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原创
国内上半年汽车召回共实施115次|销量上升,新能源召回问题突出?
来源:汽车投诉网
7万0收藏
2021年上半年国内疫情经历了一波反弹,好在下半年的开始已得到有效控制,汽车市场也逐渐走向正轨。同时,这次的疫情,也让汽车行业的洗牌阶段来得更早一些,部分造车品牌已不堪重负宣布破产,新兴造车企业也洗刷了一批。 汽车销量方面,乘联会公布了我国汽车市场2021年1-6月的销量数据,2021年1-6月,全国狭义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994.3万辆,同比增长28.9%。 6月及上半年乘用车销量数据,受原材料供应紧张及部分地区疫情的影响,6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销售不理想,2021年6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57.5万辆,同比下降5.1%,环比下降3.1%。
2021年上半年国内疫情经历了一波反弹,好在下半年的开始已得到有效控制,汽车市场也逐渐走向正轨。同时,这次的疫情,也让汽车行业的洗牌阶段来得更早一些,部分造车品牌已不堪重负宣布破产,新兴造车企业也洗刷了一批。
汽车销量方面,乘联会公布了我国汽车市场2021年1-6月的销量数据,2021年1-6月,全国狭义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994.3万辆,同比增长28.9%。

6月及上半年乘用车销量数据,受原材料供应紧张及部分地区疫情的影响,6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销售不理想,2021年6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57.5万辆,同比下降5.1%,环比下降3.1%。

今年上半年,狭义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994.3万辆,与受疫情影响的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9%。从整体的销量来看,今年上半年,汽车厂商获得同比增长,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去年因受疫情影响,因此今年会出现了明显的同比上涨,从市场角度来看,是完全合理的。

从汽车市场情况来看,销量已在逐渐上升,各大车企能够稳住局面实属不易,但今年上半年,还有一个问题是比较突出的,那就是汽车召回。

据汽车投诉网统计数据显示,2019上半年的投诉量为4975宗,2020上半年的投诉量为4551宗,2021上半年的投诉量为5658宗。因疫情影响,2020上半年的投诉量相比2019年少了424宗,同比减少8.15%。2021上半年的投诉量相比2020年多了1107宗,同比上涨24.31%,投诉基本涵盖国内目前所有在售乘用车型,投诉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省市和自治区。

根据汽车投诉网详细地投诉质量问题分类数据显示,2019上半年质量类投诉问题为3911宗,2020上半年的质量类投诉问题为3911宗,2021年上半年质量类投诉问题为5702宗。显而易见,质量类投诉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细化到投诉质量问题分类看,动力系统是近三年增长量最高的一类,也是较多车主投诉的,从2019年的1523宗一跃到2021年的2857宗。其余三类:电气化、车身及底盘、零部件及配套的发展趋势较为平稳。除电气化问题类型,其他两项类型都为上涨状态。

除了汽车投诉网所提供的数据以外,我们再结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所给出的数据了解到,2021年上半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115次,涉及缺陷车辆430.85万件。其中,受缺陷调查影响召回21次,涉及缺陷车辆48.64万辆,占召回总数量的11.29%。从召回类型看,以乘用车为主,召回105次,涉及缺陷车辆430.455万辆。

2020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发生汽车召回共67次,涉及32个品牌在内的问题车辆320万台。到了今年,2021年上半年的召回次数相比增加了48次,2021上半年430万台的总量也比2020年上半年320万台的总量多了不少。

从问题总成看,电子电器召回次数最多为30次,涉及缺陷车辆279.16万辆。其次是发动机召回20次,涉及缺陷车辆63.65万辆。第三是车身、气囊/安全带和制动/转向召回14次,涉及缺陷车辆分别为20.08万辆、4.87万辆和50.70万辆。
今年全国上半年除了召回总量比去年有所增加以外,个别品牌的召回也极具代表性。其中,大部分都以豪华合资、进口品牌为主,自主品牌仅排在榜后。下面我们就一起分析总结以下几项召回情况。
上半年召回次数最高 奔驰位居召回排行榜首
2021年上半年,国内召回次数和召回总量均有明显上升,并且反映出一些新的变化。单次召回车辆最多的品牌为奔驰,3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召回公告,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因通讯模块问题,自2021年4月12日起召回共计超过260万辆汽车。
而2019年、2020年年平均召回量在678万辆左右。这意味着,若今年接下来7个月中再次爆出超大规模召回,极有可能打破已维持两年的召回稳定期。

