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特斯拉电耗“断层第一”?实测数据背后的争议与真相 特斯拉电耗“断层第一”?实测数据背后的争议与真相近期,2025年新能源车型极限续航与电耗实测榜单公布,特斯拉Model3和ModelY凭借亮眼数据引发热议——在120km/h高速工况测试中,2025款Model3后驱版以14.69kWh/100km的平均电耗稳居榜首,ModelY后驱版紧随其后,电耗15.81kWh/100km,远超荣威、小鹏等竞品;在热门单电机轿车极限电耗榜中,Model3更是以17.89kWh/100km的成绩与小米SU7、银河E8共同跻身前三,且CLTC续航达成率达到55.1%,与小米SU7持平。不少网友直呼“特斯拉电耗优势断层”,但也有质疑声指出“数据背后藏着细节”,这场关于“电耗高低”的讨论,远比榜单数字更复杂。从实测数据来看,特斯拉的电耗表现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以高速120km/h工况为例,Model3在消耗56.25kWh电量的情况下,能行驶383公里,不仅电耗最低,续航里程也远超排名第二的荣威D6(308公里);即便是体型更大的ModelY,同样电量下也能跑355.9公里,电耗仅比Model3高1.12kWh/100km。这种优势背后,既有车型设计的因素——特斯拉Model3车身重量接近A级车水准,比同级别国产B级电动车轻约100-200kg,轻量化车身自然能降低能耗;也离不开轮胎配置的加持,Model3搭载的普利司通TURANZAT005EV轮胎,主打低滚阻特性,能减少行驶中的能量损耗,这对电耗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随着讨论深入,不少网友对实测数据的“客观性”提出了疑问。有行业人士指出,测评中未明确提及的细节可能影响结果:比如特斯拉出厂胎压普遍设定在2.9bar,而多数国产车型胎压为2.5-2.7bar,更高的胎压能降低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少滚阻,从而间接降低电耗;此外,测试时的均速、空调开启强度、车辆是否满载、上一次充电是快充还是慢充等变量,均未在榜单中详细说明,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电耗数据产生影响。有网友直言“只看电耗数字太片面,要是特斯拉全程关空调、空载测试,而其他车型正常开启舒适配置,这样的对比并不公平”。更有意思的是,关于“电耗重要性”的讨论也随之展开。支持特斯拉的网友认为,低电耗意味着“花钱更少”——以年行驶1万公里计算,Model3比电耗17kWh/100km的车型每年能省约231元电费(按0.7元/kWh计算),长期使用成本优势明显;但反对者则表示,消费者更在意“实际续航”而非“电耗数字”,比如小鹏P7虽然电耗16.04kWh/100km,比Model3高1.35kWh/100km,但90%电量能跑428.1公里,比Model3还多45公里,“能少跑一次充电站,比省几十块电费更实用”。还有网友拿油车类比:“就像油车,有人选500公里续航、百公里油耗5L的,有人选1000公里续航、百公里油耗12L的,关键看需求,不能单靠能耗论优劣。”此外,也有声音质疑特斯拉的“三电技术优势”。有网友指出,特斯拉ModelS的车重与国产B级电动车相近,但电耗却更高,“说明特斯拉并非所有车型都能做到低电耗,Model3和ModelY的优势更多是车身轻量化带来的,而非三电技术领先”;还有人认为,国产车企在电耗控制上进步迅速,比如荣威D6、小鹏P7等车型的电耗已逐渐接近特斯拉,且在配置丰富度上更具优势,“随着电池技术和电控系统的升级,未来电耗差距可能会进一步缩小”。其实,看待特斯拉的电耗表现,需要结合实测条件、使用场景和个人需求综合判断。如果日常以高速通勤为主,且注重长期使用成本,特斯拉的低电耗确实有吸引力;但如果更看重续航里程和配置体验,部分国产车型可能更符合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榜单数据还是网友讨论,都提醒我们:评价一款电动车的优劣,不能只盯着某一项指标,电耗、续航、配置、价格等因素的平衡,才是选择的关键。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迭代,相信“电耗竞赛”会愈发激烈,而最终受益的,终将是广大消费者。8小时前1691田秋怡
五菱星光730内饰官图发布,空间大配置高,提供三种动力 五菱星光730内饰官图发布,空间大配置高,提供三种动力 9月17日,上汽通用五菱发布了全星光730的内饰官图。该车定位为新MPV车型,主打亲民,将提供三种动力可选。新车采用环抱式座舱设计,提供胡桃棕、暖沙棕双色主题,配备12.8英寸中控屏,支持车机互联,更有小憩、露营、离车不下电等多场景模式满足不同需求。全车座椅支持不同调节模式,前排座椅可180°大角度放平,休整时可“原地躺平”;二排座椅配备双侧扶手,多角度可调;三排座椅支持4/6分比例放倒,靠背最大调节角度可达127°。此外,星光730中排横向过道平整,第二排座椅滑轨后端直接用螺栓固定在地板上,滑轨与地毯平齐,可增加后排乘客放脚空间。空间是这款车最大的特点和卖点,全车25处人性化储物空间,贯穿式储物盒可放下随身出行的物品,此外,还提供前排地图袋、后排储物盒、左右衣帽钩、专属手机台设计(支持50W无线快充)。该车长宽高分别为4910×1850×1770mm,拥有2910mm超长轴距,并采用“2+2+3”真7座布局。内部有效车长达到同级最长的3331mm,横向宽体设计达到同级最大的1500mm,中后排座间距也达到超长的1780mm,实现了同级最高的88%后排空间利用率。