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C-NCAP新规第一撞 阿特兹获“5星”佳绩
来源:厂商供稿
4.4万0收藏
  9月11日,C-NCAP公布了2015年度第三批车型评价结果,一汽马自达2015款阿特兹在碰撞测试中表现优异,获得 “五星”安全评价。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是更为严格的《C-NCAP管理规定(2015版) 》实施以来的首次碰撞测试评价,7款测试车型中仅有3款获得五星评价。充分证实了2015款阿特兹的安全实力。
  事实上,这也是阿特兹今年第二次迎接权威安全机构的“大考”。前不久,在世界四大权威评测机构之一的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评测中,阿特兹第三次获得TPS+顶级安全成绩。世界著名的《福布斯》杂志还据此将其评为全球最安全车型之一。中外两大权威机构的认可,成为阿特兹安全性能的有力证明。
  最严碰撞标准 五星成绩含金量高
  从今年的7月1日起,C-NCAP启用了全新的管理规则。根据新规规定,测试车一律采用销量最大而非顶配车型、取消了部分加分项、在总分下降的基础上还提升了评星标准的分数。多项严苛的措施,也让该规则被很多业内人士称为C-NCAP史上最严碰撞标准。
  作为新规实施后首批碰撞车型之一,2015款阿特兹 2.0L蓝天豪华版车型抢先试水。在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鞭打试验四项测试中,阿特兹展现出了车身吸能性与刚性抗变形能力的双重优势。同时,前排气囊、侧气囊、侧气帘、安全带等装备表现正常,为减少碰撞伤害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最终,阿特兹获得五星安全评价。
  有业内人士称,新标准的实施大大增加了受测车型获得五星成绩的难度。阿特兹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也说明了它自身的安全实力。更重要的是,更加苛刻的评定标准也提升了C-NCAP评测的含金量,对于普通消费者选购安全汽车更具指导意义。
  四大要素保障 树被动安全新标杆
  C-NCAP四大测试项目完整展现了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能,真实反映了碰撞后的伤害程度。阿特兹能够将伤害降到最低,科学的车身结构、高强度材质的应用、航天级胶焊工艺以及一汽轿车一流工厂的制造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马自达全球新一代旗舰车型,阿特兹采用的创驰蓝天车身具有直线化、连续化两大特点,再将撞击能量分散到多个方向被车身吸收的同时,车身60%以上还使用了高强度钢板、前后防撞梁、车架B柱以及车顶等安全关键部位更是采用了核潜艇级的1800MPa超高强度钢,再加上航天级胶焊工艺的使用,车身刚性得到了明显提升。而在制造过程中,一汽轿车先进的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生产线、严苛的质检体系,也为阿特兹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传统观念中,日系车强调车身的吸能结构,欧美系车强调车身的材质强度。但在阿特兹身上,两者实现了兼顾与统一。这不仅是创驰蓝天技术带来的新突破,也代表了出当今汽车安全理念发展的新趋势。
  引入最新科技 主动安全理念为先
  尽管C-NCAP五星安全评价展现了阿特兹在被动安全方面的品质和实力,但在它看来,最好的安全是在事故发生之前,通过主动安全规避危险。
  这一点在刚刚上市的2015款车型中也得到了体现。阿特兹最新引入了马自达两大主动安全配置。其中,SCBS低速刹车辅助系统,可以在中低速状态下感知与前方车辆的追尾风险,并对刹车采取自动控制。RCTA倒车预警系统则可以监测到车辆后部行驶来车,避免倒车事故发生。此外,原款车型配备的BSM盲点监测系统,在新款阿特兹上也应用到了更多车型中。同时,配合全系标配的DSC 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TCS 牵引力控制系统、HLA 坡道起步辅助系统等十几项主动安全配置,阿特兹主动安全为先的理念得到了充分展示。
  虽然C-NCAP新规仅将前排乘客安全带提醒装置、侧安全气囊及气帘、电子稳定系统三项主动安全配置作为加分项,但主动安全配置的可靠性已经引起了充分重视。在IIHS评测中,前部防碰撞系统已经成为重要测试项目。在其最新一期的碰撞中。阿特兹的主动刹车系统(SCBS)也获得了良好(Advanced)评级,证明了这项主动安全技术的可靠性。
  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从IIHS获得TPS+顶级安全认证到国内C-NCAP拿到五星成绩,阿特兹不仅为日常行车带来新的安全感受,也体现了它作为一辆技术先锋座驾的科技本色。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国内外权威机构的评测成绩单,势必将成为安全汽车选购的一颗“定心丸”。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进入小程序
关注公众号
投诉问题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 - 2024 汽车投诉网粤ICP备12070654号 广州哲恒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