当今,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加速融合发展,为消费者带来高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安全风险。智能网联技术使车辆更加复杂化,德系品牌的召回绝大部分来自于奔驰品牌,几乎涉及国产和进口全系车型,成为德系品牌中召回数量最多的品牌。
作为德系豪华品牌,以“严谨”闻名于世的德国造车工业,本不应该出现这么多纰漏,虽然有部分召回都是供应商的问题,但在采购、组装方面,百年奔驰应该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装配标准。今年上半年就发布了这么多次召回,不禁会让消费者对奔驰这个品牌再三思虑。
新能源汽车召回频繁 “ 三电系统”或成最大隐患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产品与技术更迭速度持续加快,但随之而来的质量问题也愈加突出。在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方面,投诉的案例也开始展现,

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召回公告中,涉及到新能源汽车的多达18次,相比去年增加了12次,召回总量也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

从召回的缺陷问题来看,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电池”无疑占据着首要地位。除了“电池”,“电控系统”也是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召回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涵盖高、中、低不同档次车型,涉及问题也更为复杂。
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时的状态也花样繁多,无论是行驶中、充电中还是停车时,都有可能发生。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必须引起相关部门以及行业的重视。

随着电池技术不断进步,电池能量密度持续攀升,对工艺与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筛选针对动力电池召回的车型可以发现,绝大多数都定位中低端市场,受到价格和续航水平双重因素影响,在电池安全和成本方面可能很难做到兼顾,从而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隐患。

其中,曾经轰动一时的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终于有了解决方案。6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称,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特斯拉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涉及国产Model 3、Model Y以及进口Model 3车型,共计28万辆。

此次,特斯拉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ver-the-air,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主动巡航控制软件,用户无需到店即可完成软件升级;对于无法通过 OTA 技术实施召回的车辆,该公司将通过特斯拉服务中心联系相关用户,为车辆免费升级主动巡航控制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排放召回成新规,7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生态环境部制定并发布《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将产品召回由安全召回扩展至排放召回。

按照要求,自2020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排放标准;在2025年7月1日前,第五阶段轻型汽车的“在用符合性检查”仍执行GB18352.5-2013相关要求。这意味着,《规定》在执行排放标准时,采用“老车老标准、新车新标准”的原则,符合法律要求和管理实际。

“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编制全面改善空气质量的行动计划,而机动车等移动源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城市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且其对污染的贡献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意味着,汽车污染减排将是“十四五”的重点。基于此,排放召回是大势所趋,不必过于畏惧或夸大其造成的影响。

短期来看,排放召回单车召回成本可能高于汽车安全召回,短期会给部分排放技术水平较低的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和品牌压力。但从长期来看,《规定》会促使机动车行业更为重视排放技术研发及相关的标准要求,倒逼企业主动进行技术升级。

近年来,伴随全球各国对于环境越发重视,碳中和、碳达峰成为当下“热词”。而在推动中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如何高效实现治排减排成为全汽车产业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电气化成了当务之急,但显然快速转型的背后是众多车主与车企需要共同背负着的成长代价。
汽车市场,无论是哪个车品牌都想着在其中分得一杯羹,可蛋糕就那么大,想要脱颖而出,各大车企还是要加强人才引进,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拿出实实在在的好产品,诚意的服务态度和品质,用准确有效实力的营销去俘获更多的消费者。
全民舆车:汽车频繁召回将推动汽车召回制度逐步完善

面对汽车召回事件消费者无需惊慌,事实上,产品召回只是如实反映某一批次产品不符合相关规范的一种体现,而召回不一定都是缺陷产品。从某种程度上来分析,“召回”就是一把双刃剑,汽车召回约等同于承认产品缺陷。当然,谁也想看到自己购买的产品是有缺陷的,没有人想做“小白鼠”。

当然,如果车企发出了召回公告,我们也去认同或信任车企,证明车企在车辆存在质量问题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于承担责任,斥巨资进行召回处理。召回并非负面,但能否在交付消费者之前最大程度降低产品质量缺陷,仍是诸多车企及零部件企业在产业快速转型当下重要任务之一。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进入小程序
关注公众号
投诉问题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 - 2024 汽车投诉网粤ICP备12070654号 广州哲恒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