二排过道宽度最大230mm,乘员从二排到三排不用侧身通过,头部空间充裕,让乘客乘坐不压抑。第三排地板至顶棚超1.2米,座椅坐垫尺寸(长/宽1222mm、490mm),可轻松容纳1名孩童躺卧休息。还采用魔术翻折设计,靠背放倒向前翻折后,拓展出1202L最大容积,可同时容纳2个20寸行李箱、4个28寸行李箱和1个背包。此外,星光730还配备了同级唯一的电动侧滑门,采用隐藏式轨道设计,轻拉电滑门即可自动开闭,门洞高度1145mm,门槛高度也较低,并配备了B柱辅助拉手,方便上下车。简单回顾外观,汽油版和插混版的五菱星光730外观方面基本保持一致,车头采用了大尺寸的纺锤形黑化格栅,灯组则为四边形设计。纯电版车型进行了差异化设计,新车改为了封闭式格栅,只是保留了大灯中央的黑色饰板。车尾部分,三款车型设计则完全一致,尾灯轮廓与头灯比较相似,采用了较为修长的多边形设计。动力方面,燃油版车型搭载1.5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0kW;插电混动版车型将搭载1.5L发动机与电机的组合,发动机最大功率78kW。纯电动版车型电机最大功率为100kW,匹配54.5/60kWh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450/500km。8小时前1602田秋怡
 乐道L90座椅引热议:叫板劳斯莱斯闪灵,是真舒适还是商业噱头? 乐道L90座椅引热议:叫板劳斯莱斯闪灵,是真舒适还是商业噱头?近期,资深车评人陈震的一则体验分享在汽车圈掀起波澜——他公开表示“乐道L90的座椅比劳斯莱斯闪灵更舒服”,还强调“拉着同事们体验后大家一致认同”。这番将定价大概率在30-50万级的乐道L90,与超豪华纯电轿跑劳斯莱斯闪灵(起售价超500万)直接对比的言论,既让乐道L90获得极高关注度,也引发了关于“座椅舒适度评判标准”“车评客观性”的激烈讨论。从车评内容来看,陈震对乐道L90座椅的认可集中在“柔软度”和“乘坐体感”上。有网友补充体验反馈称,“乐道L90前排座椅填充很足,靠背贴合度高,久坐也不觉得累,甚至比自家蔚来ES8的座椅还要舒服”;也有人提到其第三排空间表现——另一位车评人韩路在测试中,用“两掌以上厚度”描述第三排头部空间,还特意强调“头发立着也不压抑”,间接印证了这款车型在乘坐空间与座椅舒适性上的均衡性。作为定位中高端市场的新能源车型,乐道L90若能在座椅体验上突破,确实能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毕竟“舒适性”是家庭用户选购中大型车型的重要考量。但争议也随之而来。不少网友对“乐道L90赢过劳斯莱斯闪灵”的结论存疑,核心质疑点集中在两点:一是“定位与成本差异”,劳斯莱斯闪灵作为超豪华车型,座椅采用定制化真皮材质,还配备了电动调节、通风/加热/按摩、压力感应调节等多种高阶功能,其舒适度设计不仅追求“柔软”,更注重“定制化奢华体验”与“长途乘坐的疲劳缓解”,而乐道L90作为大众市场车型,即便座椅柔软度达标,在材质、功能复杂度、细节工艺上与闪灵仍有本质差距;二是“车评客观性”,有网友调侃“陈震收钱办事”“支付宝到账提示音已经响了”,认为这种跨级对比可能带有商业合作倾向,甚至有人翻出过往案例,质疑其评测结论的中立性,比如“吐槽众泰用真保时捷接待却话里话外骂其不要脸”,认为其评价标准存在双重性。此外,关于“座椅舒适度”的评判本身也存在主观性。有人认为“柔软=舒服”,也有人更看重“支撑性”——比如长途驾驶中,过度柔软的座椅可能导致腰部缺乏支撑,反而容易疲劳,而劳斯莱斯闪灵的座椅设计,更偏向“柔软与支撑的平衡”,兼顾舒适与长途乘坐需求。乐道L90若单纯追求柔软,可能在支撑性上不及闪灵,只是不同用户的体感偏好不同,导致评价出现分化。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争议也让“乐道”品牌进一步走进大众视野。此前乐道与华为合作的消息已引发关注,此次借由“座椅对比闪灵”的话题,品牌热度再次攀升。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更需要理性看待这类对比——与其纠结“是否赢过超豪华车型”,不如聚焦车型本身是否符合自身需求:比如日常通勤为主,柔软舒适的座椅能提升幸福感;若常跑长途,支撑性与功能丰富度更值得关注。若有条件,亲自到店体验仍是判断座椅是否合适的最佳方式,毕竟“别人觉得舒服”不一定等于“自己坐着舒服”。目前,劳斯莱斯方面尚未对“座椅被乐道L90超越”的言论作出回应,而乐道品牌也未借机进行过度营销,这场争议更多停留在网友与车评圈的讨论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结论是否客观,乐道L90已凭借这场“跨界对比”成功破圈,后续其实际市场表现与用户长期体验反馈,将成为检验其座椅舒适度是否“名副其实”的关键。8小时前2095田秋怡
哪吒汽车迎来重组,山子高科10月接管,目标销量20万辆 哪吒汽车迎来重组,山子高科10月接管,目标销量20万辆 9月1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哪吒汽车将迎来重组。A股上市公司山子高科正推进与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的重组事宜。原合众新能源人员将于10月1日后完成交接清退,山子高科团队将正式进场接管。目前,山子高科已连续涨停4连板。公开信息显示,合众新能源于2025年6月被浙江嘉兴中院受理破产重整,7月启动投资人预招募,山子高科随后以战略投资人身份参与重整程序。据重组方案披露,山子高科计划将旗下南京邦奇的混动/电驱技术以“技术入股”形式注入合众新能源,换取不少于15%的股权或董事会席位。同时将合众新能源的应收账款转为股权,并分阶段注资,首笔资金约2亿元。