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热门投诉
燃油车
纯电新能源
混动新能源
热门投诉
探岳朗逸宋PLUS DM-i途观LGS8好猫H6CS75PLUS艾瑞泽5轩逸
秦 PLUS DM-i宋Pro DM-i逍客GS8 混动英朗海豚奇骏速腾帕萨特迈腾
GS4博越RX5皇冠陆放 HEV赤兔A4L瑞虎8新帝豪CR-V途昂

投诉34万+

集体3.3万+

多次投诉1.2万+

涉诉金额9.2亿+

2025年 ~ 至今

退换车647

投诉查询
首页聚焦
注册会员
发表投诉
专员审核
企业处理
企业回复
满意度打分
完成/再投诉
我要投诉
投诉
最新投诉
集体投诉
多次投诉
企业回复
燃油车
纯电新能源
混动新能源
投诉编号 每日最新汽车投诉标题 状态 投诉时间
QT340477
坦克坦克500 Hi4-T坦克500t 20寸轮胎爆胎未转出(审核中)
QT340476
岚图汽车岚图梦想家 EV岚图梦想家MPV未转出(审核中)
QT340475
吉利星越L智擎吉利星越L智擎座椅开裂凹陷不回弹和维修后的中控台不平衡,厂家不作为无人处理未转出(审核中)
QT340474
吉利豪越L吉利汽车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换轮胎。不能一次性修好。未转出(审核中)
QT340473
雷克萨斯ES雷克萨斯es300h臻享版质量问题要求换车未转出(审核中)
QT340471
一汽丰田亚洲龙新车车漆出现黑点,厂家拒认质量问题企业处理
QT340469
吉利-星瑞喷油嘴密封圈撕裂变形企业处理
QT340468
奔驰(进口)E级发动机抖动和加不上油,要求换车或退款企业处理
QT340467
MINIAceman汽车经4S店维修后问题多,质保成空谈未转出(审核中)
QT340466
日产奇骏变速箱故障自掏腰包,车窗进水致车难启动无保障未转出(审核中)
一追到底
已结案
荣威ERX5车辆多处出现故障,要求厂家及4s店处理企业处理荣威ERX5车辆多处出现故障,要求厂家及4s店处理车辆于2025年9月2日在道路抛锚,拖车至北京祥瑞驰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荣威4s店进行维修。期间告知因小电瓶问题引起需要更换,缴费627元后更换。更换完后又说因线路问题,需要全车换线报价8065元。我察觉不对未缴费,后另找其他维修店维修告知因天窗漏水导致短路。4S未告知消费者车辆进水情况,便要求更换全车线束。另该车辆还有其他质量问题:1.电机总成更换;2.天窗漏水严重泡水;3.齿轮箱故障更换;4.底盘生锈掉渣严重,存在道路安全隐患。2天前长安凯程睿行EM80行车中突发动力丢失和转向困难,要求退车企业处理长安凯程睿行EM80行车中突发动力丢失和转向困难,要求退车车辆正常行驶中突发故障坏在路上,动力缺失,转向困难。车辆故障灯亮起,动力蓄电池故障灯亮起,转向故障灯亮起,伴随严重焦糊味。车辆存在重大质量问题,行驶中有安全隐患,强烈要求退车。2天前企业处理(临时)深蓝汽车S07 增程版辅助驾驶系统存缺陷,多次反馈厂家无果深蓝汽车S7i型,自2024年1月购买,其辅助驾驶即存在问题。多渠道多次向厂家反馈,至今仍未明确回应和处理。现恳求协调厂家对辅助驾驶系统进行修复升级。10-16吉利银河L7更换电池后频现防冻液缺失,4S店不检查处理完成吉利银河L7更换电池后频现防冻液缺失,4S店不检查处理汽车在2024.5.19更换动力电池,更换原因是厂家质量问题。更换完成以后经常出现防冻液缺少,每次到4S店都是添加防冻液从来不检查。在2025.10.15日到店保养反馈防冻液缺少,4S店人员依然不检查不处理,导致底盘下面以及动力电池线束漏的全部是防冻液。