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原创

试驾广汽本田奥德赛,搭载混合动力,能否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

来源:汽车投诉网
1.5万0收藏

作为广汽本田旗下的一款经典车型,奥德赛受到了很多MPV消费者的欢迎。至今,已历经多代车型的更迭,收获了大量用户的认可。今年,MPV市场迎来多款全新车型,竞争变得愈发激烈。那么,广汽本田奥德赛在同级别中,还能保有领先优势吗?近日,小编亲身试驾了这款MPV,来一探产品实力。

奥德赛车长4847mm,可以舒适乘坐七位成年人

对于MPV来说,空间无疑是最核心的诉求。而广汽本田奥德赛,虽然从尺寸看并不算大,车长仅为4847mm。相比目前动辄超过5米的MPV来说,并不占优势。但凭借着本田工程师精妙的空间设计能力,令奥德赛拥有不逊中大型MPV的内部空间。同时,不到4.9米的车长,令奥德赛可以更为自如地停泊在一些狭窄的车位上。

在体验广汽本田奥德赛的过程中,小编的朋友也对这台MPV的空间表现饶有兴趣。其身高达到185cm,体型较为高大。进入第二排,两个独立座椅的设计,即便是身高1米8多的大汉,也可以拥有舒适的乘坐体验。新车提供了电动腿托,当乘客感觉到比较疲惫时,将座椅靠背往后倒,甚至可以实现半躺的姿势。对于商务出行的用户来说,这点无疑比较实用。

而当体验者坐在第二排,其腿部与第一排座椅的靠背,保持在两个拳头的距离时,第三排依旧能有不错的乘坐空间。之所以能这样,在于奥德赛出色的空间设计能力,这在同级别中非常少见。

在长途行驶时,对于第三排乘坐者来说,能显著提升舒适性。同时,得益于宽大的侧窗,令第三排乘客的视野也比较宽阔,并不会感觉到很压抑。可以说,全新奥德赛在空间方面,能够舒适乘坐七位成年人。

同时,在空间灵活性方面,奥德赛也可圈可点,第三排座椅具备多种折叠方式,实用性相当之强。

配备感应式电动侧滑门以及多项科技配置

作为消费升级的产物,家用MPV更加在意使用体验。广汽本田全新奥德赛,在用车便利性上,就让人眼前一亮。新车配备了常见的双侧电滑门,但相比其它MPV,增加了感应式开启的功能。只需把手放在侧滑门的感应区内,轻轻进行比划,车门接到感应信号之后就会自动开启,就像电影里所看到的来自未来的汽车,非常有可玩性。这个功能,不仅展现科技感,还提升了便利性。

除了感应式电动侧滑门这一特色配置外,进入车内,可以发现全新奥德赛相比旧款,在科技感方面有了长足的提升。新车配备一块10.1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幕,在分辨率和色彩方面,达到了同价位车型的主流水准。

当然,更欣喜的是,内置了本田最新的3.0智导互联系统,界面比较简洁,操作起来相当流畅。在车机功能的丰富性上,新车也更为出色。包含了智能语音助手、导航、Carlife互联、车联网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在屏幕左侧,还保留了数个实体按键,包含音量调节的旋钮等,对于驾驶者来说,是一个更为好用的设计。

而为了减缓司机的行车负担,全新奥德赛还配备多项驾驶辅助类的科技配置。包含了常见的ACC主动巡航控制系统、CMBS碰撞缓解制动系统、LKAS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DW车道偏离提醒系统、RDM车道偏移抑制系统等一系列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奥德赛还新增CTM后视动态提醒功能,它通过探测雷达感知后方盲区内接近的车辆或动态物体,让倒车出库更加安全。

搭载混合动力系统,奥德赛兼具不错的动力和低油耗

在关键的动力部分,广汽本田全新奥德赛依旧搭载了颇受好评的混合动力系统,由2.0L阿特金森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与雅阁锐混动和皓影锐混动属于同款动力。

参数方面,奥德赛配备的这台2.0L阿特金森发动机,可以输出最大功率146马力,虽然数值并不高。但因为有电机做辅助,令全新奥德赛可以输出综合最大功率215马力。这样一来,动力性能在同级就显得比较突出了。

与发动机相匹配的是E-CVT变速箱,日常驾驶时,可以发现奥德赛的油门反应比较轻快,整体感觉很好驾驶。而当深踩油门之后,得益于电机系统的强劲扭力,会发现在这套混合动力系统的加速力度相当足够。并不会因为整备质量接近2吨,就显得比较吃力。

同时,在油耗方面,全新奥德赛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广汽本田官方表示,在NEDC工况下,百公里的油耗仅为5.8L。对于一台中型MPV来说,这个燃油经济性无疑是非常优异了。

全民舆车:从产品角度来看,广汽本田全新奥德赛在同级MPV中展现了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首先是空间方面,可以舒适乘坐七位成年人,并拥有灵活多变的空间组合,能够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然后是搭载的混合动力系统,具备了强劲的动力和不错的燃油经济性。可以说,在油价处于高位的当下,更加坚定了消费者选择广汽本田奥德赛

截止发稿前,据乘联会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9月,广汽本田奥德赛售出了32843台。在合资中型MPV这个细分市场,依旧处于领先的水准。对于这款车型,屏幕前的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