资金支持方面,山子高科发布公告称,粤财信托已向公司发放1亿元贷款,期限24个月,全资子公司南京邦奇作为共同还款人,以其工业用地及地上建筑物提供抵押担保。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与宝能系接盘威马汽车的困境形成对比,山子高科的重组方案更注重产业协同。资料显示,宝能系接手威马时面临203亿元债务压力,仅能投入10亿元资金,且自身被执行金额超600亿元。而山子高科采用“技术+资金+供应链”的组合模式,计划联合丰田三共或地方国资成立专项公司,并承诺2027年前实现零部件自给率80%、整车销量20万辆的目标。对此,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山子高科本身有汽车零部件业务基础,和哪吒的整合难度比跨界资本小得多。”8小时前2102田秋怡
荣威M7 DMH正式上市,限时优惠至8.58万-10.28万元荣威M7 DMH正式上市,限时优惠至8.58万-10.28万元2025年9月17日,长续航中大型豪华轿车荣威M7DMH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160km舒享版、160km悦享版、160km臻享版3款车型,官方指导价9.78万元-11.48万元。即日起至10月31日(含)前完成大定并锁单的用户,可享限时美好价8.58万元-10.28万元。现在下定更可尊享至高价值18,000元限时四重礼,包含“五大件终身质保”、“零自燃终身保障”等多重专属购车权益。荣威M7DMH深刻洞察家庭出行的每一个细节,以全球首搭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重新定义智能交互,以同级唯一全景沙发躺椅和mCDC动态悬挂系统打造前所未有的舒享座舱,更以同级最长CLTC纯电续航实现里程零焦虑。荣威M7DMH全面进军中大型混动轿车市场,真正将“大美好DMH”贯彻至每一段出行旅程,为用户带来超越期待的从容与美好。荣威M7DMH以匠心精神重新定义座椅舒适标准,同级唯一全景沙发躺椅支持副驾一键折叠,可实现后排专属超长腿托,视野角度增加38°,为家人带来交流无阻的温馨体验。加厚腰靠与可调节头枕,实现背、腰、腿三维支撑,无论是宝妈照顾孩童、旅途中照顾长辈,还是工作间隙小憩,皆可尽享从容自在的舒心时光。舒适贴心的驾乘体验,源自荣威M7DMH搭载的慕斯舒压座椅。该座椅融合多重材质“黑科技”,兼顾舒适、支撑与耐用。表层采用UltraTouch极触材质,触感细腻亲肤,且具备抗污性能;内部填充Surflex®反重力海绵,以闭孔蜂巢结构实现柔软度提升22%、支撑力提升20%、吸震力增强30%,既能过滤颠簸,又能久坐不疲。再加上同级唯一mCDC动态悬挂,带来“过坎不颠、过弯不晃、长途不晕”的乘坐感受,让出行真正成为移动中的舒享之家。在智能化时代,荣威M7DMH全球首搭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以“会深度思考的AI智舱”重新定义人车交互,实现从指令式到自然人感交互的跨越。该系统具备行业领先的模糊语义理解能力,可准确处理倒装句、否定句和多意图指令,理解准确率较传统模型提升14倍,覆盖15大核心场景。同时,其记忆贯穿技术支持多轮上下文对话,融合本地、云端与大模型记忆,使车辆成为越来越懂用户的智慧伙伴。凭借行业最多的车控端口与复杂指令联动能力,用户只需说一句“帮我哄孩子睡觉”,即可自动执行调温、调风、关窗、播放故事等一系列操作,响应准确率提升58%,为用户带来更贴心、更连贯、更自然的AI出行体验。此外,荣威M7DMH还拥有同级领先的手车互联生态域,覆盖OPPO、vivo、小米、华为、苹果等所有主流手机品牌,实现“手机桌面上车、应用无缝流转”的便捷体验。AI辅助驾驶系统则将智能优势从座舱延伸至驾驶场景,凭借AI补盲及全场景智能泊车等功能,让新手出行也能有“老司机”般的从容与自信。“超长续航、超低能耗、全生命周期保障”是用户对混动车型的核心诉求,也是衡量产品实力的关键标尺。荣威M7DMH搭载领先的DMH6.0超级混动系统,实现CLTC纯电续航160km,远超行业100-150km主流区间。满油满电CLTC综合续航达2050km,能耗低至2L级,每公里油费不足0.2元,为用户带来“短途用电爽、长途用油省”的出行新体验。荣威M7DMH还提供包括发动机、变速箱、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电池包在内的“五大件终身质保”,首任非营运车主不设年限与里程限制。这项承诺源于上汽“国家队”雄厚的技术底蕴与严苛的品控体系,旨在以覆盖车辆全生命周期的保障,彻底消除用户对混动系统维修保养的顾虑,让用户买得放心、开着安心。作为明珠概念车首款量产旗舰,荣威M7DMH由前劳斯莱斯设计总监约瑟夫·卡班亲自操刀,融合东方中正哲学与现代简洁型面,呈现出流畅线条与光影交织的高端品质,带来“自信、优雅、体面”的美学新境。荣威M7DMH凭借近5米车长、2820mm轴距以及85.5%超高得房率,实现全员舒展的乘坐享受。527L超大后备厢、31处储物空间、双手机位无线充电等设计,于每一处细节悉心考量,将实用功能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重新定义了中大型豪华家轿的空间标准。荣威M7DMH以“大美好DMH”为产品内核,从舒适座舱、智能科技、混动实力到豪华设计,全面回应家庭用户真实需求。作为一款10万内的插混轿车,荣威M7DMH展现出成为现象级爆款的强大潜力,有望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用户的品质首选。12小时前2252田秋怡
