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比亚迪宋PLUS DM-i轮胎多处开裂,售后推卸责任不给更换
(杨先生)
广汽本田雅阁后轮吃胎偏磨,要求厂家处理
(叶先生)
长安Lumin车辆动能回收失效,售后未修好且不再承认该故障
(魏先生)
上汽大众途观L行车中缺失偶数档和倒档,要求厂家免费维修
(彭先生)
比亚迪海豚方向盘沉重且转向不灵活,售后敷衍处理
(王先生)
上汽大众斯柯达速派变速箱故障频发且维修费高,售后拖延未处理
(钟先生)
广汽本田皓影 PHEV方向拉杆断裂且断裂处锈迹严重,4S店拒绝履行三包责任
(曹先生)
比亚迪元PLUS新车轮廓有裂纹及平衡块过多致漏气,厂家未给有效处理
(杨先生)
小米汽车SU7商家未明确交车时间,要求退定金
(魏先生)
上汽大众途昂双前大灯进水严重,厂家和4S店不负责任不处理
(刘先生)
上汽通用雪佛兰-迈锐宝XL车辆冷启动延迟和车身生锈及挂P挡异常
(程先生)
华晨宝马3系冷却液反复泄漏,4S多次维修未解决
(费先生)
广汽传祺-GS4终身免费远程控制无法使用
(何先生)
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经销商欺诈销售瑕疵车,要求免费修复车辆并作出赔偿
(刘先生)
一汽大众迈腾变速箱机电单元故障,厂家和经销商故意欺诈车主
(郑先生)
荣威i5车辆频现故障,4S店未解决要求退车
(薛先生)
一汽大众高尔夫变速箱处于紧急运动模式,造成行车存在安全隐患
(缪先生)
小鹏汽车-P7销售拖延退购车定金
(赵先生)
红旗H5刹车盘严重生锈,厂家和4S店互相推脱不解决
(沈先生)
一汽大众-迈腾厂家谎言连篇不处理问题
(程先生)
比亚迪宋PLUS DM-i轮胎多处开裂,售后推卸责任不给更换
(杨先生)
广汽本田雅阁后轮吃胎偏磨,要求厂家处理
(叶先生)
首页
资讯
投诉
口碑
红黑榜
发表投诉
全部
行业
关注
召回
用车
统计
专题
法规
红黑榜
选新能源车总焦虑?羿驰05S破解“三怕”给安心
7小时前
2659
小陆
凌宝BOX的三电“空头支票”,保修内电控故障遭拒修
09-11
1万
小陆
新一代智己LS6上市,19.79万把自带超充桩的车带回家
09-11
1万
小陆
小米汽车YU7的车机“bug”,960公里新车难启动
09-09
1.1万
小陆
特斯拉超充“短信慢半拍”,充电完8分钟才提醒,故意创收
09-08
1.1万
小陆
保时捷车主送修只需喷漆,4S店私换车门,还喷无损伤车门
广州保时捷Panamera在广州市恒悦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维修时,遭遇4S店未经授权私自更换右前车门、后保险杠及对无损伤右后门喷漆的违规操作,向4S店、保险公司沟通及寻求市场监管部门协调均未获合理解决方案,车主主张希望“退一赔三”的诉求来维护权益,这件事既暴露了单一个案的维权难题,也折射出汽车维修行业的规范漏洞。2021年1月4日,毛先生相关人员曾先生购入了一辆保时捷Panamera,车辆已行驶80000公里且过保。2025年8月3日中午,毛先生因车辆右前车门有刮痕、后保险杠需维修,送至4S店,当时双方明确约定维修项目仅为右前车门刮痕喷漆和后保险杠维修,未涉及任何部件更换或额外喷漆需求。然而,在维修期间,这家4S店在未获得车主曾先生任何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实施了一系列违规操作:不仅私自更换了车辆的右前车门和后保险杠,且全程未向车主提供维修施工单清单、维修费用明细以及零部件编号照片进行确认,更过分的是,他们还对原本无任何事故、无刮蹭痕迹的右后门私自进行了喷漆处理。2025年8月9日,4S店通知交车,在提车时车主当场发现右前车门存在明显的拆卸更换痕迹,更换后的后保险杠与车身色差极大,后续进一步检查时,又发现右后门被无故喷漆,这才意识到4S店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随即展开维权。毛先生首先向保险公司和涉事4S店发起投诉,保险公司协调毛先生与4S店进行面谈。面谈时,4S店起初表示对违规情况毫不知情,称需要进一步了解,当场便将毛先生等人打发走。之后,虽然4S店承认了工作失误和未经授权的事实,但仅提出补偿10%优惠券的解决方案,这样敷衍的补偿方式自然遭到了车主的明确拒绝。