投诉4S店售后服务差,以及处理问题不及时。10-15埃安AION UT购车遇销售欺诈和新车续航虚标,要求退一赔三完成埃安AION UT购车遇销售欺诈和新车续航虚标,要求退一赔三本人于2025年9月28日在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润麒路****号楼购买牌型号埃安牌AHC7000BE****纯电动轿车,提车后发现上当受骗。2025年9月26日与销售人员确认款式款型,购车前明确说明了生产日期。销售也明确告知了汽车是6月29日出厂的车,说拿车的时候会有专业人员帮我们验车。购车当日从外地到达南京车企后,车企工作人员催促让付全款,不让验车。我们要求验车后再付钱,车企人员说早点付款,可以优先办理。我和他们再三确认说车子我还没有看到不付钱。他们说没事会按照之前说的给我车子,并承诺车子有任何问题他们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此情况下我付了钱,付钱后我一再要求验车。车企工作人员一直以车在路上为由拖延时间,我多次询问催促领导和销售人员,回复就是在忙让我继续等,此时已经12点多了。交钱后,和车子相关的资料以办理拍照为由拒绝给我。车企人员见我生气了,才把钥匙给我,并未陪同我验车,也没见专业人员。汽车是420公里的续航,提车后发现续航只能跑336公里。车企目前给我的车是2025年2月28日生产的汽车,我联系车企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不予理会。销售也承认中途换车了,以上有沟通记录为证据。这属于欺诈消费,要求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退一赔三。10-15方程豹豹5高速行车突发失速状况,要求退车退款企业处理方程豹豹5高速行车突发失速状况,要求退车退款本人于2024年2月在比亚迪方程豹芜湖4S店购买了一辆比亚迪方程豹牌豹5汽车,一个星期电池故障。当时我们坚持换车,芜湖4S店与我们协商进行补偿,说只是偶发事件。并说明如果出现第二次失速问题,就直接退车退款。这次10月1日最严重的故障,也就是本次主要投诉。途经京台高速下高速后,车辆毫无征兆突发“动力系统故障”报警,随后车辆从原速度80km/h极速下降至10km/h。其后自己第一时间检查,发现电量和油量均充足,同时车辆仪表盘提示检查动力系统报警,证明我们所购买的这辆车有严重安全质量问题。同时,此次事故也导致我和家人受到惊吓,精神受到创伤,不敢再开此车。 我的诉求:1、方程豹快速召回车辆进行检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2、车目前仍然在三包范围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予以退车退款。3、予以换车处理,要求更换出厂日期在2025年1月1 日以后的车。10-14东风奕派eπ008增程版车辆频发严重质量问题,厂家不管不问企业处理东风奕派eπ008增程版车辆频发严重质量问题,厂家不管不问问题:1、倒车雷达失效致车损,安全宣传形同虚设。2025 年 8 月 17 日 14 时 11 分,我驾驶车辆以 5-7km/h 倒车,后方整面墙体清晰可见,但倒车雷达未作任何提前预警(无正常 “滴滴滴” 提示),直至撞上墙体的瞬间,才听到一声迟滞的 “滴”。此次故障导致车尾凹陷、尾灯碎裂、车身刮擦,4S 店定损金额达 1.8 万余元。试想若当时后方是行人或儿童,后果不堪设想。贵方一直宣传 “智能的家和安全的家”,但关键安全配置却形同摆设。在此也提醒其他车主:切勿过度依赖电子辅助,需以自身观察为准。