奇瑞风云X3L震撼上市,10.99万起开启方盒SUV新潮流奇瑞风云X3L震撼上市,10.99万起开启方盒SUV新潮流9月17日晚,奇瑞风云品牌旗下紧凑型增程式SUV风云X3L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盛大上市,引发车市高度关注。新车共推出4个版本,135畅行版售价10.99万、215远行版售价12.19万、215智行版售价13.39万、205四驱高能版售价14.99万,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为消费者带来全新出行选择。自成都车展开启预售以来,风云X3L便凭借独特魅力吸睛无数。发布会现场,潮流改装车与沉浸式体验区相互交融,打造出充满个性的“大方街区”潮流地标。值得一提的是,“不老男神”吕良伟亲临现场,其坚持运动、自律的形象,与风云X3L“全铝合金车身”的坚固轻盈、“黄金增程”的持久动力以及“8+X+5全场景驾控”的全面实力相得益彰,实现了品牌与明星合作人之间的深度情感共鸣。风云X3L依托“百万级豪华同源技术”,大幅降低高性能方盒SUV的入手门槛。该车采用豪华铝基工艺、全铝合金车身及铸铝H臂后悬架,带来媲美百万级豪车的品质感受。外观设计融合硬派越野基因与东方美学,以“大方美学”设计语言塑造出同级最宽车身与最优比例,同时配备丰富的生态套件与女性友好配置,尽显时尚风采。动力层面,风云X3L搭载同级最强的鲲鹏黄金增程CEM-S系统,鲲鹏1.5TGDI专用增程发电机热效率高达45.79%,油电转化效率达3.71kWh/L,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配合33.68Wh增程专用高功率电池包,车辆纯电续航最高可达215公里,综合续航超1200公里,实现超长续航与高效节能,驾驶过程安静平稳。此外,新车还提供单电机两驱和双电机四驱版本,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驾驶需求。为进一步展现产品的无限可能,此次上市还同步推出超境·穿越版、超境·都市版、复古定制版、萤火·探境版、风云·拓境者、风云·骑士版6大官改版型,涵盖户外越野、都市潮流等多元场景需求,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选择。此次风云X3L的上市,不仅全方位展现了其卓越的产品实力,更标志着技术奇瑞向时尚化、年轻化迈出坚实步伐,为风云品牌注入全新活力,开启中国方盒品类“豪华体验普及”的崭新篇章。1天前7036田秋怡
历时4年,站车顶维权女车主胜诉,特斯拉需提供完整行车数据历时4年,站车顶维权女车主胜诉,特斯拉需提供完整行车数据9月16日消息,据报道,今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就张女士诉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作出判决:认定特斯拉作为经营者应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责令其向张女士提供事故前三十分钟的完整行车数据。当事人张女士向媒体表示,她最初是以产品质量案去起诉的特斯拉,但当时数据不完整,特斯拉方面一直没有提供完整数据,所以就先把案由更改成了数据案。她会在拿到完整数据后,再去申请司法鉴定,看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数据为依据做刹车的司法鉴定。张女士为上海车展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2021年4月19日,她在上海车展期间爬上了特斯拉展车车顶,大呼“特斯拉刹车失灵”,引起舆论关注。上海警方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对张女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随后,特斯拉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张女士,并索赔500万元。直到今年7月11日,上海市二中院作出二审判决,维持原判,认定张女士侵犯特斯拉名誉权,需向特斯拉赔礼道歉并赔偿17万元。但该案只是维权女车主侵犯特斯拉名誉权的案件,至于女车主起诉特斯拉刹车失灵的案件,直到今日才有了初步结果。法院判令特斯拉提供事发前30分钟完整的行车数据。后续,维权女车主拿到事发时完整行车数据后,再以数据为依据,申请司法鉴定涉事特斯拉车辆是否刹车失灵。1天前85531田秋怡
  辅助驾驶 L1 到 L5 咋区分?从 “帮踩刹车” 到 “完全不用管” 辅助驾驶 L1 到 L5 咋区分?从 “帮踩刹车” 到 “完全不用管”现在买车总听销售说“这车有L2辅助驾驶”“L3马上要上了”,可这些数字到底啥意思?其实从L1到L5,每级差别都特别大——从“帮你省点脚力”到“全程不用你操心”,今天用大白话拆解清楚,再配上对应的功能,看完你也能轻松判断自家车的辅助驾驶等级。先看最基础的L1级辅助驾驶,核心是“脱脚不脱手”,简单说就是帮你控制“油门和刹车”,但方向盘还得自己握。比如跑高速时开的ACC自适应巡航,设定好速度和跟车距离后,车子会自己跟上前车加速、减速,不用你一直踩油门;还有AEB自动应急制动,遇到突发情况车子会自己刹车,避免追尾;LDP车道偏离干预更实用,只要你没打转向灯压线,方向盘会轻轻拽一下帮你回正。这些功能现在10万级以上的车基本都有,本质是“帮你减轻操作负担”,但全程得集中注意力,不能走神。再到大家最熟悉的L2级辅助驾驶,升级成“脱手不脱眼”,车子能同时管“油门、刹车和方向盘”,但你得盯着路况,随时准备接管。