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原创
车身稳定系统减配成风 汽车安全令人担忧
来源:汽车投诉网
6万0收藏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国内汽车厂商的各种小花招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小到安全和舒适配置的缩水,大到底盘、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偷梁换柱,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获得盈利,这些伎俩似乎早已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国内汽车厂商的各种小花招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小到安全和舒适配置的缩水,大到底盘、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偷梁换柱,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获得盈利,这些伎俩似乎早已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

  近日,有媒体对价格在10-15万元左右的18款轿车(大众新速腾、大众高尔夫7、大众新宝 来、大众凌渡、大众朗逸、全新标致408、标致308S、雪铁龙C4L、全新别克英朗、雪佛兰新科鲁兹、福特新福克斯、马自达3昂克赛拉、丰田卡罗拉、丰 田雷凌、本田思域、本田凌派、现代朗动、起亚K3)的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本次调查的18款车中,有6款车的低配或者中低配车型没有安装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分别是丰田卡罗拉和丰田雷凌的1.6排量车型、本田思域1.8排量中低配车型、本田凌派1.8排量低配车型、起亚K3和现代朗动的1.6排量中低配车型。值得注意的是,马自达3昂克赛拉是参加本次实验的日系车中唯一一款全系标配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车型。


  在汽车投诉网上,关于减配的投诉也数不胜数,其中除了悬架以及防撞梁的投诉以外,大量中低档汽车的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被减配也经常被车主诟病

      投诉编号:[QT24418]致胜豪华版没有ESP

                 [QT88446]广汽菲亚特 菲翔欺骗消费者

  “汽车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是提升汽车行驶安全性的重要系统之一”,在保障汽车安全行驶方面,制动防抱死系统主要解决了车辆直线行驶时的制动安全问题。“而汽车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重要性,体现在弯道行驶时以及紧急避让前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等状况;借助这一系统,可以有效减少车辆大幅度转向时,出现侧滑、失控等情况。”

  车身电子稳定系统主要由转向传感器、车轮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等部件组成。通过动态分析各传感器记录的行驶状态信息,系统会及时做出调整,以确保车辆保持最佳稳定性,进而降低事故。“也就是多了一个能够自动运行、调节驾驶操作的装置,这无疑能极大提高驾驶安全系数。”


  法律无强制规定 厂家热衷减配图利

  既然有助于车辆行驶安全,为何目前汽车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在我国的普及仍有欠缺?

  ——法规漏洞:缺乏强制规定  目前,我国对于汽车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安装,并没有明确的强制性法律规定。在此背景下,汽车厂商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安装,于是,尽管有可能影响到安全性能,不少型号的车辆依旧减配了汽车车身电子稳定系统。

  ——利益考量:削减成本打“价格战”  汽车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售价一般为数千元。对于部分热衷于“价格战”的汽车厂商而言,减配这一系统能够降低成本,进而下调价格,以便在售价上更具竞争优势,在“价格战”中赢得先机、增加销量。“这让汽车看上去更便宜了,对扩大销量可能也有影响,但是并不理性。”

  ——销售伎俩:关键问题“语焉不详”  多名受访车主表示,在购买汽车时,对汽车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认识并不清楚,销售商对这一系统的介绍比较模糊、语焉不详,因而,选购时对是否加装该系统的重视不够。“我买的车就没有装,感觉是被蒙在鼓里了。”今年3月才选购了一辆汽车的河南信阳车主黄显超说,“如果早些知道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作用,我宁愿加些钱买另一个品牌的车”。

  在多重因素下,汽车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推广受到影响,其背后的安全意义,也被选择性“遗忘”了。事实上,在被详细告知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作用之后,受访车主大多认为,涉及安全方面的系统不应该被减配。减配带来的是安全隐患的增加,倘若发生事故,车主所付出的很可能是生命的代价。


  “不能再对这一问题视而不见”

  事实上,不少汽车厂商选择在海外市场标配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在中国内地市场却减配了这一系统,由此产生了同一车型国内外“双重标准”的现象。

  不过,在我国,对此暂无明确要求。2012年修改后实施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里,也并未涉及车身电子稳定系统。

  “不能再对这一问题视而不见了。”按照生命至上的准则,应尽早明确国内市场关于汽车车身电子稳定系统配备的标准及要求。

  相关部门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展开调研,多部门配合,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对于法规强制性要求的适用范围,也应参照国外经验进行明确。

  保险公司在推动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安装配备方面也大有可为,“比如,对于安装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车主,可以尝试适度降低保费或提高保险额度,这也有助于让更多车主了解、认识这一系统,进而选择配备该系统的车型。”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进入小程序
关注公众号
投诉问题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 - 2024 汽车投诉网粤ICP备12070654号 广州哲恒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