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B

Brendan

作品:605

焕新破局 看飞凡汽车如何造就不凡焕新破局 看飞凡汽车如何造就不凡当前,汽车行业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以电动智能为特征的发展新动能,正在构筑起新一轮的产业竞争新赛道。而中国品牌在这场浪潮当中,则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不仅持续追赶,更是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坚。站在新旧时代交替的历史节点上,飞凡汽车志向未来,顺势而生。作为“攻坚”中的一员,飞凡汽车显然也担负起了上汽集团“品牌向上、越级而立”的重任,加速抢占中高端智能电动车赛道。焕发新生攻坚利器今年10月份,上汽集团宣布将原有的R品牌正式更名为飞凡汽车,并开启独立运营。飞凡汽车独立后,首先,有利于品牌认知。其全新形象和品牌标识,可以令新品牌在不同层次的受众中树立起不同形象。第二,也便于管理。独立后的品牌拥有自己的团队和决策,使其能够集中优势资源,获得更快的反应速度和管理方式,利于提高效率。这也是为何在本届广州车展上,我们能够看到大量“新面孔”的原因,诸如长城的沙龙、长安的阿维塔和上汽的智已等。此前,在R品牌成立后未更名前,仅用一年时间便推出了ER6、MARVELR和代号为ES33的首款旗舰车型(2021广州车展上正式定名为飞凡R7),快速完成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布局。而本届广州车展也是R品牌更名后迎来的首次亮相。展台上,品牌下全新旗舰车型“智慧新物种”飞凡R7更成为全场焦点。据数据显示,今年1-9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从5.8%提升至13.7%。换句话说,新能源汽车在今年迎来了爆发。同样,随着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主体,其对智能科技与个性化需求也日益增加,智能电动车市场因此有了更好的前景。所以,飞凡R7可以说是生当逢时。破局而立成就非凡飞凡汽车将自身定位为一家“用户导向的数据驱动型汽车科技公司”,致力于打造“中高端纯电智能移动空间”,以科技兑现未来绿色、智能出行愿景,创造自定义的全新出行体验。为此,飞凡汽车将以“数据驱动,构建新生态;硬核科技,持续迭代化;用户导向,产品自定义;直连用户,体验新出行”等作为四大核心驱动力,加速实现这一目标。飞凡R7作为承载飞凡汽车创变破局使命的首款旗舰车型,其中“R”代表英文名Rising,孕育持续向上的力量;而数字“7”则寓意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仔细想想,其他品牌也似乎都钟情于数字“7”,例如小鹏P7、蔚来ET7、智己L7、威马M7等等。众所周知,上汽是最早开发数字座舱概念、最早深耕云端技术的车企之一。理所应当,飞凡R7在有了上汽零束“银河全栈解决方案”的赋能下,其在智能座舱方面将实现“云端、手机端、车端、智能硬件端”的全域融合,成为链接万物、持续进化的“智慧新物种”,为用户带来更加前沿的科技享受。再者,从产品层面来讲,飞凡R7搭载了全栈自研的高阶智驾方案PP-CEM™,其融合了激光雷达、4D成像雷达、5G-V2X、高精地图、视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维度感知体系,由此确保实现更高级、更安全的自动驾驶能力。同样,关于对未来智能科技出行的理解和践行,此前飞凡汽车已经为我们带来了首款智能电动SUV飞凡MARVELR。其不仅落地了智能座舱概念,有着行业首创的声控智驾、车家互联等体验。同时,作为一款面向未来的智能汽车,飞凡MARVELR在智能驾驶方面搭载了上汽自主研发的RPilot智能驾驶系统,具备ICA集成式高速智能巡航和TJA交通拥堵辅助等功能,还配备MR混合虚拟实景智能辅助系统、AR实景驾驶辅助系统等前瞻智能科技,让用户充分享受到智能纯电车带来的乐趣。完善体系助推高质发展好产品离不开完善的服务体系。对此,飞凡汽车采用了“三维一体”的用户服务体系,如今已开业80家RSTORE体验中心、5家RDELIVERYCENTER交付中心以及35家RSTATION服务中心,在网络布局方面已逐步完善,且仍不断扩大。甚至,飞凡汽车目前已建成100座品牌超级充电站,同时接入了全国主流的充电服务商,目前已有超过40万根公共充电桩。写在最后:在电动化时代下,诸如飞凡汽车等自主品牌都迈出了“向上”的关键一步。同样智能汽车市场的加速渗透,也为其“冲高”提供了新机遇。据显示,我国智能汽车市场占有率已突破20%,且正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无论是从技术背书、管理层、管理团队,还是从服务体系、服务站点和充电桩等基础建设,都可见飞凡汽车有着足够的积累与底蕴。相信,焕新后的飞凡汽车,也将借此开启非凡之路,未来可期。2021-11-305.3万
江铃域虎5更新系统却意外“解锁”机油增多 车主:刹车发抖没解决 又多一项“新技能” 江铃域虎5更新系统却意外“解锁”机油增多 车主:刹车发抖没解决 又多一项“新技能” 如果说乘用车销量的上涨代表了中国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提高,那么商用车的销量,则是代表了中国小微企业、私营个体的发展状况。皮卡作为商用车中的重要代表,属于生产资料车型,为生产经营者带来了发家致富的机遇。可见,其地位不一般。而当这样一款“发家宝物”无法正常发挥其作用,甚至会带来安全隐患时,它便成为了实现小康生活的“绊脚石”,山东姜先生正是遇上了这种糟心事。具体来看,根据车主向编者所说,其于2019年12月10日购买的江铃域虎5,在行驶了一万公里左右,就出现了刹车发抖的现象,该故障问题经反映维修后,却始终未能治本。除此之外,在进行第二次常规保养时,服务站告知车主需给车辆刷新系统,不同意的话日后无法享受正常的三包政策。基于此,车主也同意进行系统的更新。正常来讲,刷新系统意味着能够修复此前车辆可能存在的暗病或者不适体验。而更新之后,用车体验不仅没有提升,反而还出了机油增多的状况。刹车发抖故障未解决,机油增多随之而来,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车主为解决这两个故障问题,一直往返服务站与售后人员沟通之间,耗时费力外,也大大影响了其正常工作生活。对于刹车发抖,售后在更换了相关零配件后并无好转,甚至只能无奈让车主在用车过程中开慢点。而机油增多问题,更多的处理方式则是“再跑跑、再跑跑”。为此,车主也向江铃汽车客服与当地12315反映过。