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原创
2016年1-5月合格证投诉分析:形势依然严峻
来源:汽车投诉网
4.4万0收藏
汽车合格证被经销商扣押的消费纠纷在近两年频频刷屏,而投诉数量也在车市冷风萧瑟的2015年达到顶峰,一时间成为各大媒体所关注的对象,合格证问题也成为行业内一个共同探讨的课题。

汽车合格证被经销商扣押的消费纠纷在近两年频频刷屏,而投诉数量也在车市冷风萧瑟的2015年达到顶峰,一时间成为各大媒体所关注的对象,合格证问题也成为行业内一个共同探讨的课题。

而自踏入2016年以来,车辆合格证问题不但热度不减,还引来了包括央视315晚会和焦点访谈的关注,达到舆论顶峰。同时,中消协也通报了多起有关合格证问 题的集体投诉,并约谈了29家车企,强调车企必须保障消费者购车时获得合格证的权利。至此,部分车企开始反思并向经销商提出了不少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举措,局面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局面真的有明显改善吗?小编尝试从汽车投诉网上的数据中探讨一二,并向即将购车的消费者给出些许建议。

汽车投诉网数据显示,2016年的前5个月中,汽车投诉网已接到140宗有关车辆合格证的投诉,同比往年前五个月有上升的趋势,根据往年下半年投诉量会偏多的规律,小编预测今年汽车投诉网上的相关投诉数据将会再次刷新纪录,达到近年新高。

所以,虽然合格证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局面并没有得到期望中的改善,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消费者购车要更加注意此问题。

而在2016年1-5月合格证问题投诉地区分析中,河南的投诉量继续稳居榜首,有39宗,占合格证总投诉量的27.86%;其次是云南,有30宗,占比21.43%;而辽宁和山东分别排名第三、四位,数量分别是12宗和10宗。

巧合的是,近两年来,河南和云南的相关投诉一直占据一二位;而辽宁和山东的投诉量则占据三四位,所谓事出必有因,或许这几个省份的消费者要对此问题多加留意了。

在品牌属性分析中,合资品牌的投诉量最多,有98宗,占比70%;其次是自主品牌,有37宗,占比26%;而进口品牌也有5宗,占比4%。这主要是因为销量分布的原因,同时也说明,无论是合资车、自主车还是进口车,都存在合格证无法随车发放的情况,消费者要切实了解情况。

而在2016年前5个月的这140宗合格证投诉中,自主品牌的投诉解决率为75.68%;其次是合资品牌的33.67%;投诉解决率最低的是进口品牌,为0%,也就是说,目前关于合格证的5宗进口车投诉中,一宗都没有解决。

抵押贷款问题已经成为汽车领域的维权热点问题,此类投诉涉及范围广、受众多、维权难度高,极大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单单从投诉解决率、售后服务这一块来看,自主品牌车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合格证抵押银行是违规行为 市场监管有待加强

汽车合格证是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的证明,对于购车的消费者来说,汽车合格证是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投保、注销等手续时必须提交的法定证明文件之一。没有合格证,就不能办理汽车牌照,也无法上保险。

虽然汽车三包法规明文规定,经销商需明示并交付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三包凭证、维修保养手册等随车文件。但此规定并没有顺利阻止市场普遍以“车辆合格证抵押贷款”的融资模式。

车辆合格证问题的越演越烈,市场监管薄弱是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汽车三包有明文规定经销商需明示并交付合格证,但因汽车三包中并未规定经销商违反此条例该受何处罚,并且违反汽车三包规定的最高惩罚额度只有3万元,过低的违法成本根本无法防止某些无良经销商将合格证抵押给银行换取贷款的行为。

此外,政府引导并改变行业中“车辆合格证抵押贷款”的融资模式或许才是改善局面的重中之重。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状的改变要想在短期之内实现是不现实的,慢慢的引导和改变才是市场监管需要做的事。换言之,合格证问题的改变还需要走漫长的一段路,消费者要擦亮眼睛了。

消费者应及时主张权利 维护合法权益

汽车投诉网提醒消费者在购车时应仔细查看购买车辆的合格证,比对一下合格证上的车架号和发动机号。如果消费者在购车时遇到经销商不能同时交付合格证的情况, 应拒绝全款交易,或者与经销商书面详细约定经销商交付合格证的具体时间、逾期交付的违约责任及意外损失的赔偿条款等,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遇有经营者不能履行义务,应及时主张权利。

针对汽车与合格证分离现象,汽车投诉网将保持密切关注。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进入小程序
关注公众号
投诉问题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 - 2024 汽车投诉网粤ICP备12070654号 广州哲恒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