2、纯电模式失效与能耗虚标,增加用车成本。车辆在强制纯电模式下,深踩油门仍会消耗燃油。服务中心工程师明确此为增程车辆发动机介入的控制逻辑问题,承诺后续通过 OTA 升级优化,但至今已 4 个月,既无明确时间节点,也无任何进展。此外,官方能耗标识显示综合电能消耗量为 19.1kW・h/100km,我实际测算百公里电耗约 33.03 度,二者差距近一倍;亏电状态下官方 WLTC 燃料消耗量为 5.75L/100km,实际数值同样偏差显著。该情况与贵方宣传的 “纯电巡航”“低能耗” 严重不符,不仅大幅增加我的用车成本,更让我对车辆真实性能产生强烈质疑。3、蓝牙钥匙故障频发,影响安全与体验。宣传“NFC+无感蓝牙钥匙”存在明显功能缺陷:自动开锁却不自动闭锁(已排除设置问题),还频繁出现连接失效、“钥匙罚站” 现象。靠近车辆时,隐藏门把手弹开后会自行缩回。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日常使用体验,更对车辆停放安全构成隐患。10-14长安福特蒙迪欧车辆多次维修仍故障频发,要求退换车难且路费负担重完成长安福特蒙迪欧车辆多次维修仍故障频发,要求退换车难且路费负担重自22年购车两三天就发现有车辆问题开始修车,每年都在前往4s店修车。一个月多的时候去两三次,往返路程为六百多公里,路费每次为五百多元。厂家有四心服务政策咨询客服也确实有这个政策,售后大屏也有品质保障。同一问题多次维修补燃油费路费,但是至今多次协商未果要求消费者起诉。音响故障修了七次,要求退车未果后协商换车也遭拒绝,最后协商又给了一次机会修了一个多月未修好最后同意换车。自23年四月换车后第二天就发现有后备箱异响的问题,就前往经销商怀化店进行维修。经过维修后声音几乎没有,一段时间后又出现。我就前后在铜仁4s店维修了五次仍未果,同时我发现产生异响的位置尾灯可以轻微上下移动有进水的可能,并在维修第四次时明确提出要求跟厂家汇报并更换后尾灯一次性解决此问题。4s店上报厂家后被拒,导致今年八月尾灯进水更换后尾灯。更换后尾箱异响变得很微弱,在此期间方向管柱前后更换维修了三次。今年八月更换后不到一个月又出现异响且异响不断增大,每次维修都需要进店检测一次维修一次有的时候需要检测多次才能够索赔成功。A柱异响也多次维修未果,刹车出现过视频中的停顿后突然前进。轮毂刮到路边,第二天拖到4s店检测反馈一切正常。我要求厂家和4s店提供此段行车数据未果,后续又出现一次同样情况我自费更换清洗刹车管路,至今没有出现同种情况。在今年夏天中控空调按钮和方向盘按钮失灵,行车过程中空调是热空调实在关不上,停路边打了4s店师傅微信视频。经过师傅指导也没能解决失灵问题,最后开回家后断了电瓶线放了一晚上后第二天才恢复。今年国庆期间停放在家中五天左右时间,收假快上班发现启动车辆前进不了后退不了,便联系4s店铜仁店积极处理问题。发现是刹车片生锈卡死需要加很大的油门强行使刹车片和刹车盘分离,分离后有明显锈在一起的痕迹,分离过程中有很大的响声。买车三年至今,还在修车路上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已严重负担,修车路费油费大约已花费15000元左右。希望厂家能够重视产品品质,不让消费者为其买单,对于消费者来说沉没成本实在过大!10-13腾势D9 EV新车前电机故障,导致高速行驶动力受限完成腾势D9 EV新车前电机故障,导致高速行驶动力受限提车半个月总里程1600公里时,高速出现动力受限。送到购车4s店检修,未查出任何问题说是误报。提车后又出现同样问题,换了一家经销商检查出是前电机故障需要更换。10-13上汽大众朗逸后备箱大面积进水,4S店推诿不负责完成上汽大众朗逸后备箱大面积进水,4S店推诿不负责我是22年10月28号购买上汽大众帕萨特车型,23年被追尾一次,在河南安阳上汽聚美4s店进行维修。25年10月6号到聚美进行常规保养时发现,后备箱大面积进水。12号到聚美店内协商,各种推诿,不负责。10-13