比如堵车时用的TJA交通拥堵辅助,跟着前车慢慢挪,方向盘自己调整方向,不用你频繁打方向、踩刹车;跑高速的LCC车道居中辅助更厉害,能让车子稳稳待在车道中间,就算路面有点弯也能自己修正;要是想变道,开启ALC自动并线,打个转向灯,车子会自己观察后视镜,确认安全后完成变道。现在很多家用车都标着“L2+”,其实就是在基础L2上加了高速NOA(高速领航辅助),能自己根据导航上高速、下匝道,比如特斯拉的Autopilot、比亚迪的DiPilot都属于这类。但记住,L2再智能也得“眼不离路”,不少车还会通过方向盘感应,检测你有没有握方向盘,一旦发现你分心就会报警。接下来是L3级辅助驾驶,这是个“分水岭”,能做到“脱眼不脱脑”——特定场景下(比如高速、城区快速路),你不用盯着路面,但得保持清醒,车子喊你接管时要马上接手。目前能落地的L3功能主要是城区NOA(城区领航辅助)和HDA高速驾驶自动化,比如在城区里,车子能自己识别红绿灯、避让行人、绕开加塞车辆,全程不用你看路;跑高速时更是能自己应对复杂路况,甚至处理突发情况。不过L3有个前提:只有在“系统认定安全的场景”下才生效,比如遇到暴雨、大雪天气,系统会提示你接管,而且目前只有少数高端车型(比如奔驰S级、华为ADS3.0车型)支持,还没大规模普及。再往上的L4级辅助驾驶,就是“脱脑不用管”了,车子能在“特定区域”里全程自己处理所有情况,你完全不用操心,甚至可以在车里看手机、休息。比如AVP自动代客泊车,你在商场门口下车,车子会自己找车位、停好车;未来可能还会有“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固定路线上(比如机场到市区),车子自己规划路线、应对路况,全程不用人干预。不过L4目前只在少数城市的特定区域试点,比如深圳、上海的无人驾驶网约车,还没到普通消费者能用到的阶段。最后是L5级辅助驾驶,堪称“终极形态”——不管是市区、高速,还是暴雨、大雾天气,车子都能像老司机一样应对,真正实现“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无人驾驶。你只要说一句“去公司”,车子就会自己规划路线、避让障碍、找车位,全程不用你碰任何操作。不过L5现在还停留在研发阶段,毕竟要应对各种复杂路况(比如农村小路、突发事故),技术难度特别大,估计还得等好几年才能落地。看完这五级辅助驾驶,你应该能明白:不是数字越大越好,关键看你用不用得上。日常通勤、跑高速,L2级基本够用;要是经常跑城区复杂路况,L3能帮你省不少心;至于L4、L5,咱们慢慢等技术成熟就好。最后提醒一句:不管是哪级辅助驾驶,都只是“辅助”,不能完全依赖,安全驾驶还是得靠自己!1天前64061田秋怡
宁德时代钠新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全球首款钠离子电池落地在即宁德时代钠新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全球首款钠离子电池落地在即9月16日消息,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于4月发布的钠新电池,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拥有优异的低温能量保持率与安全表现。9月初,公司钠新电池已通过新国标认证,成为全球首款通过新国标认证的钠离子电池。目前,宁德时代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正在与客户推进开发和落地,进展顺利。新国标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旨在从源头杜绝电动汽车自燃风险,在热扩散、底部撞击、快充循环等多个维度,对电池的安全性提出了严格要求。在由中汽中心新能源检测中心执行的第三方权威测试中,宁德时代钠新电池在电芯与电池包层级均表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顺利通过各项试验。钠新电池不仅有效降低了对锂资源的依赖,构建了更安全、更低碳的新型电池产业生态,还解决了北方地区的低温痛点,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北方及其他高纬度地区的普及。宁德时代钠离子动力电池在今年4月21日的发布会上正式公布,当时官方称将于12月正式量产,可应用于混动和纯电车型。钠离子电池拥有175Wh/kg的行业最高能量密度,混动纯电续航超200公里,纯电续航超500公里,支持5C超快充,拥有10000次的循环寿命。钠离子安全性远超锂电池,其经过了严苛的测试,包括多面挤压、针刺贯穿、电钻穿透、电池锯断,均做到不起火、不爆炸。最关键的是无惧低温,实测在-30摄氏度环境中,从30%充电至80%仅需30分钟,可用电量93%,10%SOC亏电状态下可维持120km/h高速行驶。1天前71271田秋怡
