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原创
当巨头跨界造车开始“内卷” !那些造车新势力“散户”还有机会吗?
来源:汽车投诉网
7.8万0收藏
2021年开年以来,华为、小米、OPPO、百度、创维、格力、滴滴与联想等科技企业均已宣布造车相关消息,最近入局的互联网巨头360,牵手哪吒汽车加入智能造车队伍,互联网科技公司悉数入局造车,按奈不住的巨头们,最终声势浩大地加入这场比赛之中。 市场再次进入混战局面,造车“第一梯队”的蔚来、理想、小鹏已在去年齐聚美股,传统车企也纷纷发力,加上互联网科技巨头在智能汽车领域纷纷布局,市场早已非 2020 年一般。这对于夹杂在其中的新能源汽车“第二梯队”玩家而言,它们正将自身陷于水火之中。 例如威马、爱驰、零跑、哪吒、零度等在内的造车新势力,被业内普遍认为处在“第二梯队”。如
2021年开年以来,华为、小米、OPPO、百度、创维、格力、滴滴与联想等科技企业均已宣布造车相关消息,最近入局的互联网巨头360,牵手哪吒汽车加入智能造车队伍,互联网科技公司悉数入局造车,按奈不住的巨头们,最终声势浩大地加入这场比赛之中。
市场再次进入混战局面,造车“第一梯队”的蔚来、理想、小鹏已在去年齐聚美股,传统车企也纷纷发力,加上互联网科技巨头在智能汽车领域纷纷布局,市场早已非 2020 年一般。这对于夹杂在其中的新能源汽车“第二梯队”玩家而言,它们正将自身陷于水火之中。

例如威马、爱驰、零跑、哪吒、零度等在内的造车新势力,被业内普遍认为处在“第二梯队”。如今,前有蔚来、理想、小鹏的压迫感,后有华为、小米、百度等互联网玩家的追击,造车“第二梯队”的处境略显尴尬。

从时节点上看,造车浪潮大约是从7、8年前兴起。国内以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理想汽车创始人、CEO李想,何小鹏为代表的一批科技互联网人下场造车,将科技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带入汽车领域。但是在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后,汽车行业就开始有着微妙的变化。

2014年以后,在高额补贴和特斯拉成功案例的吸引之下,中国再次掀起了一波新造车运动,一度涌现出了上百家造车新势力。当然,特斯拉的热销并不能与当下纯电动车的需求画上等号。转眼来到今天,经过几年的优胜劣汰,如今也仅有个位数新势力车企立足于新能源市场。

可见,造车的难度不可低估。但在之后,更多的不只是各大车企着力发展,还吸引了来自互联网、手机、家电等诸多行业巨头的跨界入局。谁也挡不住在市场红利的刺激下,使得新一轮的造车狂潮重新上演。显然,造车并非PPT如此简单,造车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除了资金问题之外,关键零部件技术的掌握、强大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以及强大的研发制造能力等都是成功造车必不可少的因素。

现在要是有哪家企业跳出来宣布自己开始造车,这并不稀奇。造车这件事情当然不像以往具有那么爆炸性的新闻热点,人们更在乎的是谁不造车了?在大洗牌上演之前,一切都是未知。下一轮角逐中如何不被换下牌桌,成为了一个摆在“第二梯队”这群“散户”玩家们将面临的难题。

伴随着造车的还有汽车“四化”加速,在电动化后,网联化、智能化与共享化愈发重要,自动驾驶技术日益成熟,智能汽车或将成为“成为软件定义的汽车”。系统、算法与数据对体验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智能科技已取代发动机成为汽车新的核心。

换言之,新势力车企比拼的不只是智能汽车,更多地是智能科技领域,这一点是科技企业的绝对优势,传统汽车企业的相对劣势。在特斯拉等“新物种”诞生后,大多数车企都在以不同方式去探索智能汽车、自动驾驶与智能制造。然而,想做与做到之间却有巨大的鸿沟,这也导致了为什么传统车企销量普遍下滑,而特斯拉却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伴随着 5G、人工智能、物联网、新基建等技术的深入发展,科技产业深度融入汽车产业,从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造车是近几年的一大风口,汽车行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发展。
近日,以“融合发展、智领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在此举行。会场上有着吉利、长安、奇瑞、比亚迪等传统车企,以及蔚来、理想、小鹏等新造车企业,展开了一场高端对话。2021年,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年。在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超过了46万辆,更明显地证明这是一个可观的机会。

其中,在会议上,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表示,智能化是达到碳中和的先决条件,也是碳中和不可缺少的科技。“在凌晨大家都睡觉的时候,无人驾驶的车可以开出去充电,而夜间充电是很便宜的。这是智能化对碳中和的一些变革。”

而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表示,商业价值、行业价值、社会价值这三点并不冲突,越是追求更好的社会价值、追求更高的行业价值,最后实现的商业价值也会更高。“作为一个新能源车企,可能最高的社会价值实际上就是碳中和。”
在战略与价值观上,蔚来、威马、小鹏、理想皆是中国新能源政策的积极响应者,致力于推动绿色出行。企业想要达到碳中和,产品非常重要,而想让消费者主动选择有利于碳中和的产品,则需要企业主动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这是理想汽车对于碳中和的思考。

显而易见,如果能让更多的燃油用户尽快喜欢上纯电或增程车,转化适合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这才是对节能减排最大的帮助,也是造车企业未来能否快速发展的宗旨。此次论坛会议不仅仅是上一场浪潮的总结,也是下一场浪潮的预告片。

随着越来越多科技巨头入场,现在智能汽车开启新的发展阶段。从少数受众人群尝鲜到影响大众用户群体。智能汽车要想获得更大更快的规模化增长,不单单寄望于新能源汽车补贴等临时政策,而是要看清智能汽车的本质“智能领域”。在体验与颠覆传统汽车产品的同时,如果能提供更为亲民或更合适的价格,那么自然能理所当然得到大众消费者青睐的机会。
事实上,国内汽车制造业自动化与智能化整体水平丝毫不逊色,这意味着汽车制造本身的门槛正在不断降低,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将科技应用到汽车上继续升级汽车的驾乘体验,而这正是智能汽车玩家特别是新造车玩家们的重点。

现实是,智能汽车市场目前依旧处在早期发展阶段,2021年大量重量级玩家的入场或将掀起智能汽车行业新一轮淘汰赛。下一阶段,科技领域的比拼是智能汽车市场最为重要的机遇。

全民舆车:新一轮汽车革命并不是汽车革命 而是新能源智能科技革命

回顾造车新势力的昨天与今天,拿特斯拉为例,能够有今天如此成功的销量,大家都是有目共睹,没有什么事能那么的一帆风顺。“时代造英雄”,特斯拉的案例也不是轻易就能被人人所复制。除去产品本身的因素,每一位造车企业未来都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改变。

在可以预见的激烈竞争局面之下,优胜劣汰的洗牌仍在继续,不论是新晋的后浪选手,还是行业内的老炮们,都给第二梯队的造车“散户”带来了挑战性,如何更大限度激发出用户们的购买需求,是每一位造车新势力们的共同目标,同时更是决定企业明天成功与否的关键。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进入小程序
关注公众号
投诉问题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 - 2024 汽车投诉网粤ICP备12070654号 广州哲恒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