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比亚迪的营销,最近不少网友都调侃它是“典型的理工男”——在仰望汽车等新品发布会上,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反而满是F=ma物理公式、车身稳定性控制原理图,甚至被吐槽“把内部组会PPT直接搬上了台”,这种独特的营销风格,也引发了关于“专业度”和“传播效果”的讨论。
从发布会内容来看,比亚迪的“理工”属性确实拉满。讲解新能源汽车的识别精度和响应速度时,直接抛出“电机旋变识别精度比传统轮速高300多倍”“电机毫秒级响应比机械发动机快100倍”的硬核数据,还特意用F=ma这个中学物理公式辅助说明;介绍“易四方”车身稳定性控制技术时,更是直接放出控制原理图,细致到分析车轮扭矩变化逻辑,试图从技术原理层面让用户理解产品优势。这种做法,在车企发布会里显得格外“实在”,完全没有回避技术细节。
但网友的评价却呈现两极分化。支持的人觉得,这种营销足够专业,能让真正关注技术的消费者看到比亚迪的硬实力,“不搞虚头巴脑的噱头,把技术原理讲清楚,反而更让人信服”;但质疑的声音也不少,有人引用霍金的话“书中每出现一个公式,就会吓跑一半的读者”,认为发布会满是公式和复杂原理图,普通用户根本看不懂,“高中竞赛都不会讲这么深的控制论内容,更别说给普通消费者看了”。还有人吐槽PPT设计粗糙,“作图丑就算了,还拿‘理工男’当遮羞布,表达能力也是产品力的一部分”,甚至调侃“给比亚迪一个雷军(擅长大众沟通),说不定能超越特斯拉”。
更有意思的是,网友还延伸出对品牌细节的建议,比如有人觉得比亚迪旗下腾势、仰望、方程豹等子品牌,需要重新设计品牌名和logo,“技术够硬,但审美和传播方式得跟上”;也有人提到,哪怕是讲解F=ma这样相对基础的公式,仍有不少人陌生,更别说复杂的ESP控制逻辑,“想传递技术实力没问题,但得找对普通人能接受的方式,不然就是自说自话”。
其实,比亚迪的“理工男式营销”,本质上是其技术导向的体现——作为靠三电技术起家的车企,它习惯用数据和原理说话。但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如何平衡“专业深度”和“大众理解度”,或许是比亚迪接下来需要优化的方向:毕竟好的技术,不仅要做得好,更要让消费者看得懂、愿意听,这样才能真正打动更多人。
要不要我针对“车企如何做好技术传播”这个话题,整理一些具体的建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