或许基于有关部门的压力,服务站也曾与车主沟通,希望车主能够先撤销相关投诉,双方私下就问题再沟通,但车主并未同意。同时,在与江铃汽车客服反映后,则是陷入了服务站与厂家相互之间的“扯皮”中。无奈之下,车主才选择另辟蹊径再次发起投诉。经过与车主一番沟通之后,由于暂且无法联系上服务站相关人员,无法获取进一步情况。但随后编者也与江铃汽车方面进行了沟通,编者向对方大致简述了车主事宜后,客服在登记了车主相关信息后,表示会与车主取得联系,并将情况同步给所属服务站。同时,编者也督促其能够尽快把车主问题解决。虽然目前部分城市在政策上对皮卡不太友好,但随着今年各地放宽、解除对皮卡的限行,皮卡的市场表现有了明显上升。据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皮卡市场销量同比增长了15%,表现强于总体乘用车和卡车市场,成为了乘商结合的消费新热点。而江铃汽车作为主流的皮卡车企之一,是除长城汽车外大多数生产经营者的不二之选。这也就意味着江铃汽车皮卡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会不断增加,需求也会不断上涨。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则可能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投诉与维权事件。此前汽车投诉网也有接到过江铃域虎3刹车失灵的投诉,从车主上传的事故现场图片看,可谓是惊心动魄。全民舆车:借此,汽车投诉网也希望江铃汽车方面能够尽快妥善处理姜先生的事件。并且,加强日后在生产过程中对车辆的检测与提升售后服务站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2021-11-305.8万2
小鹏汽车直营店也玩加价?是个人行为还是另有隐情小鹏汽车直营店也玩加价?是个人行为还是另有隐情随着行业发展,经营模式也随之变化。在汽车行业中,新势力所创下的直营,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捧。原因之一便是全国统一的售价,省去了与销售砍价周旋和走访其他店对比的力气。正常来说,很少会碰到在传统4S店所遭遇的“变相加价、加装精品”等销售手段。而来自南京的陈先生,在其购买小鹏P7时,便遭遇了此类事件。具体来看,根据与陈先生沟通得知,其于2021年10月23日与当地小鹏销售中心签订了购车合同,陈先生全款购车,总价279,650元。期间陈先生已支付定金5000元,剩余尾款274,650元。陈先生向编者明确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未见有附加条款,相关销售也未告知会有其他费用产生。待销售中心通知其于11月12日可到店交付车辆时,却被告知需额外再交11,200元方能提车。但在交付之前,陈先生已经再次向相关人员确认过车辆总价与交付时所需付的余款,均与此前合同约定一致。而提车时所遭遇的“临时加价”,更是让其一头雾水。对于临时加价,陈先生表示,销售人员并未有妥善的理由,且随后还告知陈先生先前签订的购车合同无效。更离谱的是,合同内的印章还疑似被刻意去除。幸运的是,陈先生事先早已下载备份好原先的合同。一系列意料之外的状况,不仅令陈先生至今未能顺利提到车,且加价行为也未有人处理并给予说法。对此,陈先生也多次向小鹏汽车客服投诉,但都未有结果。为进一步了解情况,编者在与陈先生沟通之后,也致电给负责陈先生购车事宜的郑姓销售。在表明身份与来意后,该销售婉拒了编者的沟通需求。同样,致电小鹏官方客服,则是线路繁忙,等待两次后均未能接通人工客服。希望在经过汽车投诉网的介入与报道之后,能够推动陈先生的事情进一步发展。通过陈先生这件事,我们也再次思考关于造车新势力所采用的直营模式。当然其优势明显,首先,服务上更完善的体验中心有利于提高品牌形象,可以为消费者直接输出便捷、统一的服务;提供透明的价格体系,最大程度保障消费者的体验和权益。更重要的是,车企对渠道的把控能力也大大增强。但也有一定的弊端,例如全国统一的售价,销售人员无权提供折扣让利,一定程度上,为自己谋更多“收益业绩”也就难以操作。为此,不排除个别人为一己私利,在销售过程中做文章,出现“恶意加价、变相加价”等状况。最终损害到的,还是品牌方。不可否认,直营模式解决了价格不透明的痛点,各直营店之间也不存在竞争关系,消除了消费者对价格的焦虑。而放在传统4S店下,消费者为了拿到“最低价”,只能花大力气到处去比价、砍价。与此同时,在直营模式下,没有了中间的经销商,如果出现产品问题、消费纠纷等,车企需要直面消费者,在沟通渠道的打通和处理效率上,短时间内都会较为棘手。全民舆车:借此,包括其他新势力在内,除了加强在销售交付、客户运维的建设上,更要在招聘上把控销售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其素质,避免做出损害品牌形象、声誉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迅速建立起便利、有效且直接的沟通渠道与监管渠道。2021-11-295.7万2
奔腾“十四五”又一开局之作 B70S重磅亮相 产品布局全面发力奔腾“十四五”又一开局之作 B70S重磅亮相 产品布局全面发力长时间以来,一汽奔腾总是容易给人一种“老干部”的形象,不单因为该品牌拥有着一份厚重的历史感,其更是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排头兵。“老干部”如何与最快实现与时下接轨?改变“形象”便是第一步。早在今年5月份,一汽奔腾就发布了全新品牌战略且采用新LOGO,一个充满年轻朝气的品牌呼之欲出。“新升代”助力奔腾飞腾今年五月份,恰逢一汽奔腾诞生十五周年,也是一汽奔腾“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年。在公布的全新战略中,一汽奔腾提到其中一点,即新奔腾的品牌目标人群为“悦享新升代”。毫无疑问,Z世代的年轻用户将会是新奔腾的重要受众群体。基于此,在第十九届广州车展期间,一汽奔腾亮相了一款全新轿跑SUVB70S。其不单是一汽奔腾全新品牌战略下的首款车型,也是为Z世代年轻用户打造专属座驾。首先一汽奔腾认为,Z世代的年轻人诞生于国家迅速崛起的年代,对于国货有着更高的接受度。他们不盲目跟风、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奔腾B70S成为品牌年轻代表作根据一汽奔腾介绍,B70S中的“S”部分代表着self-confident,也就是自信,是一种对于国货精品的文化自信。B70S基于奔腾无限方程FMA架构打造,该架构融合了一汽集团60年乘用车开发、制造的技术积累和底蕴,能够为未来该架构下的车型提供最新的智能网联、驾驶辅助、健康等新技术。同时也将维持奔腾一贯的优秀品质、安全性和操控性基因。据介绍,奔腾B70S采用了奔腾第三代设计语言“光影哲学”之“性感曲面”,是该设计理念的巅峰之作。