奥迪 E5 Sportback 正式上市,定义智能豪华纯电新标杆奥迪 E5 Sportback 正式上市,定义智能豪华纯电新标杆2025年9月16日,广州,奥迪旗下首款全新豪华电动战略车型——奥迪E5Sportback正式上市,全系推出先锋型、先锋plus型、先锋quattro型及旗舰quattro型4款配置,臻享价23.59万元起,叠加万元保险现金权益后,实际入手价进入22万级区间,且上市即开启交付,为追求高端电动出行的消费者带来“即买即享”的便捷体验。作为奥迪全新电动车设计语言在华的首发力作,该车融合德系精工与中国前沿数字创新,以先锋美学、前瞻智能、极致驾控与精工品质,重新诠释“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品牌精神,开启智能豪华纯电新纪元。在设计层面,奥迪E5Sportback精准契合中国先锋新能源用户审美,通过五轮用户调研后,创新性融合奥迪经典轿跑与瓦罐车身形态,打造出兼具未来感与优雅气质的造型。前脸全球首用“星钻光幕”设计,将灯光元素、空气动力学组件与传感器一体化集成,既延续奥迪“灯厂”的光影魅力,又凸显数字时代的科技质感;车身线条流畅动感,溜背式车顶搭配隐藏式门把手,有效降低风阻的同时,强化轿跑姿态;内饰以结构化建筑美学为基调,采用清晰的横向分层布局,天然实木材质与科技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兼具豪华质感与舒适氛围的座舱环境,细节处尽显奥迪对精致工艺的追求。智能体验上,奥迪E5Sportback的全新一代超感互动数智座舱堪称“中国用户专属”。搭载高通骁龙8295车规级芯片,运行全新AUDIOS操作系统,以“自然交互,触手可及”为核心,带来如iPhone般流畅的车机交互体验;座舱中央的奥迪助手,基于深度定制的火山引擎大语言模型“豆包”开发,具备强大的语义理解、多轮对话与车控交互能力,更率先实现声音克隆黑科技,可定制专属语音伙伴,如同身边的智能管家;中央扶手区的“奥迪智慧岛”借鉴苹果touchbar设计,集成50多项可定制快捷盲操功能,日常操作无需分心,大幅提升驾驶安全性与便捷性。辅助驾驶领域,奥迪与中国顶尖科技公司Momenta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行业首个“德系DrivingDNA+端到端飞轮大模型”方案,全面覆盖城市、高速与泊车场景;上汽奥迪首次提出“辅助驾驭”概念,提供柔和、敏捷、标准三种辅助模式,既适配中国用户多元驾驶偏好,又在辅助状态下延续纯正奥迪驾控质感,让智能辅助与驾驶乐趣完美融合。驾控性能是奥迪E5Sportback的核心亮点之一,充分传承品牌百年运动基因。全系部分车型搭载前后永磁同步双电机系统,最大功率达787匹马力,峰值扭矩800Nm,0-100km/h加速仅需3.4秒,性能媲美顶级性能车;电动时代的全新quattro系统,在奥迪百年驾驶数据大模型训练下,比传统机械quattro响应更快、智能度更高,确保复杂路况下的精准动力分配;同时,车辆配备CDC可变阻尼减震系统、空气悬架、Brembo四活塞高性能制动卡钳,辅以渐进式转向系统与后轮转向系统,既保证了激烈驾驶时的运动张力,又兼顾日常通勤的豪华舒适性,实现“操控与舒适”的完美平衡。为回馈消费者,奥迪推出多重购车权益: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购车用户可享全系10000元保险现金礼遇,金融方案提供5年超长贷(前24期0息)或最长3年无忧租(首付99000元起,期满可选择购买、续租或退还);此外,全系用户还可享价值超55000元权益,包括超清电子外后视镜免费升级、六款个性车色免费选、全景辅助驾驶终身免费使用、至高500万保额辅助驾驶无忧保障,以及奥迪原厂高定车载香氛替换装礼盒(2份)与定制版128G随行U盘;有选装需求的用户,选购“数智先锋升级包”“奢享座舱升级包”等配置包,还可享受限时立减优惠。品质保障方面,奥迪E5Sportback诞生于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该工厂融合德国精工与中国智能制造,与奥迪英戈尔施塔特工厂一脉相承,严格遵循奥迪全球统一质量标准;车辆研发过程中历经“两冬两夏”极端环境测试,关键性能均在德国奥迪总部尖端实验室完成认证,从研发到制造全方位确保产品可靠性。服务网络建设上,上汽奥迪正加速展厅升级,目前近200家展厅已完成AUDI品牌元素焕新,预计2025年底将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建立超240家全功能用户中心,为用户提供覆盖购车、用车、售后的全周期优质服务。奥迪E5Sportback的上市,不仅是传统豪华品牌在智能纯电领域的一次彻底革新,更标志着奥迪在华电动化战略的加速落地。该车现已全面到店,消费者可前往上汽奥迪全国各门店品鉴试驾,亲身感受这款“融合德系基因与中国智能”的豪华纯电车型,开启高端电动出行新体验。2天前8917田秋怡
2026款奔腾小马焕新登场,打造都市潮趣出行新宠2026款奔腾小马焕新登场,打造都市潮趣出行新宠在竞争激烈的微型电动车市场,2026款奔腾小马以焕然一新的姿态重磅上市,凭借极具吸引力的价格、丰富的配置与个性化设计,迅速成为年轻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新车售价区间为3.49-4.69万元,以超高性价比为城市通勤族与追求个性的年轻群体提供了理想的出行选择。颜值即正义,2026款奔腾小马在外观设计上独树一帜。新增的雪樱粉车漆成为最大亮点,该颜色从樱花气泡饮中汲取灵感,采用6层喷涂工艺,让珠光粒子漆面在阳光下闪耀着柔和迷人的光泽,精准戳中少女心,为街头增添一抹浪漫色彩。车身延续经典“方盒子”造型,线条圆润饱满,搭配12英寸撞色轮毂,既保留了微型车的灵动小巧,又通过平直车顶与饱满型面优化了车内空间感。前脸萌系电眼大灯方中带圆,环绕一圈LED日行灯,点亮后辨识度极高;封闭式前格栅搭配下方细长条散热开口,配合车身的撞色设计,营造出可爱不失灵动、小巧不失优雅的潮趣风格。除雪樱粉外,还有山茶绿、气泡蓝、蜜桃粉、天黛青、茉莉白、芝士白等共计6种外观配色可供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审美。走进车内,2026款奔腾小马同样带来诸多惊喜。内饰新增“可可棕”配色,温暖柔和的色调如同比利时热可可般治愈人心,与抗污耐刮的座椅材质相结合,不仅提升了视觉质感,更兼顾了日常使用的实用性。同时,车内保留天黛青、山茶绿、蜜桃粉、沙滩金等经典内饰配色,与外观丰富的色彩组合相呼应,实现6种外观色与4种内饰的自由搭配,让每一辆奔腾小马都成为独一无二的个性之选。