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补丁无效,质检总局责令大众速腾再召回?
来源:汽车消费报告
4.5万0收藏
7月15日,几个由一汽大众速腾维权车主组成的QQ群和微信群突然被一则信息再次激活。有人在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上搜索到了7月15日发布的《“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缺陷调查报告》、《新速腾存在缺陷属于哪种类型的缺陷?》以及《试验验证了新速腾存在缺陷,召回措施不足,质检总局下一步会怎样做?》的三则消息。

  7月15日,几个由一汽大众速腾维权车主组成的QQ群和微信群突然被一则信息再次激活。有人在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上搜索到了7月15日发布的《“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缺陷调查报告》、《新速腾存在缺陷属于哪种类型的缺陷?》以及《试验验证了新速腾存在缺陷,召回措施不足,质检总局下一步会怎样做?》的三则消息。


  三则消息中,不仅以图文形式说明了一汽大众速腾纵臂断裂的问题原因,更指出,国家质检总局在生产企业和部分车主的支持和配合下,历时11个月,先后70余位专家和工程师参与,整理分析有效投诉信息4319例,电话回访用户458名,现场勘查故障车辆22辆,手机分析纵臂断裂变形的案例443例,与生产者技术交流21次,开展缺陷工程分析试验47项合计143次。调查的最终结论是,新速腾的耦合杆式后轴纵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并表示此前一汽大众针对新速腾这一问题给出的“打补丁”召回措施有效性不足,质检总局将依据《缺陷汽车召回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要求大众方面再次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再次备案召回措施并实施召回。


  2014年10月,质检总局曾责令一汽大众就断轴事件召回部分速腾轿车,而一汽大众给出的召回解决方案是在后轴纵臂上安装金属衬板,也就是网络上流传的说法“打补丁”。

  在今年2月开始正式实施召回后,相当多的大众速腾车主对这一解决方案表示不满,认为“打补丁”不足以消除车辆潜在的安全隐患。

  但众多的讨说法也因为车主无法提供有效的检测报告或者因断轴造成的交通事故证明而掀起更大的风浪。

  因此,新的消息一出,很多新速腾车主的维权热情再次被点燃,并高呼终于看到了质检总局的作为,准备再次向一汽大众讨要说法。7月16日,《汽车消费报告》记者在得到消息后,迅速查阅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但却无法如车主所描述的在网站站内搜索“速腾”,而看到上述的消息。是质检总局撤回了消息?还是被企业公关?一时间,速腾车主群内各种猜测声音又起。在仔细研究了速腾车主对7月15日网站的截屏后,我们还是发现了诸多疑点。疑点一:X日期


  在《“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缺陷调查报告》这则消息的最后,写道:“2015年7月X日,调查组完成了全部技术评估工作并形成了缺陷调查结论,现正式发布。”X日期本身就缺乏事实依据,出现在国家部委下属网站上更是奇事一桩。
  疑点二:栏目设置速腾车主在网站上的截图纷纷显示这三则消息发布在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一个名为“首页>专题报告>新速腾专题>20150715”的目录下,而在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上,根本没有这样的栏目存在。

  因此,这一次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上的乌龙事件开始出现了众多版本的猜测。

  猜测一:未审核消息误操作很多人认为,网站上先发布消息,而后再被撤销,可能是质检总局没有做好发布消息的准备,但被工作人员(有可能是临时工)误操作提前发布,因此出现了日期不明确等现象。大多数的速腾维权车主目前对这个说法深信不疑。但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先不说出现这种误操作的发生几率有多大,但历史上,质检总局虽然对召回车辆进行验证,但从未对外公布过所谓的调查报告。这种报告一直在内部进行备份和留存。

  猜测二:大众汽车公关说

  有人说,大众在质检总局发布消息后,迅速公关,迫使质检总局撤回了之前发布的内容。

  这种说法的可能性甚至低过第一种可能。因为质检总局在发布任何与企业相关的消息前,都需要提前知会企业或就某种说法达成一致,如果大众想公关,大可不必在消息发布之后。

  猜测三:网站遭黑客攻击说无论是未明确的日期、突然出现的栏目,还是有针对性的信息发布,都将事件的可能性指向了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被黑客攻击。这也是目前存在的最合理的一种可能。到底是谁攻击了网站,造成了这场闹剧?有人说是维权的速腾车主。但我们觉得这种说法不可信。首先,攻击国家部委下属网站,本身就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准,其安保措施绝非一般的黑客可以侵入;其二,黑客入侵国家部委网站已经涉及到刑事犯罪,为了一款价值10余万元的汽车维权而如此铤而走险,实在是有违一般人的思维。通过对7月15日三则消息的研究,我们也发现无论是报告的内容,对速腾问题的解释都相当专业,并且具有系统性。因此更像是有预谋、有精细策划的一次黑客行为。

  到底事情的真相如何?如果网站被黑,黑客的目的又是为什么?

  我们将持续关注,也等待国家质检总局的说法。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进入小程序
关注公众号
投诉问题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 - 2024 汽车投诉网粤ICP备12070654号 广州哲恒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