也是一款为广大Z世代量身定制、不可错过、超越期待的车圈国潮单品。奔腾B70S在融合了Coupe的流线型时尚外观和操控性的同时,也具备了传统SUV的高通过性和安全性,将“跑车+SUV+轿车”功能集于一身,做到“多维跨界,一车三用”。全面发力攻百万销量自奔腾品牌“焕新”后,这三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奔腾在持续发力。2018年一汽奔腾发布“新奔腾”发展战略,重新构建新奔腾品牌架构。随后第二年,启动奔腾“天马星途战略”,进军车联网。而在产品方面,奔腾三年期间相继推出了奔腾T33、奔腾T77、奔腾T77PRO以及T99等新车型,不断顺应汽车市场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一汽奔腾作为冲击自主品牌高端轿车的先行者,在沉淀十五载后,于去年再次吹响进军轿车市场的号角,带来了第三代“国民家轿”奔腾B70。奔腾B70作为一汽奔腾布局轿车市场的重磅产品,也是直面合资家轿市场的有力武器。本次广州车展期间亮相的奔腾B70S,其在起到填补产品矩阵作用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奔腾精品矩阵的布局,持续强化奔腾品牌市场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奔腾B70S对于提升奔腾品牌年轻化形象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汽奔腾十五周年品牌战略发布会上,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隋忠剑表示,一汽奔腾将在2023年实现品牌战略转型,产销达30万辆。2025年达成60万辆销量,同时挑战100万辆。新能源产品方面,今年也预计将完成SUV、轿车等6款产品布局。全民舆车:基于此,一汽奔腾将从技术、产品、品牌、体系力层面等全面发力,迎接全新的发展历程。站在成立十五周年的新起点和新战略上,我们将看到一汽奔腾更积极的创新和不断求变的态度,为“新升代”带来更完美的产品与体验。2021-11-226.7万3
2021广州车展|逐渐“大众化”?威飒、锐放、锋兰达齐齐上 南北丰田“内卷”2021广州车展|逐渐“大众化”?威飒、锐放、锋兰达齐齐上 南北丰田“内卷”2021年即将进入到尾声,今年的汽车行业,不仅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虽然充满变数,但也暗藏机遇。与此同时,整个行业也遭遇了全新的挑战和压力,面对芯片短缺、停工减产等,都向所有行业人员提出新挑战。广州国际车展作为每年汽车圈内的“收官展”,像是一次年终总结,以及对下一年的预告和期盼。2021年第十九届广州国际车展于11月19日正式开幕,今年车展又将带来什么惊喜?随着编者,我们一起逛展。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近期的月销量榜和企业榜上,日系品牌的表现都不佳,这其中最大的因素还是供应链所导致的。其中丰田多次向外宣布临时停产、减产等,位于日本本土的生产线甚至全面遭停,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不过,好消息传来,在上周五(11月13日)丰田表示,日本国内厂房将自七个月来首次恢复正常生产,将开始在12月弥补此前因供应短缺而造成的产量损失。计划于12月在全球生产约80万辆汽车,高于上年同期的约76万辆,并维持截至明年3月底的本财年在全球生产900万辆汽车的计划。尽管产量减少,终端交付紧张,但这一点都不阻碍丰田在中国市场的产品投放。从今年来看,无论是广汽丰田还是一汽丰田,都推出了自己的新车型,各自加速在新产品上的投放布局,这样的速度显然很不丰田。本以为今年就此截止,没想到广州车展丰田还留了一手。丰田锋兰达从公布的阵容可见,本次广州车展丰田的重心几乎都放在了SUV车型上。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款都不是特供车,在海外均能找到相对应的车型。其中亮相的锋兰达,实际上就是卡罗拉Cross的国产版。众所周知,卡罗拉作为全球车,在海外其实也衍生了多个版本,包括跨界旅行、Cross和常规的三厢版。本次引进锋兰达将由广汽丰田生产制造,不同于海外卡罗拉Cross小型SUV的定位,锋兰达将定位于紧凑型SUV。新车外观设计上整体沿用了卡罗拉Cross的日规版车型,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460/1825/1620mm,轴距为2640mm,整体尺寸介于CH-R和威兰达之间。动力方面新车搭载与CH-R同款的自吸2.0L发动机,最大功率126kW,并匹配CVT变速箱。丰田威飒同样亮相的,还有另一款威飒(VENZA),它则是此前上市凌放(HARRIER)的姊妹车型,区别在于它是来自美规版的HARRIER,而凌放是来自日规版。新车同样采用轿跑的设计,长宽高分别为4780/1855/1660mm,轴距为2690mm,三围和凌放接近,主要在车身长度上比凌放多了45mm,也是由广汽丰田生产。动力方面也将会推出自吸2.0L和2.5L混合动力,都是目前丰田主流使用的动力总成。上文提到的凌放,虽然也出现在车展上,但在一众新人面前,已是老将。该车引进国产的消息由来已久,直到在9月份的天津车展上见到,终于算是尘埃落定。此次被一汽丰田拿来国产的,便是2020年推出的第四代HARRIER。新车定位高于RAV4荣放,在尺寸、空间和配置上都会提高半级甚至一级,同时也补充了现有RAV4荣放和皇冠陆放之间的产品空白。动力方面,先期发布的凌放包括7个版本,其中4个为燃油版,余下3个为混动版,整体动力总成与目前在售的RAV4荣放相同。丰田卡罗拉Cross锐放广汽丰田有锋兰达,一汽丰田自然也会有。不同于锋兰达采用的卡罗拉Cross日规造型,锐放采用的是美规造型,整体风格相似,只是细节处有所调整。新车在车身尺寸上与锋兰达一致,长宽高分别为4460/1825/1620mm,轴距为2640mm,定位小型SUV。包括动力层面,也无明显差异。新车搭载代号为M20E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26千瓦。传动系统方面,新车将匹配CVT变速箱。全民舆车:从本次丰田在SUV产品矩阵的布局上可见,这种趋势颇有前两年大众一样的手法,在同一级别利用平台化开发的优势投放多款车型,让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都能找到合适的选择。甚至,丰田这次的做法比大众还要更为细分。虽然“双车战略、一车两卖”国人早已司空见惯,但两边丰田都有着明确且清晰的产品定位和性格。随着SUV家族矩阵的不断壮大,丰田在市占率方面也会更有优势。在看似相同的产品里,这也并非是简单的“多生孩子好打架”策略,反倒是有着精巧差异化设计的市场布局。2021-11-196万4
