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原创
又“刺”弹匣电池 广汽埃安再下一城?“刀片”、“弹匣”谁与争锋
来源:汽车投诉网
995.8万0收藏
根据公安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2亿辆,其中汽车2.81亿辆。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75%,比2019年增加111万辆,增长29.18%。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达40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32%,新能源汽车连续三年增量超过100万辆,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新能源汽车也由此前的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其中关于电池的安全,是消费者最关心也是影响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更是关乎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石。 此前三月份,广汽埃安重磅发布了全球首创的

根据公安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2亿辆,其中汽车2.81亿辆。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75%,比2019年增加111万辆,增长29.18%。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达40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32%,新能源汽车连续三年增量超过100万辆,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新能源汽车也由此前的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其中关于电池的安全,是消费者最关心也是影响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更是关乎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石。

此前三月份,广汽埃安重磅发布了全球首创的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首次实现了行业内三元锂电池整包针刺不起火,重新定义三元锂电池安全标准,并且在行业内外获得了高度的评价。另外,随着搭载“弹匣电池”首款车型的AION Y上市,热销程度也从侧面证明了关于电池安全始终是消费者选购新能源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再刺弹匣电池 鉴证最高电池安全

目前全球电动车行业中,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仍是两大主流。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因为寿命长、成本低,而三元锂电池因为能量密度高、整车电耗低。两者在不同车型续航性能中都有各自的优势所在。根据当前市场实际的使用情况来看,这两种电池技术路线,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中,都将并行发展。

5月20日,广汽埃安再次发布磷酸铁锂(弹匣电池)针刺试验,再一次刷新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新高度。本次试验采用磷酸铁锂(普通电池)整包和磷酸铁锂(弹匣电池)整包进行对比测试,试验条件同样选择了国标最严苛的试验条件,即在8mm最粗钢针直径和100%SOC电量的条件下,进行针刺试验。

从最终的试验结果来看,搭载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的磷酸铁锂整包针刺相对普通整包,不冒烟且温度仅为51.1℃,是目前针刺热失控实验中表现最优的动力电池,刷新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新高度。

关于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谁才是未来?究竟该选谁?根据相关试验证明,虽然三元锂电池在综合性能更强,但是磷酸铁锂电池热稳定性更优,有更好的安全表现。而广汽埃安弹匣电池的出现,则解决了选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的难题。

电池线路之争 广汽“弹匣”成最优解

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拥有四大核心技术:超高耐热稳定的电芯、超强隔热的电池安全舱、极速降温的速冷系统、全时管控的第五代电池管理系统。可从电芯本征安全提升、被动安全强化、主动安全防控三大方面提升电池的系统安全性能,是目前行业唯一能同时兼顾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大技术路线电池安全的技术。

得益于广汽在电动化技术方面长期的资源投入和技术积累,早在2011年,广汽就开始了电动化技术的研究应用,并推出了国内首款中重度混合动力车型。在电动化技术研究方面,广汽的研发已经超过了10年,并形成了大量的技术成果和人才储备。

凭借着广汽的资源和自主研发技术,在仅仅成立的三年里就实现了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超300%的壮举,成为了该行业中最快达成10万辆产销的新能源车企。另外,去年全年广汽埃安累计销售60,033辆新车,同比增长43%,一举超越了蔚来、小鹏和理想三大造车新势力巨头。

同时,AION系列产品拥有超10万用户,每天产生超1500万公里的行驶里程,带来了海量的电池运行数据,为弹匣电池的研发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全民舆车:广汽埃安本次再“刺”弹匣电池,不仅刷新了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新的高度,也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里程碑的意义。开始独立运营后的广汽埃安,随着全系车型逐渐搭载弹匣电池,不仅能将品牌推向新高度,也将为广汽集团开辟出一条全新赛道。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进入小程序
关注公众号
投诉问题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 - 2024 汽车投诉网粤ICP备12070654号 广州哲恒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