每周红黑榜
腾势
投诉量/宗
45(近两年)
解决率
19%
QT分
63
红榜
理由:
企业重视网站投诉,能够及时与车主和网站作沟通,并且大部分车主问题能合理得到解决,大部分车主对解决方案表示认可。
理想汽车
投诉量/宗
337(近两年)
解决率
6%
QT分
60
黑榜
理由:
网站多次联系企业处理投诉并及时反馈结果,但网站上的投诉依然未得到企业的回应,目前已积累不少投诉。
资讯
尊界 S800 月销 1896 辆!把仰望 U8 、蔚来 ET9 甩在身后?尊界 S800 月销 1896 辆!把仰望 U8 、蔚来 ET9 甩在身后?2025年9月的高端大型车市场,尊界S800以1896辆的零售销量,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这一数据不仅较8月上市首月的1006辆暴涨890辆,更直接超越比亚迪仰望U8的历史最高销量,一举登顶70万-101.8万级大型车销量榜首,打破了该价位段此前的竞争格局。从市场竞争来看,尊界S800的优势十分显著。在2025年9月同级别销量榜单中,排名第二的车型仅售出321辆,第三名152辆,即便是热门竞品蔚来ET9,当月销量也仅90辆。尊界S800的销量几乎是第二名到第四名的总和,且作为一款起售价70.8万的高端纯电车,仅用两个月就实现销量翻倍,交付速度远超行业内高端新能源车型“上市半年才逐步起量”的常态,甚至超过了仰望U8发布时的同期交付水平。用户对尊界S800的讨论,围绕产品力和市场定位展开。支持的声音认为,它的豪华属性精准契合高端用户需求,“内饰质感肉眼可见的高级,细节设计能撑起‘尊贵’的定位”;也有网友认可其价格策略,“公布定价时就知道会影响仰望U7、蔚来ET9,70万起售卡在高端市场的黄金区间,比迈巴赫等超豪华品牌更亲民,又比50万级车型有更强的身份标识”。不过也有不同观点,有网友指出低配车型实际销量占比低,“财报显示成交均价在95万以上,说明大部分用户选的是高配置版本,起售价更像引流噱头”;还有人关注渠道问题,“尊界门店数量远不如比亚迪、蔚来,能卖出这个成绩,侧面说明目标用户对品牌的认可度已经起来了”。此外,销量统计的细节也引发讨论,有网友疑问“为何纯电和增程车型不分开统计,懂车帝甚至会细化到车型颜色”,反映出消费者对高端车型数据严谨性的关注。但无论如何,尊界S800的爆发式增长已证明,70万级高端车市场并非传统豪华品牌的“后花园”,新兴车型只要找准定位、匹配用户需求,就能快速打开市场。接下来,随着更多竞品跟进,该价位段竞争或更激烈,而尊界S800能否维持销量优势,将成为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重要观察点。2天前田秋怡9189
年底定局L2级:车企终极大版本集中上线,用户关心的进展都在这年底定局L2级:车企终极大版本集中上线,用户关心的进展都在这2025年L2级辅助驾驶的竞争即将迎来“终局之战”——华为、小米、理想、小鹏、蔚来等头部车企,都计划在11月、12月推送辅助驾驶终极大版本,这场集中更新不仅会重塑L2级市场格局,也让消费者对“更智能的驾驶体验”充满期待,而用户讨论的焦点,早已聚焦在各品牌的进展与潜在疑问上。从各品牌动态来看,不同玩家的节奏和亮点各有不同。