2021广州车展|传统车企终于认真造电动车 宝马iX亮眼2021广州车展|传统车企终于认真造电动车 宝马iX亮眼2021年即将进入到尾声,今年的汽车行业,不仅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虽然充满变数,但也暗藏机遇。与此同时,整个行业也遭遇了全新的挑战和压力,面对芯片短缺、停工减产等,都向所有行业人员提出新挑战。广州国际车展作为每年汽车圈内的“收官展”,更像是一次年终总结,以及对下一年的预告和期盼。2021年第十九届广州国际车展于11月19日正式开幕,今年车展又将带来什么惊喜?随着编者,我们一起逛展。最近几年,新能源的浪潮袭来速度之快,多数人在这一层面的接受更像是被“推”着走。相比起自主品牌在电动化方面的布局,传统车企在该方面的变化更加引人关注。传统车企在经历了两次电动化试水,如建立合资电动品牌、成熟车型电动化(油改电)等之后,终于引来了专用的电动平台,可谓真认真造电动车了。在一众传统车企巨头里,大众在电动化方面绝对称得上是飞速。基于MEB平台诞生的ID系列车型,如今销量也是节节攀高。大众汽车集团迪斯也在微博上表示ID.家族在中国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在刚过去的十月份,ID.车型单月销量接近13,000台,超过了蔚来、小鹏汽车和理想在内的国内竞争对手。大众汽车品牌位列新能源汽车十月份销量第三名,仅次于比亚迪、特斯拉。大众ID.5在今年推出五款ID车型之后,新的ID成员也正式登场广州车展。与前几款产品不同的是,ID.5定位于纯电动紧凑型轿跑SUV,本次发布的包括了ID.5及ID.5GTX。造型方面ID.5同样延续了大众ID.家族化设计语言,前脸造型与ID.4有着很高的一致性,只是在细节部分稍作调整。ID.5采用了当下流行的溜背式设计风格,造型相比ID.4看上去要更为动感,尾部还配备了固定式小型扰流板,配合贯穿式尾灯,进一步提升了ID.5的车尾辨识度。相比ID.5,ID.5GTX在造型上更显激进,包括雾灯区域增加了LED光源,翼子板处还设有GTX专属标识。除此之外,后包围的造型也与ID.5有所区别,配色双色车身设计,看上去运动气息十足。动力部分ID.5与ID.4共享动力总成,包括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版车型以供消费者选择。其中单电机后驱车型ID.5Pro及ID.5ProPerformance最大功率分别为128kW及150kW,双电机四驱版车型ID.5GTX最大功率220kW。在续航上三款车型均采用了77kWh电池组,ID.5Pro及ID.5ProPerformanceWLTP工况续航里程为520km,ID.5GTX续航里程为480km。不难看出,大众迅速推出ID.5除了加快产品布局,此举也是为了打一个差异化路线,用不一样的风格来吸引用户的关注,收获个性用户的市场。目前大众已经完成ID.3、ID.4和ID.6的市场车型布局,现在再次凭借ID.5进入新的细分市场,持续推进电动化攻势。宝马iXBBA当中,宝马在电动化战略中算得上前瞻性极高的。早在2011年,宝马便首次发布了i系列新能源品牌,并且推出了跨时代的i3以及i8两款产品,从此宝马便开启了一场由传统内燃机转向纯电动的改革之旅。今年4月份宝马在上海车展推出了更为前沿的iX系列产品,亮相了iX和i4两款纯电动车型。其中iX作为宝马目前的旗舰纯电动SUV来说,不少人对其十分期待。iX定位为一款中型纯电SUV,尺寸与宝马X5相当。新车外观方面延续了BMWVisioniNEXT纯电动概念车的设计语言,扁平的大灯外加大尺寸的双肾格栅让整台车看起来霸气豪华。别看这平平无奇的双肾,里面其实隐藏了智能驾驶所需要的传感器。同时,材料上也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拥有自修复功能,在轻微剐蹭和受损是能够自行恢复。不仅对里面的传感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也能够减轻用户的维修成本。既然是旗舰,除了最新的电驱技术之外,新车在内饰部分还首次采用了曲面+双连屏的组合方式,豪华感再度提升,同时搭载了全新一代的iDrive8操作系统,还是全球首个采用5G通信模块的豪华车型,在高速网联的加持下,iX能够实现远程操控、路况探测等诸多先进功能,不负旗舰之名。宝马iX在动力上有两种版本,其中iXxDrive40车型搭载了前后双电机,电池组容量为71kWh,WLTP工况下续航里程为425公里。另一款iXxDrive50车型同样为四驱,动力电池容量为105.2kWh,WLTP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630公里。从iX3到iX,我们能看到宝马在电动化和未来出行上的想法与行动。今年,宝马也正式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为企业未来发展核心,将从各个环节方面实现减排。据规划,宝马在2030年之前平均单车减碳排放要降低40%。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宝马计划将在2023年之间在中国市场投放12款纯电动BMW与MINI车型,同时在2030年前,向市场交付至少超700万辆纯电动车。届时,出自宝马的新能源车将会占市场份额的25%。奥迪Q4e-tron在豪华品牌三巨头中,奥迪在电动化的进程上相对落后,即便目前也有纯电车型在售,但也是由成熟车型“魔改”过来的。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动车,始终是姗姗来迟。终于,在这次广州车展上,奥迪带了Q4e-tron。作为MEB平台首款国产奥迪车型,Q4e-tron延续了海外版的设计,采用半封闭式格栅设计,保留了奥迪标志的大嘴造型,这算不算是对燃油车最后的倔强。座舱上奥迪很少会让人失望,奥迪Q4e-tron配备了全新的触控式双幅方向盘,方向盘支持触摸操作,还支持滑动操作。新车中控台采用了悬浮式中控屏,配合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提升了科技感。在数字化方面,奥迪Q4e-tro信息娱乐系统有三种级别:MMI、MMIplus和MMIpro。包括增强现实平视显示系统和奥迪虚拟驾驶舱plus在内的系统功能,因配置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动力上奥迪Q4e-tron提供两种电池类型和三种动力系统,分别为55和82千瓦时的电池容量,再者驱动形式分后轮单机与前后双电机。其中,在单电机版本上还区分高低功率,这与燃油车的做法相同。同样是诞生于MEB平台,从外观造型上,相信很多人也看出了ID.4和ID.5的影自,所以也有人说奥迪Q4e-tron系列就是大众ID.4的姊妹车型。很明显,大众ID系列目前在市面的接受度肯定是要比奥迪有优势,但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买一个挂着奥迪标的ID.4,确实很难让消费者买单。如何打破这层关系,也将会是奥迪所面临的。全民舆车:如果说近两年新势力在新能源上的竞争只是“试水”,那么如今随着传统主流车企在电动化进程上的布局、推出新能源专属平台等,才真正意味着新能源战役的打响。传统车企拥有着成熟且完整的上下游产业供应链,有深厚的技术底蕴做支撑,这都是新势力无法比拟的。显然,电动化将会成为传统车企之后撬动市场的关键一环。2021-11-195.9万2
