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原创
试驾|A级车的价格C级车的体验 越级感正是新一代凌派月月破万的秘籍
来源:汽车投诉网
24.1万0收藏
在全球环保节能越来越严格的趋势下,燃油车面临着未来被禁售的结局,而目前由于纯电动汽车带来的局限性,使其最终无法成为最优选择。油电混动车型的产生,便逐渐成为了新型燃油车市场的主流产品。本田作为混动技术的领军者,节节攀升的销量与消费者的认可度,足以证明本田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和功绩。 据广汽本田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7月份广汽本田总销量为71,741辆,实现同比大涨38.3%。其中SPORT HYBRID动力阵营销量为13,052辆,同比增长88.4%,混动市场发力表现迅猛。至此,广汽本田今年1-7月份总销量累计为388,506辆。 国内A级家轿车市场向

在全球环保节能越来越严格的趋势下,燃油车面临着未来被禁售的结局,而目前由于纯电动汽车带来的局限性,使其最终无法成为最优选择。油电混动车型的产生,便逐渐成为了新型燃油车市场的主流产品。本田作为混动技术的领军者,节节攀升的销量与消费者的认可度,足以证明本田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和功绩。

据广汽本田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7月份广汽本田总销量为71,741辆,实现同比大涨38.3%。其中SPORT HYBRID动力阵营销量为13,052辆,同比增长88.4%,混动市场发力表现迅猛。至此,广汽本田今年1-7月份总销量累计为388,506辆。

国内A级家轿车市场向来是竞争惨烈,尽管处于这样水深火热之中,本田凌派依然靠着自己的优势,每月持续破万的成绩,牢牢稳住了该细分市场新宠的地位。自2013年上市以来,至今凌派整体总销量已达860,000+台。同时,新一代凌派锐·混动已于今年6月份上市,7月份销量达到13,568辆,同比增长13.0%。

凌派锐·混动可以说是作为广汽本田最后一块混动板块的拼图,至此广汽本田完成了从紧凑级轿车、中高级轿车、SUV、MPV等多种级别的混动系列产品矩阵,成为目前市场覆盖面最广的混动车型产品。

外观设计上新一代凌派保持了旧款大气的设计风格,大嘴式的前脸加上飞翼式的大灯组,营造了越级的形象。值得一提是,大灯组光源均升级为LED,带来更明亮的视野。除此之外,整体上大致都与燃油版维持一致。

空间对这个级别的家用轿车来讲,是最大的刚需。而越级表现一直是凌派的优势所在,凌派锐·混动拥有2730mm的越级轴距和4756mm的超大车身,由此造成的宽适空间足以碾压同级。贴心的是,后排中央扶手的一体式多功能桌板也被保留下来,这也是同级独有。日常实用性十足,且在款待感上一样具备D级车的气场。

对于车身细节处的处理,例如专属的蓝色Logo、HYBRID专属蓝色标识,都在表明这是一辆不折不扣的本田混动车型。最大的不同,则是换装了一颗更为强大的“心脏”,凌派锐·混动搭载了本田在中国首发的1.5L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113kW,综合油耗低至4.0L/100km。这套混动系统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热效率达40.5%,是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热效率超过40%的发动机。

搭载第三代i-MMD的凌派锐·混动,有三种驾驶驱动模式,随时可以以进行无缝切换。在本次试驾中,线路涵盖了市区拥堵路段与高速路况,可以较好的体验到这三种模式。EV模式在起步中带来的平顺、柔和质感,仿佛置身在纯电动汽车上。发动机与电机默契配合的混动模式下,随要随有的动力响应,一点不辜负这套系统。而由发动机直接驱动带来的后果,则能够满足我对燃油车最后的倔强,且优秀的燃油经济性,也能让我更加肆无忌惮。

90后领先青年,是凌派锐·混动的主要目标群体。面对这群人的状况:“突破现状,超越他人”。想要做到超越,自然不能缺少速度的加持。所以,凌派锐·混动还针对新车进一步强化了驾驭激情。油门踏板采用了满载限位设计,在限位之前带来的加速性是平顺而安静的。深踩达到限位后,带来的则是提速强劲,酣畅淋漓的驾驶快感。

另外增加的Sport模式,除了该模式下应该有的动力表现之外,让我印象最深的,则是ASC声浪模拟技术。采用了本田传奇超跑NSX声浪专门开发的一套声浪模拟,让我瞬间仿佛置身于NSX驾驶室,感受V6引擎带来的狂野、躁动。

除了最核心的i-MMD技术,本田另外两大黑科技Honda SENSING和Honda CONNECT也搭载在凌派锐·混动上。行驶过程中感受安全超感系统带来的安心和互联带来的便利,不仅使全程驾驭轻松,更乐趣倍增。

写在最后:虽然凌派一直被定位于A级紧凑型家轿,但根据其表现早已越级,官方也将其定位于中级车,但价格却始终为A级车的区间。作为广汽本田首款战略混动中级车,前有上市7年来累积的几十万用户好口碑,后有本田第三代混动技术加持,新一代凌派锐·混动的到来,将发挥广汽本田混动全矩阵效应,助力SPORT HYBRID成为广汽本田销量支柱群。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进入小程序
关注公众号
投诉问题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 - 2024 汽车投诉网粤ICP备12070654号 广州哲恒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