由于4S店态度消极,未能给出合理解决方案,车主无奈之下寻求市场监管交通运输部门介入协调,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官方协调过程中,涉事4S店依旧态度嚣张跋扈、不屑一顾,始终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解决方案或合理的补偿办法,协调最终无果而终。汽车投诉网:这起保时捷维修纠纷并非个例,它像一面镜子照出汽车维修领域“小病大修”“擅自操作”“态度傲慢”等潜在乱象,也让消费者维权过程中的“沟通无门”“协调无果”困境再次凸显。对于车主而言,此次事件是一次重要警示,维修前需与机构明确约定项目并留存书面证据,提车时仔细核查车况,遇违规行为及时固定聊天记录、维修单据等材料;对于4S店等维修机构,漠视消费者知情权、以敷衍态度应对纠纷,不仅会损害自身品牌信誉,更需承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欺诈赔偿责任;而相关监管部门也需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与纠纷调解力度,让“投诉有回应、维权有结果”成为常态,避免消费者陷入“维权路漫漫”的困境。
09-05
1.1万
小陆
捷达VS5的玲珑“脆裂胎”,1万公里开裂投诉无果
09-04
1.3万
小陆
特斯拉Model Y的后尾箱盖“生锈记”,9.9万公里过保就“长斑”
09-02
1.2万
小陆
江铃域虎7的挡风玻璃“分身术”,1万公里裂成两层
08-28
1.3万
1
小陆
特斯拉Model Y的“定金变脸术”,1000元成“套路敲门砖”
08-26
1.2万
小陆
固特异“短命胎”?3万公里过保就“露馅”
08-25
1.4万
小陆
特斯拉Model Y的"热泵躺平术",保质期内空调罢工
08-20
1.3万
小陆
变速箱"3万公里循环病",修了又坏,质保期成"甩锅通行证"、
08-19
1.4万
小陆
新车佳通轮胎三天"鼓包",与4S店上演"踢皮球"大戏
08-18
1.3万
1
小陆
小米汽车无忧包成“无忧愁”?车主1299元服务遭“过期”
小米汽车SU7杨先生手持的保修凭证与1299元“小米无忧包”购买记录,但这1299元的无忧包却成了“无忧愁”。这辆小米SU7刚过2万公里、仍在保修期内的SU7,本应享受保养服务,可他去年7月28日购入的“无忧包”却成了“烫手山芋”,客服先以“未达2万公里”拒绝预约,后以“保单到期”宣告服务失效。看似是杨先生个人的消费纠纷,实则暴露了小米汽车服务背后的“规则陷阱”与售后体系的漏洞。据杨先生回忆,去年5月28日购入小米SU7后,为省心特意花1299元买了“小米无忧包”,宣传页面明确写着“一年内含车辆保养等项目”。2025年3、4月,他首次联系客服预约保养时,对方只强调“需开够2万公里才能保养”,对“服务有效期与保险同步”的关键规则只字未提。彼时车辆里程不足,杨先生只能按要求等待,可当8月12日里程达标再次联系时,客服却突然改口:“你的保单已经到期,无忧包跟着失效了。”这一说法让杨先生难以接受。“如果保险6月到期,我3月买的无忧包岂不是只享3个月?这和‘一年内可用’的承诺完全不符!”他翻遍购买页面与客服记录,发现“服务有效期与官方保险一致”的条款藏在客服热线提示的小字里,既未在购买时弹窗提醒,也未在首次沟通时主动告知。1299元的服务费用,最终因客服的“选择性告知”成了“沉没成本”,涉诉的0.13万元虽不算巨额,却让他对小米汽车的服务信任度大打折扣。从消费者权益角度看,杨先生的诉求清晰且合理:未使用的1299元服务需退款,客服误导与投诉敷衍需赔礼改错,同时希望车企能完善服务提醒机制。而对小米汽车而言,这场纠纷的核心并非“是否该退款”,而是服务体系的“权责透明化”问题——若服务套餐的有效期规则能在购买时显著提示,这场矛盾本可避免。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车企们忙着比拼续航与智能配置,却容易忽视售后服务这一“隐形竞争力”。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一辆车,更是长期的服务保障。像“无忧包”这类增值服务,本应是提升用户粘性的利器,却因规则模糊、售后缺位变成“添堵包”,无疑会消耗品牌积累的口碑。汽车投诉网:杨先生的遭遇,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新能源车企服务体系的短板。期待小米汽车能正视此次投诉,尽快与杨先生沟通解决问题,更希望整个行业能以此为戒——唯有将“用户权益”放在服务核心,把规则说透、把沟通做足、把售后做实,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让“无忧服务”不再只是宣传页上的漂亮口号。