2021广州车展|长城轿车“复产”机甲龙来袭 岚图梦想家硬刚埃尔法2021广州车展|长城轿车“复产”机甲龙来袭 岚图梦想家硬刚埃尔法2021年即将进入到尾声,今年的汽车行业,不仅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虽然充满变数,但也暗藏机遇。与此同时,整个行业也遭遇了全新的挑战和压力,面对芯片短缺、停工减产等,都向所有行业人员提出新挑战。广州国际车展作为每年汽车圈内的“收官展”,更像是一次年终总结,以及对下一年的预告和期盼。2021年第十九届广州国际车展于11月19日正式开幕,今年车展又将带来什么惊喜?随着编者,我们一起逛展。继“金九”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不及预期之后,“银十”车市的表现也是略有“失色”。但自主品牌在车市上的表现却是逆势上涨,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市场份额提升显著。今年1-10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38.7万辆,同比增长28.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8%。那么本次广州车展自主车企又会有哪些新动作?长城沙龙机甲龙说起长城汽车,“中国SUV领导者”的广告语就回荡在耳边。众所周知,早在2014年,长城就正式宣布停产轿车事业部,随后便多年一直致力于SUV和皮卡市场,时至今日也确实在国内与海外市场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魏建军曾豪言,SUV不做到全球第一,不考虑推出轿车产品。如今长城SUV车型已经成为了中国SUV市场的领军先锋,所以今年广州车展上,长城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沙龙,就将以一款豪华纯电轿车,开启全新品牌的大幕。车展现场,机甲龙作为全新“机甲科技”品类的开山力作,凭借机能超硬核、智能超维度、性能超爆表、电能超进化的四能合一之优势,颠覆电动汽车没有灵魂的固有印象,满足人们对未来汽车性能的原始追求。据了解,沙龙汽车是长城汽车2020年底新规划的全新智能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在长城内部代号为“SL项目”。2020年12月,上海沙龙智行实业有限公司成立。沙龙汽车将成为一个“氢电双能”的豪华品牌,沙龙将实现全品类氢能源乘用车量产,沙龙未来5年推出10款以上产品。长安UNI-V长安汽车同样是在下滑的车市中实现逆势增长的,据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超193.4万辆,同比增长22.2%,销量持续领跑中国车企。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累计销售149.61万辆,同比增长25.1%,顺利突破百万辆大关。先前推出的长安乘用车高端UNI产品序列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UNI-T和UNI-K两款产品的带动下,今年前十个月UNI系列销量突破10万辆,UNI序列在为长安汽车带来增量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长安汽车以及中国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影响力。当然,仅仅两款产品远远不够,所以备受消费者期待的新成员UNI-V也正式登场本届车展,同时也是该系列的首款轿车产品。新车前脸延续了UNI家族的“无边界”设计理念,犀利的前大灯与下方的导流板区域搭配得相得益彰,提高了前脸的整体运动感。侧面采用了吸睛的溜背式造型设计,搭配隐藏式门把手,进一步提升了整车的运动属性和科技感。更加引人注目的是车尾加装了可升降的电动尾翼与粗壮的后包围,拉满了战斗气息。虽然从车身尺寸上UNI-V定位为紧凑型,但2750mm的轴距已经是A+级水准,可见其空间方面会带来不错的乘坐体验。动力方面,UNI-V搭载蓝鲸一代NE1.5T发动机,并且未来新车还将推出2.0T发动机来丰富产品矩阵。对于那些主打运动轿车的竞品来讲,显然长安UNI-V是个不可小觑的对手。在售的UNI-T和UNI-K两款车型在同级别销量中算得上是靠前的产品,UNI-V的到来能不能为长安贡献更高的销量,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定价。东风岚图梦想家自主品牌纷纷推出自家的高端电动品牌,例如北汽有极狐、吉利有极氪、长安有阿维塔等,东风汽车乘用车,也构建了自己的新能源蓝图,推出了岚图。不同于其他自主品牌纯电路线的是,东风岚图走的是纯电和增程式双路线,首款车型岚图FREE交付量也在逐渐攀升。第二款车型也亮相广州车展,原本以为会推出轿车或者依然是SUV,没想到岚图上来就是“大招”,直接来了个纯电大型豪华MPV。众所周知,目前市面高端MPV被别克GL8牢牢占据,像新生的现代库斯途、起亚嘉华,短时间内依旧是难以撼动其地位。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岚图MPV定义为“超级MPV”,其相较于市场上现有的MPV产品,岚图MPV具备超级空间、超级性能、超级豪华、超级智能和超级安全五大优势,是一款前所未有、无与伦比的“超级MPV”。岚图MPV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5315x1980x1810mm,轴距为3200mm。岚图MPV基于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打造,是ESSA架构下的全球首款双动力新能源MPV。新车外观沿袭家族式豪华游艇理念设计,整体外观设计凸显尊贵、优雅和大气。