理想VLA的进化速度成了不少用户口中的“惊喜”,凭借持续的OTA优化,其在车道保持、拥堵跟车等基础功能上的稳定性不断提升,已经积累了不少好评;小鹏则被用户催更“5.8版本”,此前承诺的“Ultra升级VLA车位到车位”功能还未落地,不少车主直言“还欠着一个大版本更新”;华为ADS、蔚来世界模型作为行业内的热门技术路线,虽未透露具体更新细节,但凭借过往的技术口碑,仍被视作本次格局变动的关键力量;小米的情况则略显特殊,一方面1.10.0版本刚推送不久,另一方面用户也在追问“下一个OTA时间”,甚至关心“Yu7的硬件能否支撑未来的L3级”,不过目前行业普遍认为,该硬件应对“足够好用的L2级”在算力上是够用的。用户讨论中,除了对各品牌更新进度的关注,还夹杂着对行业趋势的疑问。最核心的话题莫过于“L3级辅助驾驶明年能否真正落地”,有人提到“高速L3已经在测试”,但更多人持观望态度,认为“目前形势还不明朗”;也有用户针对具体功能发问,比如“小米什么时候更新无麦AI音质”,这类细节需求反映出大家对辅助驾驶之外,座舱智能体验的重视;还有人对部分品牌的技术潜力提出看法,比如觉得蔚来世界模型“相比头部还有不小进步空间”,希望终极大版本能带来突破性优化。眼下距离年底只剩两个月,各品牌的终极大版本究竟会带来哪些升级——是小鹏兑现“车位到车位”的承诺,还是理想VLA再添新功能,亦或是华为、蔚来拿出颠覆性技术,都将在未来两个月内揭晓。对消费者来说,这场集中更新意味着“选择更丰富、体验更成熟”,而对行业而言,年底的这波较量,或许会直接定下未来1-2年L2级辅助驾驶的市场格局,值得持续关注。2天前田秋怡8087
 2026年新能源车新政来了!买车成本要涨?绿牌门槛变高 2026年新能源车新政来了!买车成本要涨?绿牌门槛变高2025年国庆节刚过,新能源车圈就扔出三个重磅炸弹——国家好几个部门联合发了新政策,2026年起正式执行。这波新政跟咱们普通消费者买车、用车直接相关,尤其是购置税减免、绿牌资格和电池安全这几块儿,变化可不小,咱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购置税这块儿。现在买新能源车还是全免购置税,打个比方,你要是买辆指导价47.98万的问界M9,今年提车能直接省下差不多1.8万的购置税,相当于白赚了一部最新款手机的钱。但2026年1月1日起,政策可就变了:购置税改成“减半征收”,而且每辆车最多减1.5万。就拿刚才说的问界M9举例,明年买车就得按(47.98万×10%)÷2来算购置税,算下来得交3.298万,比今年多花近1.5万,这可都是真金白银啊!要是买10万左右的入门级新能源车更明显,今年能全免购置税,明年就得交4424元,相当于多花了小半年的充电钱,这差距谁看了不心疼? 再说说绿牌资格,以前插混车只要能充电就能上绿牌,好多车企为了抢市场,出了不少纯电续航只有五六十公里的“油电混合”车型。但新政一出来,这招可就行不通了。以后插混(包括增程式)车型想拿绿牌、享受购置税减免,WLTC纯电续航得达到100公里以上才行。要是续航不到100公里,不仅不能免税,还得跟燃油车一样上蓝牌,这不是逼着车企把电池技术搞上去吗?以后咱们买车的时候,可得睁大眼睛看看续航参数,那些“短腿”的插混车可能就没啥性价比了,说不定还得加钱买高配版才能满足续航要求。 最后是电池安全,这次的新规定堪称“史上最严标准”,2026年7月开始强制实施。新政策里足足有24项测试,从电池单体到整个电池包都得经过严格检验。比如说以前可能只测针刺、挤压,现在还得加上高温雨淋、振动冲击这些极端环境测试,甚至连电池包的起火预警时间都有明确要求。以后咱们买车不用天天担心电池起火了,厂家要是做不到这些标准,新车都没法上市,这对咱们车主来说可是个大好事,毕竟安全比啥都重要。 这么一看,2026年买车成本可能要涨,绿牌也不是随便上了,但电池安全更有保障。打算买车的朋友可得好好盘算盘算:要是不急着用车,可以等等明年的新车型,到时候车企为了满足新政,续航和安全配置肯定会升级,说不定还会推出更多性价比高的车型;要是着急入手,今年年底前下单还能赶上全免购置税的末班车,相当于捡了个大便宜。不过话又说回来,新政也不是坏事,以后新能源车市场肯定会更规范,咱们消费者买车也能更放心,怎么选就看自己的实际需求啦~ 对了,还有个小细节得提醒大家:这次新政里提到的插混车续航标准,是按WLTC工况测的,跟咱们平时说的CLTC续航可能有点差别,买车的时候可别忘了让销售说清楚具体参数,别被数字忽悠了。要是身边有准备买车的朋友,赶紧把这事儿告诉他,说不定能省下好几千块呢!2天前田秋怡8154