此外,车内细节设计充满巧思,如仪表板上的标准拼插积木台,为用户打造DIY创意空间,可随心搭建手机支架、节日装饰等;趣味踏板将刹车踏板设计成音乐播放软件的“暂停”符号,电门踏板设计成游戏中的“加速”符号,换挡旋钮采用甜品抽象形体设计,色彩鲜艳,操作便捷,为驾驶过程增添不少乐趣;副驾前方的三个实用挂钩,方便悬挂毛绒玩具、奶茶杯、购物袋等物品,尽显生活情趣。智能配置方面,2026款奔腾小马越级表现。全系标配10.1英寸高清中控屏,接入DeepSeekAI系统,强大的语音控制功能让用户只需动口,即可轻松实现听歌、追剧、导航等操作,还拥有在线音乐、手机投屏及超30万+应用生态,极大丰富了出行娱乐体验。不仅如此,新车还贴心设置亲子绘本空间与街机游戏库,满足家庭出行时不同年龄段的娱乐需求。同时,新增蓝牙钥匙与无感启动功能,用户手机靠近车辆即可自动解锁,落座踩刹车便能直接上电启动,彻底告别传统车钥匙的繁琐,为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带来更多便利。针对城市拥堵路况,奔腾小马2026款搭载低速蠕行模式,车辆可自动跟随前车缓行,有效解放右脚,缓解驾驶疲劳。流媒体后视镜与行车记录仪支持一键调取关键影像,紧急情况下自动锁定前后10-20秒的行车证据,为出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车辆采用三门四座布局,后排座椅支持50:50比例放倒,后备厢容积可灵活扩展,无论是日常购物、接送孩子,还是周末短途出游,都能轻松应对;上掀式尾门设计在雨天取放物品时更为便捷,细节之处尽显人性化考量。动力性能上,2026款奔腾小马搭载20千瓦电机,全系标配222公里续航里程,完全满足城市日常通勤需求,每公里仅需5分钱的用车成本,经济实惠。同时,车辆具备快充功能,进一步提升补能效率。在安全性上,高强度笼式车身结构搭配标配的主驾安全气囊,电池防尘防水等级达到IP68级,全方位守护用户出行安全。自上市以来,奔腾小马已凭借独特魅力圈粉超10万用户。此次2026款车型的升级,更是精准狙击年轻消费者需求。3.49万元起的亲民售价,结合整车/三电终身质保、终身免费道路救援等大厂售后保障服务,让预算有限但追求个性、品质出行的年轻群体没有后顾之忧。在微型电动车市场日益同质化的当下,2026款奔腾小马凭借色彩美学创新、智能体验升级与超高性价比,重新定义“小而美”出行方式,有望持续引领都市潮趣出行新风尚,成为更多年轻人的潮流出行搭子。2天前8250田秋怡
 比亚迪固态电池落地测试!续航超1800公里,海豹EV先尝鲜 比亚迪固态电池落地测试!续航超1800公里,海豹EV先尝鲜最近新能源汽车圈的“大新闻”,非比亚迪固态电池莫属。在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比亚迪孙华军明确表示,品牌固态电池已正式装车并进入测试阶段,首款搭载车型锁定为比亚迪海豹EV——这意味着困扰电动车用户多年的“续航焦虑”“充电慢”难题,可能要迎来新解法了。从目前曝光的技术参数来看,比亚迪固态电池的实力相当亮眼。理论续航里程直接冲到1875公里,即便考虑实际路况损耗,日常使用中轻松突破1000公里也不是问题,甚至有说法称实际续航能达到1600公里。要知道现在主流电动车的CLTC续航大多在500-700公里,这个续航能力几乎是“翻倍级”提升,跑长途再也不用频繁找充电桩,堪比燃油车的“一箱油跑到底”体验。充电速度同样是“杀手锏”。官方透露全固态电池仅需1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充电,对比现在普遍需要30分钟以上的快充(还得是大功率充电桩),效率提升不止一点。想象一下,日常通勤后去便利店买瓶水的功夫,车子就能补满续航;就算跑高速,休息片刻的时间也足够应对接下来的路程,“充电等半天”的痛点或许真能被解决。不过也有网友在评论区“较真”,调侃“但凡会句英语也不至于,明明是刀片电池”,其实这是把“固态电池”和比亚迪此前的“刀片电池”搞混了。刀片电池是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创新结构,主打安全和空间利用率;而固态电池是全新的电池技术路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质,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充电速度上都有本质突破,两者属于不同技术维度,这次装车测试也是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当然,新技术从测试到普及还需要时间。比亚迪也明确了推进节奏:2027年将开启固态电池的示范装车,2030年实现大规模量产。现在海豹EV的测试,更像是“技术验证”——通过实际路测收集数据,优化电池在不同温度、路况下的稳定性,为后续大面积应用打基础。毕竟对消费者来说,除了续航和快充,电池的长期耐用性、安全性才是更核心的考量,而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实际测试来验证。对普通用户而言,这次固态电池测试的意义不止于“多了一款好电池”。从行业角度看,比亚迪作为新能源龙头企业,固态电池的落地会倒逼整个行业加速技术迭代,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品牌跟进,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而对想买车的人来说,现在不用急着等固态电池——毕竟量产还得好几年,当下的刀片电池、长续航版本电动车,已经能满足日常需求;但如果是长期观望,不妨期待一下2027年示范装车后的实车表现,或许会有更大惊喜。总的来说,比亚迪固态电池的装车测试,是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信号。从“续航焦虑”到“续航自由”,从“充电慢”到“快充如加油”,电动车离“全面替代燃油车”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接下来就看海豹EV的测试结果如何,能不能为固态电池的普及开个好头了。2天前1万田秋怡