作为MPV中的智能新物种,岚图MPV全球首搭5G车载光速娱乐及办公系统、L2+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支持整车OTA。据岚图公布,其目标是成为“中国高端电动汽车领导者”,未来三年,将形成跨SUV、MPV、轿车的三大品类矩阵,并每年至少向市场投放一款新车。目前,岚图三大品类战略正在稳步推进实施中。不过,纯电高端MPV着实还极少有车企涉及,岚图这一步或许走对了,率先抢占先机。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作为全球首款大型豪华电动MPV,岚图MPV将进一步完善品牌的产品线布局,它也将拉升中国品牌MPV的天花板,成为豪华MPV用户的全新选择。全民舆车:今年以来中国车市一直在跌宕中前行,但自主品牌依然在面临严峻的市场中稳扎稳打,逆势增长,展现了强大的韧性,而从这次广州车展长城、岚图的动作来看,确实挺让人期待。阔别已久的长城轿车又将带给我们哪些新体验?岚图又将把自主豪华MPV带到何种高度?我们共同期待。2021-11-195.9万1
2021广州车展|反击日系混动 比亚迪再次派出“驱逐舰”!2021广州车展|反击日系混动 比亚迪再次派出“驱逐舰”!2021年即将进入到尾声,今年的汽车行业,不仅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虽然充满变数,但也暗藏机遇。与此同时,整个行业也遭遇了全新的挑战和压力,面对芯片短缺、停工减产等,都向所有行业人员提出新挑战。广州国际车展作为每年汽车圈内的“收官展”,更像是一次年终总结,以及对下一年的预告和期盼。2021年第十九届广州国际车展于11月19日正式开幕,今年车展又将带来什么惊喜?随着编者,我们一起逛展。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车企通过加速布局新能源车型抢占先机,早已成不争的事实。不过,在燃油车向纯电动车过渡的阶段,不依赖基础充电设施、没有续航焦虑的混动汽车显然还是消费者的购买首选。换句话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混动仍旧会成为市场的主流。比亚迪驱逐舰05说起自主混动技术,比亚迪今年推出的“超级混动”DM-i让中国车企在混动技术领域也能够与合资媲美。与日系混动主张“以油为主”不同,比亚迪DM-i技术主打多用电、少用油、高效用油,深得国人认可。在DM-i的持续推动下,DM车型销量节节攀升,10月DM车型销售38771辆,同比增长444.1%,销量领跑国内混动车型市场。广州车展上,可以看到比亚迪展台依旧是人头攒动,各路人马围着比亚迪全新推出的插混轿车“驱逐舰05”一顿猛攻。继王朝与海洋系列之后,比亚迪的军舰系列也来了,驱逐舰05作为军舰系列下的首款,定位为紧凑级车型,与秦PLUSDM-采用相同的动力总成。从现场实车来看,新车前脸使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视觉观感更加高级,整体车身外形以及线条则与秦PLUS相似,但在定位上要比秦PLUSDM-i更为年轻,这一点从造型设计上也可看出。在车身尺寸方面,比亚迪驱逐舰05的长宽高分别为4780/1837/1495mm,轴距为2718mm,对于一款紧凑型的轿车来说,这样的尺寸算得上是大块头。并且此前秦PLUSDM-i被吐槽的小仪表,在驱逐舰05上则是换装为了一块悬浮式全液晶仪表盘。虽然有人会将驱逐舰看做是秦PLUSDM-i的姊妹车,毕竟方方面面都太像了。吸引人关注的是命名和定价。秦PLUSDM-i有55km和120km可选,而驱逐舰05只推出55km一个配置,定价上必定不会与入门的秦PLUSDM-i差太多,甚至要更低。数据显示比亚迪秦PLUSDM-i10月份共售出17393辆,并且终端仍旧是维持着火爆的程度,如果驱逐舰05用更低的价格享受同等的动力总成,必将又是供不应求的走俏车型。未来,比亚迪还将推出“巡洋舰、护卫舰、登陆舰”等系列军舰车型。奇瑞瑞虎8PLUS鲲鹏e+作为自主车企中技术的佼佼者,奇瑞早就享有“技术奇瑞”的美誉。而在品牌下的SUV产品车型中,瑞虎8系列产品是不可忽视的,上市短短3年间,收获35万车主的青睐。在这个细分市场,成为耀眼的明星。随后追加上市的瑞虎8鲲鹏版,换装了“鲲鹏动力”2.0TGDI发动机,增强了产品竞争力。车展上,奇瑞发布了奇瑞瑞虎8PLUS鲲鹏e+版,作为奇瑞鲲鹏混合动力的首款车型,新车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前双电机、后单电机所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整体外观方面瑞虎8PLUS鲲鹏e+与燃油版瑞虎8PLUS相似度较高,没有做太大改动。所以,混动系统会这款车的一个重点。瑞虎8PLUS鲲鹏版e+主要起到弥补瑞虎8系列产品在动力上的空白,丰富了原有瑞虎8系列的阵容。无疑瑞虎8PLUS鲲鹏版e+是奇瑞品牌SUV家族又一款精品之作,并且,在基于奇瑞打造的全新质量管理体系下,产品质量有了更强的保证。可预见,未来瑞虎8车系销量将会进一步提升。长安UNI-KiDD在唐DM-i、拿铁HEV、瑞虎8PLUS鲲鹏E+等自主混动车扎堆推出时,长安汽车也不甘示弱。自长安汽车推出UNI系列以来,旗下两款车型在市场上的反应都相较可观,而首款轿车UNI-V也亮相车展,同时,也带来了UNI-K混动版,其将作为品牌在高端混动车领域的王牌面向市场。UNI-KiDD其外观和内饰基本延续了现款在售燃油版的设计,最大的不同则是在动力方面搭载了由1.5T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蓝鲸iDD混合动力系统,NEDC纯电续航里程可达到130km,值得一提的是,UNI-K插电混动版也是长安汽车首款搭载iDD混动系统的车型。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长安UNI-K在8月份的销量为2487辆,在同级领域中处于中游。而此次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车型,也将使得产品阵容得到了扩充,并且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有利于扩大影响力。从定位来看,UNI-K插电混动车型的主要竞争对手将包括比亚迪唐DM,以及即将上市的WEY摩卡PHEV等,如何使UNI-K系列在市场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占得一席之地,价格将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全民舆车:可以见到,本次车展所推出的混动车型远不止这些,甚至有点陷入“内卷”的状态。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3.3万辆和4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4倍。可以预见,混合动力未来在市场仍十分具有潜力。2021-11-195.9万3
