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原创
试驾后才明白,为何高尔夫家族能够受到4000万车主的拥护
来源:汽车投诉网
4.4万0收藏
说起高尔夫,相信很多车主都对其赞不绝口,做为一辆可以代表大众信仰的汽车,高尔夫一直在前进,43年的发展史,七代车型的经典传承,成就了独一无二的高尔夫文化。传承大众经典的设计基因,吸纳前卫、动感的设计语言,使得高尔夫的造型历久弥新。

前言

说起高尔夫,相信很多车主都对其赞不绝口,做为一辆可以代表大众信仰的汽车,高尔夫一直在前进,43年的发展史,七代车型的经典传承,成就了独一无二的高尔夫文化。传承大众经典的设计基因,吸纳前卫、动感的设计语言,使得高尔夫的造型历久弥新。


这次汽车投诉网有幸接到一汽大众的盛情邀请,来到珠海试驾全新一代的新高尔夫家族。伴随着高尔夫、高尔夫R-Line、高尔夫GTI的活力上市,一汽大众已经形成了强大的 “高尔夫家族”产品阵营。下面,小编就带大家再认识一下我们的新老朋友。

新高尔夫


外观方面,新高尔夫首次将充满潮流气息的“卡库金(Kurkuma)”引入国内,全新的车身颜色凸显出新高尔夫的时尚与活力。


这次新高尔夫前脸的变化较大,整体融入“X”主特征元素,上下两条镀铬装饰条分别贯穿中网和进气格栅,增加了车头的平衡感与视觉宽度。新高尔夫的前大灯组及雾灯组都随着前脸造型变化而进行了重新设计,采用了全新“双C”形的LED日间行车灯各包裹一颗近光灯和远光灯,全新的雾灯造型简约而流畅,让新高尔夫的前脸看上去更加动感、立体。


而且在这次的中期改款新高尔夫家族中,还搭载了很多甚至连B级车都少见的越级科技装备,极大提升了驾控乐趣和舒适体验。12.3英寸的FPK数字液晶仪表,可以显示七大功能并有多种个性化信息模式设置,颇为实用;最新的MIB High Navi导航系统,在9.2英寸的高清电容触摸屏上取消了实体按键,并带有手势控制功能,支持个性化设置及Apple CarPlay和Mirror-Link/Carlife系统,并可在显示屏进行(MODE)驾驶模式选择,操作更为简便,同时再次彰显了“高尔夫级别”的科技与豪华。

还有必须值得一说的是新高尔夫的第三代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可以自动跟随前方车辆进行加速或者减速,还具有Stop-Go(跟停-起步)功能,解放了驾驶者的双脚,可有效缓解长途驾驶的疲劳;足以适应各种频繁启停的交通状况,让驾乘者有着更加舒适的驾乘体验。这次试驾的最后一天是驾驶着新高尔夫从珠海出发到肇庆国际赛车场,新高尔夫的ACC自适应巡航系统确实有很大的帮助,全程180公里的路程,开起来很轻松,只要把控好方向盘就ok了。

新高尔夫R-line


在这次焕新而来的新高尔夫家族中,除了新高尔夫在整体外观上有着明显的变化,新高尔夫R-Line也有着各自不同风格的变化。

新高尔夫R-Line使用了与新高尔夫一样的全光源LED前大灯,并采用更立体的虎牙式雾灯造型,新增高亮黑侧裙,尾部采用全新熏黑LED尾灯及分体式镀铬双排气尾管,同时增加了R-Line专属的刀锋式侧面徽标,新车潮流而动感,个性十足。新高尔夫R-Line还增加了带有专属标识的Vienna真皮座椅,以及无钥匙启动功能,带给用户更加科技智能的专属感受。

新高尔夫GTI


说到高尔夫GTI,从第一代到第七代车型,高尔夫从无缺席地都推出了GTI车型;从2004年第五代GTI车型引进国内后,便受到了国内众多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因为它就是那个时代的运动化“代表”杰作。随后,第六代GTI和第七代GTI也随着高尔夫普通版车型的上市陆续推出,成为当时酷爱激情、追逐速度的年轻人向往目标。

我们可以看到,素有“小钢炮”之称的新高尔夫GTI,在蜂窝状的前进气格栅上有着代表战斗的GTI徽标,延伸到前大灯的红色线条,力量感十足的18英寸Austin镜面战斧轮毂,再搭配鲜红的制动卡钳及大尺寸刹车盘,时刻在准备着战斗。

而最让车迷们兴奋的是莫过于回归经典的Clark格子布运动座椅。熟悉高尔夫历史的车迷们都知道,在1976年,大众汽车设计师Gunhild Liljequist特别为第一代GTI创造出了具有传奇意义的格子布座套,燃情的格子布与战斧轮毂、中网红线等都堪称为GTI最经典的标识之一。


总结

一汽大众推出的高尔夫家族,从第一代高尔夫问世以来,就以先进科技引领该细分市场,纵览几代高尔夫,无论是德国大众还是一汽大众,都毫不吝惜地在“高尔夫”上进行创新,每个时代最先进、最优秀技术、装备,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历代高尔夫车型中,以代代承传的高水准产品,捍卫高尔夫级别。

回眸中国市场,从引进第四代高尔夫收获的赞誉,到第六代高尔夫的全面热销,这款世界级两厢轿车也已成功俘获了万千中国消费者的心。全新设计的七代高尔夫的驾临也没有让人们失望。现在,中期改款的新高尔夫就要登场了,一汽大众能否继续让高尔夫家族这个传奇流传于世,我们拭目以待!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进入小程序
关注公众号
投诉问题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 - 2024 汽车投诉网粤ICP备12070654号 广州哲恒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