望的是一辆完美无瑕、品质卓越的汽车,而不是带有明显缺陷且被不当处理的“问题车辆”。车主陈先生果断拒绝了交付中心的这种不合理解决方案,并提出了赔偿、退换车的诉求。对于这样的问题,汽车投诉网工作人员专门联系了车主所在的小米汽车深圳市宝安区机场综合楼交付中心了解情况,但是对于车辆问题目前是不方便告知,需要了解情况需要联系厂家。当汽车投诉网工作人员则联系厂家工作人员,则表示已记录,会向上反馈。而这一则投诉则直接暴露出小米汽车作为新势力车企,在生产环节可能存在的质量把控漏洞。一辆新车在交付到车主手中之前,理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流程,以确保车辆的外观和各项性能都符合标准。然而,小米SU7出现的保险杠拆卸痕迹、底漆外露以及多处划痕等问题,不禁让人质疑其生产线上的质量检测是否严谨细致。虽然如此,但交付中心的服务态度和处理方式也值得深思。在面对车主的质疑和投诉时,交付中心没有展现出应有的专业和负责态度,反而试图以允许5%的瑕疵,不合理的借口来掩盖问题,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良好的售后服务是构建品牌忠诚度的重要环节,当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交付中心应该积极主动地与消费者沟通,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推诿责任或者采取敷衍的手段。对于小米汽车而言,这起投诉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它需要迅速行动起来,深入调查车辆出现问题的根源,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加强质量检测环节的管理,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同时,也要对交付中心的服务规范进行整顿,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售后服务。并且,这一则投诉,也为其他汽车品牌敲响了警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的口碑和满意度至关重要。汽车企业不仅要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大量精力,更要注重产品质量的把控和售后服务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实现可持续发展。汽车投诉网:小米汽车SU7的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投诉事件提醒我们,绝不能忽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只有将消费者的权益放在首位,不断完善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小米汽车作为今年的后起之秀,在这方面应该做的更加充足,而不是一味的放任,同时也是给小米汽车敲响了一次警钟。2024-11-301.6万1小陆
奔驰(进口)GLS的质量问题,车主买三年修三年?多次投诉无果奔驰(进口)GLS的质量问题,车主买三年修三年?多次投诉无果分享下汽车投诉网一则经典的案例,关于车主的奔驰,买三年修三年,质量问题一直反复,前不久再次看到熟悉的姓氏—况先生,况先生在咱投诉平台上诉,在今年就有8条之多,咱们也在尽力去帮况先生联系厂家,4S店,但至今仍未给出解决方案。据车主描述,在2021年4月在宜春市买的奔驰GLS450越野车,新车从第二个月左右就开始频繁出现严重电脑电路系统质量问题,同一个问题反复维修6次,多次向厂家反映问题解决,在当地打电话诉求调解无效,便法院诉讼。本以为法院诉讼后,宜春答应修好电脑电芯的问题能结束,然而,仅过5个月再次出现严重故障,要更换掉大灯保险杆,这个车我花了140多万,奔驰在三年反复维修拆装车子十几次,把我的车当试验品,严重影响安全行驶和侵害我的权益,买的是质量好的车,公理何在呢?车主也为此对厂家提出了几个问题,而车主诉求也是希望能无条件退换车,并赔偿道歉,车主还说道:修了三年还要客户亏了70多万,你们厂家质量问题凭什么让消费者买单。一台过百万的车质量问题出了又出,维修十几次,你们觉得合理吗?而车主最新的投诉时间在11月21号,也就是说其车辆的质量问题还未得以解决。而以上的问题投诉是在2024年6月2号,也就是说从今年6月至11月,足足5个多月,车主的车还是买三年修三年的质量问题。而最新的投诉描述,车主表示:你们几家4S店在三年多维修多次修不好,为何总部不派人来查,国家法规同一质量问题维修4次或同一严重故障维修二次就能达到退换车要求,4S店在二年内维修同一质量达6次为什么不处理而推卸责任。为了更详细的了解车主的情况,咱们联系到车主,而车主所说的也如投诉描述的一致,还是因为该车的电芯质量问题反复,从而引发其他问题,就比如图片上显示的,智能照明系统停止运作,自适应远光灯辅助系统暂时不可用等。其实在沟通过程中,车主也还是挺理性的,满足诉求就可以,哪怕亏点也能接受,想要人性化的处理,而且车主所说过的话也会承担法律责任。随后,咱们也在致电了当地的4S店,接电话的是售前,将车主的情况反映给售前工作人员,得到的回答是:这边暂时不是很清楚情况,您留个电话,让咱们的售后回电给您。截止目前仍未收到回电,不知道售后是太忙了,还是售前忘了,你们觉得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随后,也联系到厂家的客服电话,厂家客服表示,是查到况先生的投诉内容,但具体情况了解不到。咱们也将况先生的诉求再次反映,为什么修那么久还是一个修复的状态?厂家客服表示,咱们是了解不到的,需要进行沟通反馈,做好登记。是否联系过况先生?厂家客服表示,我们是沟通反馈的,具体情况是了解不到。至于况先生的车辆质量问题仍未解决,厂家客服,售前售后,4S店给到的回复也基本一致,所以目前车辆的质量反复出现问题,到底出现在哪?也未能给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也不知需要多久才能等到他们的结果呢?2024-11-291.6万陈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