2021广州车展|受自主“威胁”?合资重点轿车纷纷改款2021广州车展|受自主“威胁”?合资重点轿车纷纷改款2021年即将进入到尾声,今年的汽车行业,不仅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虽然充满变数,但也暗藏机遇。与此同时,整个行业也遭遇了全新的挑战和压力,面对芯片短缺、停工减产等,都向所有行业人员提出新挑战。广州国际车展作为每年汽车圈内的“收官展”,像是一次年终总结,以及对下一年的预告和期盼。2021年第十九届广州国际车展于11月19日正式开幕,今年车展又将带来什么惊喜?随着编者,我们一起逛展。福特蒙迪欧B级车市场向来可谓是从不缺对手,也不怕缺新人。在大部分人的购买清单中,凯美瑞、雅阁等B级车相信都会是首选,凭借着自身的产品竞争力,两者在该市场中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而曾经也在B级车市场占有一席的天籁、蒙迪欧、K5等,如今的市场表现尚不如意。其中,福特蒙迪欧早在2013年就成为了合资品牌B级车中的先行者,其将运动元素融入到稳重成熟的B级车上,在当时引发了一波运动潮流,也创下了不错的销量成绩。随后因各方面原因,加上蒙迪欧在产品迭代方面的滞后,最终走向了没落。对于一款曾经辉煌且长达八年未更新的车型而言,全新蒙迪欧的推出,确实掀起了一波风浪。新车在外观设计上,彻底取消了经典的家族“马丁脸”,这一点对消费者来讲不知道是好是坏,毕竟这个脸在当时也是不少人的心头好。随之替代的是与EVOS相同的前脸造型,虽然仍有运动感的凸显,但总觉得还是没有“马丁脸”来得更顺眼。车身采用了双色的设计风格,黑色车顶营造出了类似于“悬浮式车顶”的视觉效果,并且新车还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多了几分科技感。内饰在现款车型上可以说是最让人诟病的,新车对此也做出了极大的变化,换装了贯穿式液晶屏,整体视觉感官上更为简洁,也更加符合如今的趋势。借鉴之前的锐际等车型的车机表现,全新蒙迪欧应该也会有不错的体验。尺寸方面全新蒙迪欧长宽高分别为4935/1875/1500mm,轴距达到了2945mm。虽然数据看起来较为主流,但新车的轴距还是相当出色的,几乎与部分豪华品牌后驱中级车为同个水准。动力方面,全新蒙迪欧采用与锐际相同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8AT变速箱。动力水平依然会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蒙迪欧作为福特旗下最具代表性的B级车,显然福特不会轻易将其放弃。虽然有消息传出,蒙迪欧将于2022年3月起正式在海外停产。但中国市场对福特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推出新款自然势在必行。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B级车市场,“复出”后的全新蒙迪欧能够再现辉煌?我们拭目以待。大众朗逸相比起B级车市场,A级车市场的厮杀更加惨烈。而这一市场合资品牌也较早布局,有着不少的优势。虽然自主品牌也逐渐崛起,给了合资品牌极大的压力,但短时间内仍然是很难动摇其地位,这一点从每月的销量榜单排名上便可看出一二。朗逸作为“家轿王”,不仅有最懂国人的大众品牌做背书,也凭借实力在家轿市场中常年位居前三。这样一款重要的家轿,暂且不说更新换代,就每一次的改动变化,都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为了能够保持常青涨势,朗逸在本次广州车展也上迎来了中期改款。新车外观设计方面,整体延续了家族化的风格,并且在前脸造型上提供两种选择,分别是星状点阵式和多平直线条格栅。细节方面的调整变化也较多,例如前包围和两侧雾灯区域,与现款相比都有了明显的变化。侧面造型则与现款维持较为一致,车身尺寸为4678/1806/1474mm,轴距为2688mm,除了长度比现款增加了8mm之外,其余尺寸没有变化。同样的,动力方面也和现款一致。毕竟只是一款中期改款的车型,往往都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动。上汽大众朗逸自2008年6月上市以来,销量便快速爬升,之后直至现在,一直都是位居家轿车前三位的“台柱子”。而这一代朗逸从2019年上市至今,也走过了两年的时间,本次没有大刀阔斧的调整,对于一款主打家用定位的轿车来讲,是正确的。相反,在车机等智联互联方面多加入一些新功能,升级优化,也能够更贴合该群体的使用需求。相信改款升级后的朗逸,在市场上将会更具吸引力。大众速腾不要怀疑自己的眼镜,你没有看错,这真的不是刚刚的朗逸,这是新中期改款的速腾。都说大众套娃设计有一手,不仔细分辨,是真的很难看出倪端。现款速腾已经在国内上市3年多,这次中期改款的重点还是在设计和配置上。新车在前脸设计上,进行了更多的突破与创新,采用全新的进气格栅,六边形的进气格栅内嵌上下分割的双排镀铬装饰,前脸整体造型更精致、更大气。更大的“改变”在于车身尺寸,在原本已经够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8mm,来到了4791mm将近4.8米,这简直是太“过分”了。但是这些也都是加在了外观装饰套件上,由此“欺骗”了你,实际车身轴距并没有变化,仍为2731mm。不得不服,大众在这方面还是很“鸡贼”。与朗逸同理,作为一款在中国汽车市场驰骋15年的经典车型,速腾凭借卓越的产品力成为了A+级轿车市场的开创者,树立了A+级轿车市场的标杆。同时,速腾也连续9年蝉联A+级三厢车细分市场第一名,收获了超过350万用户的认可与信赖。本次改款,也将再次凭借其品质和实力,不断刷新A+级轿车市场标杆。全民舆车:轿车市场作为整个乘用车最大的单一市场,10月份轿车市场销量为84.1万辆。可见,较大的占比也是众多车企纷纷加大轿车市场研发投入的缘由,而细分下的A级、A+级、B级、B+级更是必争之地。当然,这也衍生了不少主打越级的产品出现。无论如何,激烈的竞争也不断引发“内卷”,不单对行业来讲是好事,同样最终受益的,也还是消费者。2021-11-196.6万1