布加迪威龙20周年纪念,全新Logo致敬传奇车型 布加迪威龙20周年纪念,全新Logo致敬传奇车型 9月15日,为纪念威龙(Veyron)车型诞生20周年,布加迪(Bugatti)公布了最新纪念举措。此次推出的并非以“致敬”为名、马力超1800匹的Bolide或Tourbillion特别版车型,也不是价格高昂且限量发售的时尚服饰或行李箱系列,更非又一张碳纤维台球桌。相反,这个法国豪华汽车品牌为旗下自Type35以来最负盛名的车型——威龙打造的最新致敬之作,竟是一枚全新Logo。据了解,这枚Logo名为“威龙20周年”(20YearsofVeyron),旨在致敬2005年9月于莫尔塞姆(Molsheim)首次亮相的布加迪威龙16.4车型,其官方首秀将定于下周举办的2025年布加迪节。Logo设计中融入了数字“20”,并巧妙采用法国国旗的蓝、白、红三色;同时,Logo上还印有皮埃尔・威龙(PierreVeyron)的签名。皮埃尔・威龙曾是一位绅士车手,也是布加迪的长期客户,1939年他曾驾驶布加迪赛车赢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威龙这款超级跑车的命名正是为了纪念他。该Logo不仅彰显了布加迪“二十年来在工程技术、创新突破与卓越设计领域的非凡成就”,也致敬了品牌自1909年在阿尔萨斯(Alsace)地区创立以来的深厚历史根基。目前来看,纪念举措大致就是这样。截至目前,这枚Logo仅计划在莫尔塞姆布加迪节上重点展示。届时,在耶稣会公园(ParcdesJésuites)内,布加迪将展出多款品牌经典车型与现代车型(部分来自品牌自身,部分来自客户收藏),当然,各式各样的威龙车型也将齐聚现场,堪称一场“威龙盛宴”。不过,布加迪尚未公布更多纪念细节——今年早些时候在米兰举办的四车巡游活动,以及推出的“Brouillard”专属定制车型,是目前仅有的两项官方纪念活动。对于素来以夸张风格著称的超级跑车品牌而言,这样的纪念规模显得格外低调,要知道,今年的布加迪节不仅纪念威龙车型“大胆愿景”的二十年历程,还恰逢品牌创始人埃托尔・布加迪(EttoreBugatti)1881年9月15日的诞辰。按理说,推出一款威龙特别版车型本是契合主题的选择:威龙系列累计生产450辆,其中包括四款定制版本——16.4硬顶版、GrandSport敞篷版、动力更强的SuperSport版,以及GrandSportVitesse敞篷版,此外还有17款不同的特别版车型。但推出新款特别版的可能性极低,因为所有版本的威龙车型早在2015年就已停产,且布加迪素来反对对经典车型进行“改造亵渎”。推出一款纪念腕表同样是合适的致敬方式,但鉴于不久前雅各布text-indent:2em;font-size:18px;margin:12px0px15px;letter-spacing:0px;font-family:"PingFangSC","HiraginoSansGB","MicrosoftYaHei","WenQuanYiMicroHei","HelveticaNeue",Arial,"sans-serif";">尽管威龙车型(堪称布加迪史上最重要的车型)于2005年首次亮相,但其研发故事实际上可追溯至1997年。当时,大众集团时任董事长费迪南德・卡尔・皮耶希(FerdinandKarlPiëch)在日本的一次长途火车旅行中倍感无聊,便在一张旧信封背面勾勒出了18缸发动机的设计草图。这便是W18发动机的雏形,此后该发动机为大众即将收购的布加迪品牌催生了五款不同的设计方案。皮耶希认为,即便在时速400公里的状态下,这款梦寐以求的超级跑车仍应兼具舒适性与豪华质感。为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皮耶希采取的首批举措之一(同时推进的还有大众W12Nardo发动机的研发),便是寻求意大利设计公司ItalDesign的合作,更确切地说,是邀请乔治亚罗(GiorgettoGiugiaro)参与设计。乔治亚罗堪称设计界的“神级人物”,曾设计出德劳瑞恩(DeLorean)、初代玛莎拉蒂吉卜力(MaseratiGhibli)、路特斯EspritS1等众多经典车型。他并未让皮耶希失望:1998年9月,首款威龙原型车——EB118豪华旅行车在1998年巴黎车展上首次亮相,该车搭载555马力的6.3升W18发动机。皮耶希评价道:“不错,确实很出色,但能不能让它更豪华一些,同时缩短轴距?”于是,在1999年日内瓦车展上,第二款原型车EB218登场,有趣的是,这款车型的造型更接近轿车。直到1999年9月法兰克福国际车展(IAAFrankfurt)上,EB18/3奇龙(Chiron)原型车亮相,W18发动机的布局才迎来关键转变——这款车型首次采用全轮驱动,且以布加迪传奇车手路易・奇龙(LouisChiron)命名,其555马力的W18发动机被移至驾驶员后方。此后,同年10月推出的EB18/4威龙原型车成为W18发动机的“绝唱”。2005年,正式定名的威龙16.4车型终于亮相,搭载8.0升四涡轮增压W16发动机。正是这款发动机,让布加迪在十余年后重回巅峰,也让这个法国豪华品牌真正跻身“世界顶级超级跑车制造商”之列。2天前1万田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