08-15
1.4万
1
小陆
江铃福特新全顺的"烂底坎诅咒" 15万买了个"移动锈迹博物馆"
08-14
1.5万
1
小陆
小米SU7 Ultra的"违约黑洞",2万订金成"数字祭品"
08-12
1.5万
2
小陆
特斯拉Model Y车顶玻璃因孩童顶中自裂,玻璃强度有待考究
北京车主蒋女士的特斯拉ModelY的玻璃自裂问题,让特斯拉再次陷入质量漩涡。据车主蒋女士表示,2025年8月6日,车辆在行驶3万公里后,车顶玻璃因孩子轻微触碰出现自裂,而且玻璃内外均无任何外力伤痕。据她描述,6岁孩子站立时碰到车顶后,天窗玻璃内部出现裂纹,而且无其他外力撞击痕迹。而让车主质疑的点是,若玻璃抗冲击性能达标,孩童触碰的力度通常不会导致开裂。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钢化玻璃因硫化镍杂质存在自爆概率,但无外力痕迹的开裂更可能指向材质缺陷或工艺问题。而对于车辆的问题,特斯拉售后服务中心表示,车辆已过质保期,且问题是由于外力因素导致的,没办法免费更换,需要车主自费处理。虽说车辆是已经过了质保期的,但是在《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即便过保,若产品存在危及安全的缺陷,厂商仍需承担责任。车顶玻璃作为安全部件,突然开裂可能导致碎片飞溅或视野受阻。而且蒋女士在投诉内容中强调了“危及人身安全”,也正是基于这一法律逻辑。近年来,电动车为追求轻量化和科技感,普遍采用大面积玻璃设计。特斯拉ModelY的全景车顶虽提升采光体验,却对玻璃强度要求更高。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电动车玻璃开裂投诉同比增长37%,超六成涉及“无明显外力开裂”。而为减轻重量,部分车企采用超薄钢化玻璃,虽满足基础标准,但在温度变化或应力累积下容易出现隐性裂纹。蒋女士的车辆行驶3万公里,恰处于零部件应力释放关键期,若玻璃存在出厂瑕疵,那么此时自裂并非偶然。破解维权困境需要多方发力。首先应明确“过保不代表质量免责”,推动车企建立“质量追溯期”,对关键部件保留缺陷排查责任。其次需建立第三方检测绿色通道,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此外,应要求车企公开同类故障数据,对投诉集中的部件启动缺陷调查。对特斯拉而言,妥善处理这起投诉不仅关乎个体纠纷,更影响消费者对电动车安全的信心。主动开展检测并公开结果,既是对用户负责,也是对行业标准的引领。汽车投诉网:蒋女士的经历是万千车主维权的缩影。只有打破“过保免责”的惯性思维,完善质量追溯体系,才能让消费者在技术进步中获得真正的安全感。这起玻璃自裂纠纷,终将推动行业在责任界定与维权机制上迈出更合理的一步。
08-08
1.4万
3
小陆
小米SU7的"交付俄罗斯轮盘",提车日期比盲盒还刺激
08-07
1.3万
2
小陆
特斯拉ModelY的"水晶自爆秀",3万公里玻璃自裂
08-06
1.2万
2
小陆
上一页
1
/
57
下一页
热门资讯
日
周
月
1
长城汽车巴西起航:全矩阵定义高端出行新规则
2
理想L7智能焕新版,30-40万家庭SUV选车的标准答案
3
韩红现身成都车展 现场激动下单国产豪车
4
新车闪耀蓉城 上汽大众8月终端销量9万辆
5
极氪9X正式开启预售,多地门店人气火爆
6
低速静高速猛+露营用电自由!沃尔沃XC70全场景都能打
7
11.99万元起全新凌渡L上市 上汽大众携出众阵容亮相成都车展
8
大展宏“途”!上汽大众途昂 Pro助《衣锦天下·丝路季》“昂”然越境
9
全新凌渡L成都车展上市:11.99万起,上汽大众携个性阵容诠释“油电同进”
10
2026款上汽大众途观L Pro上市,配置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