国货硬杠合资紧凑SUV标杆 传祺GS4 PLUS实力几何国货硬杠合资紧凑SUV标杆 传祺GS4 PLUS实力几何今年以来,广汽传祺在MPV市场可谓是风光无限,其中传祺M6和传祺M8均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同样,在竞争激烈的SUV市场中,广汽传祺也实现了重要的战略部署。于今年6月份上市的传祺GS4PLUS,便是紧凑级SUV市场中的一大热门车型。众所周知,在紧凑级SUV的布局上,向来都是被合资主流品牌占据已久。而传祺GS4的出现,则是打破了这一僵局。要知道,此前传祺GS4曾创造了中国自主品牌SUV最快突破百万销量大关的市场神话。为了进一步扩大竞争力,推出“PLUS”产品就显得势在必行。国货硬杠合资究竟行不行如果说提到紧凑级SUV市场中的“老炮”,那么想必本田CR-V首当其冲。同样,提到广汽传祺,GS4也是绕不开的核心产品。其不仅作为广汽传祺第一个爆款产品,也是打响了国货足够挑战合资的第一枪,对自主品牌发展历程有着重要意义。伴随着消费环境的变化,传祺GS4随着市场变化也在不断提升产品力。目前,传祺GS4已经先后迎来了GS4PHEV、GS4Coupe等系列产品,逐渐形成一个大家族。如今传祺GS4PLUS的到来,不仅丰富了GS4的产品线,同时也将携手GS4共同出击细分市场,加强GS4家族核心竞争力。那么传祺GS4PLUS到底有何实力迎战市场?甚至对战硬杠合资“一哥”CR-V又有何过人之处?我们还且往下看。传祺GS4PLUS基于广汽传祺GPMA模块化平台打造,更是集成了钜浪动力平台、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等于一体。造型尺寸PLUS作为一款全新车型,首先第一个“PLUS”来自于造型设计。在看脸的时代,出众的颜值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对于主打年轻消费群体的传祺GS4PLUS而言,更是如此。新车采用全新的“展风翼”造型概念,有种“壮志凌云、一飞冲天”的视觉效果。并且提供了两种前脸设计,分别是“震天翼”中网和“星之翼”中网。无论是哪一款格栅,都让GS4PLUS的个性美学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侧面也采用了时下流行的悬浮式设计,更展现了一定的高级感。反观CR-V,本田在设计上一直以保守为主,旗下车型在外观造型上大多给消费者的印象都是偏中庸,很难与潮流挂钩。特别对于CR-V这种重要车型,在每一步的改变上都要更为谨慎。如果想俘获年轻群体的芳心,CR-V在颜值上可以说已经失去一城。那么有着“空间魔术师”之称的本田,又能否借车身尺寸赢回一局?传祺GS4PLUS车身尺寸为4710x1885x1726mm,轴距为2710mm。从数据对比来看,其车身尺寸也是全面领先于CR-V。毫无疑问,这能为带来更出色的空间表现和乘坐舒适性,“空间魔术师”在GS4PLUS面前似乎也变得黯然失色。科技智能PLUS除了追求潮流个性的造型设计,科技感和智能化也是如今年轻人极为看重的一点。传祺GS4PLUS是首款搭载超感交互智能座舱的科技产品,以智驾互联系统ADiGO4.0为核心,融合了L2级智能辅助驾驶、智能物联、5G互联等,实现全场景沉浸式智能交互体验。其中例如手势切歌、切地图,打开车窗等常规操作,对传祺GS4PLUS而言完全就是小儿科,它更重要的智能体现在能够“读”懂每位驾驶者的心。想象一下,当我们开着窗享受着音乐,突然老天变脸,豆大的雨点砸下来,手忙脚乱的准备关上天窗和车窗。这时才发现,传祺GS4PLUS已经提前为我们做出了反应。正当我们高兴之时,系统也迅速应景,来了首欢快的音乐,一切都显得那么贴心。不仅如此,还包括有分神提醒、抽烟识别通风等智能功能。这些都是通过相关的传感器还有A柱上的摄像头实现,其负责人脸识别、实时辨认我们的状态,例如吸烟、疲劳等,让用户有了更佳的体验感。同时,智能座舱还能通过OTA升级迭代,让其自我进化。这便是传祺GS4PLUS的第二个“PLUS”。自主品牌在智能座舱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优势,是目前合资品牌较难追赶的,这也是自主品牌竞争力的体现。CR-V在这一层面,更加是没有话语权。不单如此,车机的单一性和画面清晰、流畅程度,同样是本田最让人诟病的,也才有了“一块屏幕毁所有”的调侃。而传祺GS4PLUS在智能座舱功能以及科技感的营造上,都做了全面升级,更好地贴合与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对于传祺也始终坚信,唯有科技的持续突破与进步,才能拥有最长久的竞争力。强悍性能PLUS对生活永远充满激情。这句话放在车辆动力上,我想同样适用。年轻人本就有一颗躁动、不安分的心,想要做到随传随到,持续输出强劲动力,就少不了一颗强芯。传祺GS4PLUS搭载的是钜浪动力2.0T,且提供390T发动机与270T发动机两套动力系统,均配备爱信6AT。两者在燃烧控制、高压直喷燃油等系统上,都有了明显的升级和优化。钜浪动力是科技传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涵盖了发动机、变速器两大领域,高效发动机、高效变速器、混动产品三大支撑,旨在打造科技领先、动力强劲、环保节能的动力总成产品,是中国品牌动力总成技术的集大成者。传祺GS4PLUS也因有了钜浪动力的赋能,大幅度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这也是传祺GS4PLUS的第三个“PLUS”。同样,“买发动机送车”是对本田动力最高的赞誉,这一点我们无可否认,混动系统也是拥有良好的口碑。但无论是CR-V所搭载的1.5T“地球梦”发动机,还是自吸的2.0L混动系统,从数据来看,在“激情”方面,相比传祺GS4PLUS还是要逊色不少。能够在驾驶上让用户产生激情澎湃的情绪表现,相信传祺GS4PLUS能够给到。并且,对于CR-V四驱车型的配置,其实际并不具备实质性的越野能力,遇上较为恶劣的路况,脱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还要为了提升湿滑路面的行车安全。这一点上,对此消费者也会容易产生误导。三重升级成就国货自强传祺GS4PLUS的三大升级,无论是从产品力还是性价比,都成为了其硬杠合资的底气与实力,而“国货自强”也在传祺GS4PLUS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年轻一代正在成为社会的主力,也逐步占据了汽车消费的主舞台。相比起以往的“性价比”,“质价比”更是他们首要考量的一点。推出传祺GS4PLUS,目的也是为了聚焦GS4这款明星产品的品牌效应。作为国内以最快速度突破百万销量规模的自主SUV,不仅是凭借着自身强大产品力,更是自主品牌实力的重要体现。写在最后:前文也提到科技才是长久的竞争力,面对这些变化,广汽传祺聚焦科技创新,提出科技赋能品牌焕新,以科技提升顾客体验、以科技增加消费价值等“科技传祺”品牌战略规划,而GS4PLUS正是践行这一路线下的首款车型。凭借超越同级的产品优势,再度掀起A+级SUV市场风雨,带领家族继续开疆扩土。2021-11-186.5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