2025年别急着买车!明年车市要大洗牌,这3个理由劝你再等等2025年别急着买车!明年车市要大洗牌,这3个理由劝你再等等最近身边好多人都在纠结要不要今年买车,毕竟年初到现在车市价格战打得热闹,三十多家车企互相压价,新能源和燃油车杀得难分难解。但我劝那些不着急用车的朋友,真别冲动下单,等明年再买说不定更划算,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先说说政策和市场给的“双重机会”。要是你实在等不及,非得今年买,那也得挑对时间。一般来说,6月和12月是买车的好时候,这俩月份国家或地方的新能源补贴、购置税减免政策往往会集中发力,车企也会跟着搞促销,像“全系直降”“加配不加价”这种好事常有。而且年初车企为了冲开门红,优惠力度也不小;到了12月更夸张,经销商为了完成年度销量目标,清理库存车的时候,折扣能给到最大。但即便如此,和明年比起来,可能还是差点意思。再看技术发展的速度,现在买车很容易踩“技术过时”的坑。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在快速成长,技术根本没稳定下来。就说纯电车的续航,现在主流的都在往800到1000公里奔,电池能量密度、快充技术更是半年就有新突破。你现在花大价钱买的车,说不定一年后就会发现,续航没别人新出的车长,充电还没人家快,心里肯定不得劲。还有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以前只有高端车才有,现在正往主流车型下放,2025到2026年这段时间,相关供应链成本会下降,这些功能也会越来越普及。等一等,说不定就能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自动驾驶辅助更成熟、更安全的车。最关键的是,2026年车市大概率会迎来大洗牌。这两年价格战打得凶,不少车企把“弹药”都快耗光了,明年很可能会有一批品牌被淘汰。你想啊,要是买了快要淘汰的品牌的车,后续的二手车保值率肯定高不了,万一车企倒了,售后服务网络也会出问题,到时候修车、保养都成麻烦事。等过了洗牌期,市场格局明朗了,能活下来的车企肯定更有竞争力,它们的产品经过市场检验,可靠性和技术路线都会更靠谱,买这样的车才放心。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等。要是你主要靠车来城市通勤,又在考虑新能源车,那强烈建议推迟到明年,到时候电池技术更成熟,充电桩也会更完善,可选的车型也更多更好。要是你是年轻人,想买第一辆车,预算不多还特别看重智能化体验,那可以在今年年底促销季看看,挑那些销量稳定、技术路线靠谱的品牌,趁着大折扣入手,但得做好心理准备,过段时间车型技术可能就会有点落后。要是家里已经有辆老车还能开,那更不用急了,不如“边看边等”,多观察观察市场变化。其实现在等一等,不是消极观望,而是为了以后能做出更理性、更保值的消费决策。在车市变革的时候,多些耐心,说不定就能买到性价比更高、更适合自己的车。2天前田秋怡9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