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原创
一月回到解放前 月销500辆国产讴歌“归位”
来源:汽车投诉网
4.4万0收藏
不知不觉,讴歌的第一款国产车型CDX已经开卖了近半年,而这半年里的销量尽管节节攀升,但整体销量可谓是用“惨淡”来形容,8月份的卖出了不到五百辆,而顶峰的12月份,也就仅仅1800辆不到。另外在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讴歌1月销量又重回低谷,售出了不到500辆,环比跌幅高达74.88%。

不知不觉,讴歌的第一款国产车型CDX已经开卖了近半年,而这半年里的销量尽管节节攀升,但整体销量可谓是用“惨淡”来形容,8月份的卖出了不到五百辆,而顶峰的12月份,也就仅仅1800辆不到。另外在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讴歌1月销量又重回低谷,售出了不到500辆,环比跌幅高达74.88%

有人认为可能拿年初的销量对比年末的销量有些不太公平,毕竟年末不少的人都开始分发年终奖,以及各大4S店有着大量的打折促销活动,销量在年末达到顶峰,年初回落也不足为奇,但回看讴歌CDX环比跌幅高达74.88%,难道就真的是因为上述原因造成的吗?但再看看同级别的竞争对手销量,或许这并不能成为一个借口。

宝马X1在去年12月份销量为6600辆,而在1月份销量为6800辆;奥迪Q312月份销量为6300辆,而1月份则上升到了8100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同级别竞争对手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讴歌CDX似乎最后一块遮羞布也被掀走了。

产品力不足

销量其实就是一面照妖镜,销量低自然而然映射出国产讴歌的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就是CDX这款车的定位问题,尽管CDX有不少的黑科技,例如四驱版本有智能控制的四轮驱动系统,通过控制逻辑的改变提高了AWD行驶性能,整个四驱系统不仅提高了行驶性能,还降低了油耗。另外为了提高隔音效果,还配备了ANC主动降噪系统。

但问题也来了,讴歌这些看不见的黑科技,又会有多少的消费者去关注呢?又或者这些黑科技,能给普通消费者带来体验效果会有多好呢?确实,定位豪华品牌有这些配置无可厚非,但令其无法改变的事实,就是CDX使用了与缤智等车一样的小型车平台,这也就说明了CDX的后悬挂是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也正因为如此,网友铺天盖地的评论CDX实际上就是“换壳缤智”,尽管讴歌官方工程师也多次出来解释,CDX绝非“换壳缤智”,但仍然有许多的人不买账,确实,与同级别的豪华品牌对手车型都采用后多连杆独立悬挂对比,CDX在这点上跟“豪华”的确沾不上边。小编也曾经体验过讴歌CDX,也有可能因为是这个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的原因,在较为平整的水泥路上,一些非常细微的震动也能传到后排上,体验效果比较糟糕。

第二点,讴歌的官方售价为22.98-31.28万,这个售价对比起以往全进口车型来说,售价似乎并不高,但我们不妨与同级别的豪华品牌对手做下对比,算上终端优惠,奥迪的Q3售价为大概为18.83-27.24万,奔驰GLA大概为22.48-33.50万,而宝马的X1入门版也在26万左右的价位。试想一下,一辆被称为“换壳缤智”的车辆价格对比这些传统豪华品牌也没有任何优势,销量又何去何从?

第三点那就是讴歌自身的品牌了太弱,国人对其认知度、认同感都比较低,特别是之前讴歌给国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定价,以及几乎不做宣传的感觉,使得就算讴歌国产化了,国人对其好感度也没有增加。另外品牌和渠道的问题同样会让广汽讴歌感到棘手,讴歌在二线豪华品牌阵营里,一直处于陪跑的地位,从它最初宣布国产开始,得到的掌声和批评声,“搞个大新闻”的力度,是显然不如当初沃尔沃和捷豹路虎宣布国产时那样劲爆的。

价格是打开市场的关键

前面也说了,即使本田把全部的黑科技都往讴歌的车辆上装配,但消费者仍然不买账,首先就是消费者认为这些看不见的黑科技他们未必需要,其次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价格,除了在售的CDX之外,即将国产的第二辆TLX也准备到来了,看看现款进口的价格:39.98-43.9万元,起步的价格比同级别的豪华车型都要高,尽管高售价可以体现出这一品牌的价值,但问题消费者不买账,又谈何体现其价值呢?

尽管在临近国产之时不少的经销商对TLX已经有将近10万元的优惠,这确实对销量带了一定的增长,但这样做无疑是对品牌价值的严重贬低,这样的行为仿佛就在跟消费者传递一个信息:“我的车辆价格都是虚高”,这种自砸招牌的行为既伤害了老顾客,也吓跑了潜在消费者,得不偿失。

总结


回想起来,讴歌CDX在还没上市时,官方给CDX设定的销量期望是年内1万辆,算下来一个月需要2000辆,2016年也过去了,其销量也就只有目标的一半左右,而讴歌在2017年又定下了3万辆的销量目标,小编认为其实无论是进口讴歌还是国产讴歌,定出合理的价格,哪怕单车利润不高,只要让消费者觉得这品牌诚意十足,销量别说三万,几何式增长也不成问题。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进入小程序
关注公众号
投诉问题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 - 2024 汽车投诉网粤ICP备12070654号 广州哲恒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